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
【作品別名】《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李白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⑴
【其一】君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水舂雲母碓⑵,風掃石楠花⑶。若戀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其二】多君相門女⑷,學道愛神仙。素手掬青靄,羅衣曳紫煙⑸。一往屏風疊⑹,乘鸞著玉鞭。
作品注釋
⑴《方輿勝覽》:延真觀,在南康軍城北四十里,舊名昭德。唐女真李騰空所居。騰空,宰相李林甫之女。《廬山志》:蔡尋真,侍郎蔡某女也。李騰空,宰相李林甫女也。幼並超異,生富貴而不染,遂為女冠,同入廬山。蔡居屏風疊之南,李居屏風疊之北,學三洞法,以丹藥、符籙救人疾苦。至三元八節,會於詠真洞,以相師講。貞元中,九江守許渾以狀聞,昭德皇后賜以金帛、土田。已而蛻去,門人收簪簡瘞之。鄉俗歲時祭祀不絕。昭德崩,許渾入朝,因乞賜觀額,以昭追奉,詔以詠真洞尋真觀,騰空所居,為昭德觀。
⑵白居易詩有“何處水邊碓,夜舂雲母聲”及“雲碓無人水自舂”之句。自注云:“廬山中雲母多,故以水碓搗煉,俗呼為雲碓。”
⑶《本草衍義》:石楠,葉似枇杷葉之小者而背無毛。正二月間開花,冬有二葉為花苞,苞既開,中有十餘花,大小如椿花,甚細碎。每一苞約彈許大,成一球,一花六葉,一朵有七八球,淡白綠色。花罷,去年葉盡脫,漸生新葉。《詩人玉屑》:詩體有借對,孟浩然“廚人具雞泰,稚子摘楊梅”,太白“水舂雲母碓,風掃石楠花”,少陵“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是也。
⑷多,猶重也。
⑸鮑照《與妹書》:“左右青靄,表里紫霄。《韻會》:“靄,雲集貌。”
⑹屏風疊,在廬山。
作品簡析
李白曾陪同妻內,為尋找廬山女道士李騰空曾翻重山,越峻岭,一路上遠邇幽寂,興之所至,隨感而發,寫下了這《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李白從世俗的喧嚷中走出,來到山碧林翠的廬山屏風疊。“水舂雲母碓,風掃石楠花”,就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畫,將行程添上幾番神秘,幾番秀氣。詩人情感由豪放變成和緩,表現出“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的從自然而來,返歸自然的藝術心態。所以他毫不晦隱地寫道:“若戀幽居好,相邀弄紫霞。”李騰空是唐相李林甫之女,她才智超人,又極有姿色。然而她不慕榮華富貴,卻痴心學道,自京都長安來廬山隱居,過著清苦的生活,說明唐代朝野崇尚道家風氣之濃。“素手掬青靄,羅衣曳紫煙”,寥寥數筆點化出一位心地純白、無濁穢之氣的相門女子具備的不為世俗情慾所淪喪的本性和清靜的道士形象。一個人如果對世欲榮利無所追求,其歸宿最好就是“一往屏風疊,乘鸞著玉鞭。”李白夫妻與李騰空一樣,所企慕的就是“青鶯子千歲,而千歲化桃子”(關尹子《釜》)的與世無爭,長生不老的仙界生活,並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莊子《人間世》)定為自己的處世態度。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