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船舶修理與製造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套用能力,具有較高外語水平和計算機套用能力,能從事船舶修理與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開發、套用研究和設備綜合運行管理,並能適應機電一體化發展的多功能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知識技能
學生畢業後,能勝任各港航企事業、船檢、造船、修船等單位從事技術管理工作。
(一) 德育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奮鬥的理想、事業心和責任感。懂得馬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了解中國歷史及基本國情,掌握一定的政治經濟學知識,並能理論聯繫實際,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有勤奮學習、吃苦耐勞、遵紀守法、服從命令、團結協作、同舟共濟和較強的應變能力。
(二) 崗位知識要求
1、掌握計算機應具備能力。
2、掌握實用英語基礎知識。
3、掌握進行技術分析的數學基礎知識。
4、掌握船機修造生產設計的基礎知識。
5、掌握船舶主輔機械生產製造的基本知識。
6、掌握船舶電氣原理知識。
7、掌握船舶船機系統裝配工藝基本知識。
8、掌握船舶船機設備故障診斷及維修的基本知識。
9、掌握機艙自動化的基本知識。
(三) 能力結構
1、具有較紮實的船舶修理與製造學科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能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外語水平達到省統測3級或以上。
2、能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內的技術理論和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機械製圖、電工和電子技術、計算機套用基礎。
3、系統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術,主要包括船體製圖、工程材料及加工工藝學、船舶原理、船體修造工藝、船舶動力裝置、船舶設備與系統。
4、悉現代船舶修理與製造技術的研究方向與發展動向。具有一定的計算機套用能力。
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資格證書
1、得省計算機等級考試中級以上證書。
2、通過國家中級以上電工、鉗工、焊工考試,並獲得相關中級證書。
3、達到國家/省英語水平考試B級以上。
4、獲得CAD證書
取得資格證書者,可從實踐教學環節總分中獲得一定的學分。
(五) 崗位能力與相應課程分解表
職業能力 | 專業能力 | 能力要求 | 課程設定和主 要實踐環節 | 能力測評 |
專業基本素質與能力 | 良好的政治素質與 人文素質 | 了解中國革命的歷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掌握常用文體的寫作方法,有高雅的情操,能與人融洽相處 | 德育、法律基礎、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 考核合格 |
數學分析與工程計算能力 | 具備高等數學的基本知識,能運用數學手段解決工程中的計算問題 | 高等數學 | ||
身體素質 | 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具備多項運動技能,體能達到國家標準 | 體 育 | ||
外語能力 | 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能熟練的閱讀專業文獻 | 高職高專英語 輪機英語 | 通過 B級 考試 | |
工程製圖能力 | 能夠測繪簡單的機械圖,能讀懂較複雜的機械圖 | 機械製圖與CAD | 考核合格 | |
計算機能力 | 計算機使用能力 | 掌握計算機作業系統的使用方法,能進行文章錄入和排版 | 計算機套用 (含上機實驗) | 通過等級考試 |
微機控制技術能力 | 掌握微型機結構、指令系統、接口技術 中斷技術 等 | 微機原理及套用 | 考試合格 | |
檢測和測量技術能力 | 電工和電子技術能力 | 掌握電路的 基本分析 與計算方法,能分析電子線路(模擬、數字),能正確選擇電子器件,能設計簡單的電子電路,能排除故障 | 電工與電子技術 | 考核合格 |
電器測量與儀表的使用能力 | 能正確使用常用電氣測量儀表、各種感測器的原理與使用 | 感測檢測技術及套用 | ||
機械設計能力 | 機械設計基礎理論能力 | 掌握機械基本設計、製造知識 | 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基礎、船舶材料 | 考核合格 (CAD考證) |
計算機設計能力 | 掌握運用CAD設計進行機艙布置的基本知識 | 機艙布置CAD、船舶管系及計算機放樣 | ||
船機修造技術能力 | 船舶電站 維管能力 | 掌握船舶電站及電器設備操作規程、檢測、調試、保養 | 船舶電站及電氣設備 | 考核合格 (中級 鉗工 、電工、 焊工證 考證) |
加工機械零件的能力 | 能夠運用金鉗工、 電氣焊 工藝實習所學技能,獨立進行基本簡單零部件的加工 | 金工工藝實習 | ||
維修技術能力 | 能了解船機設備工作原理圖,能按圖安裝船機設備控制裝置,能排除機械設備故障 | 柴油機性能測試(實驗) 柴油機維修技術 | ||
船舶動裝及裝配工藝能力 | 能設計、安裝、調試一般的船舶動力裝置系統 | 船舶柴油機、輔機、船舶動裝及裝配工藝 |
教學教務
課程設定與基本要求
1、基礎課
1)政治理論與思想品德(127學時)
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學習和掌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學習和掌握思想道德修養和職業道德理論知識,以及了解一些法律和軍事理論的基本知識,為今後所從事職業奠定基礎。
2)軍事理論 ( 24學時 )
通過軍事課教學,使大學生掌握基本軍事理論與技能,達到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強化愛國主義、團隊精神觀念,加強組織紀律性,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3)高職高專英語(215學時)
主要內容:辭彙、語法、閱讀、翻譯。要求掌握基本的英語辭彙、語法和閱讀、翻譯方法。
4)高等數學(105學時)
主要講授極限、導數、積分、常微分方程,培養學生具有比較熟練的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5)計算機套用(75學時)
講授計算機基礎知識,磁碟作業系統的套用,漢字輸入方法,計算機病毒的防治知識,最新計算機套用軟體介紹。
6)體育(114學時)
學好必要的體育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鍛鍊身體的科學方法,增強學生體質,按照“體育鍛鍊標準”要求,對田徑、體操、球類運動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
7)機械製圖與CAD(105學時)
主要講授機械製圖的基本知識和計算機繪圖Auto CAD 2000的工作界面、Auto CAD繪圖環境、Auto CAD基本繪圖命令及編輯命令、二維機械圖繪製方法。
8)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15學時)
主要講授尺寸及公差、公差帶及公差帶圖,基孔制、基軸制公差配合方法;測量與誤差分析,測試儀表特性等。
9)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實驗(15學時)
實驗單列課。通過一系列實驗介紹多種測量方法,測量技術。軸與孔的配合方法。
10)工程力學(60學時)
主要講授理論力學的靜力學部分及材料力學中基本受力桿件的內力、應力及變形計算。以及初步運用這些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簡單的工程力學中的力學問題的能力,並為後繼課程的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11)電工與電子技術(65學時)
使學生掌握電工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內容有直流電路、磁路、電磁感應、正弦交流電路、非正弦電路及過渡過程等。
使學生掌握二極體、三級管、場效應管、線性集成元件、交流放大器、直流放大器、負反饋、正弦波振盪器、集成運算放大器、直流穩壓電源等內容。
使學生掌握門電路、脈衝單元電路、邏輯運算、邏輯電路的基本原理及其套用;掌握常用集成觸發器的性能和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具有自讀邏輯的能力。
12)機械設計基礎(52學時)
主要講授常用機構和通用機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和套用知識,使學生初步具有運用設計資料和查閱機械零件手冊的能力,為學習專業課和從事機電技術套用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
13)機械製造基礎(52學時)
主要講授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質和機械零件加工工藝如鑄造、鍛造、焊接、切削加工等常用零件製造方法的基礎知識,為學習其它相關課程和從事專業生產技術工作奠定必要的工藝基礎。
2、專業課
1)船舶材料(30學時)
主要講授金屬材料的性能指標,晶體結構與同素異構轉變,鐵碳合金的相結構與相圖,碳鋼、合金鋼、鑄鐵及鋼的熱處理,銅、鋁合金及軸承合金,船機主要零件材料和熱處理和船舶非金屬材料等。
2)輪機專業英語(56學時)
講授本專業的英語專業術語和習慣用法,英文說明書的閱讀方法,英文技術資料的編寫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與輪機業務有關英文說明書、技術資料和一般專業書籍。
3)船舶柴油機(75學時)
主要講授柴油機工作原理和工作指標,動力學的平衡,主要機件的構造和故障,燃油的噴射和燃燒,換氣機構和增壓,潤滑和冷卻,軸系的扭轉振動,柴油機特性,調速、啟動、換向及控制系統,測試與監控及應急處理等。
4)船舶輔機(52學時)
主要講授各種船用泵、船舶舵機、起貨機、起錨機和絞纜機、船用輔鍋爐、船舶冷藏與空調裝置、船用海水淡化裝置的工作原理、性能、典型結構、管理檢修知識。
5)柴油機製造工藝(56學時)
介紹柴油機製造理論,製造技術,工藝方法等。
6)柴油機性能測試(實驗) (28學時)
主要講授柴油機測試方面的基本理論、技能和方法,包括誤差理論、溫度、壓力、轉速、扭矩、煙度、排氣和振動等測量方法和測試儀表的基本原理與使用。
7)船舶電站及電氣設備(56學時)
本課程主要講授船舶電站的基本理論,船舶常用電機、電器的結構與工作特點。分析輔機電力拖動、控制線路,以及船舶電氣設備的操作、管理和常見故障的排除。
8) 船舶動裝及裝配工藝(70學時)
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能夠比較系統地掌握船舶主機、輔機及傳動設備等動裝部件和船裝件在船上的全部安裝過程和方法,把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套用於本職專業技術工作中,提高生產效率。
9) 機艙布置CAD(42學時)
運用計算機CAD軟體對現代船舶機艙進行合理性設計,設備配備,管線布置等。
10) 柴油機維修技術(70學時)
主要講授船舶柴油機的現代維修科學、了解零部件在使用中因磨損、腐蝕、疲勞斷裂等原因造成損壞的機理及防護措施、修理工藝、柴油機主要零部件和主要設備的檢修,船舶修理的程式及管理。
11) 船舶原理(42學時)
主要講授船舶結構、浮力及船舶穩性、船舶阻力、螺鏇槳結構、性能及船舶推進理論等。
12) 工業企業管理(28學時)
講授現代企業的生產、管理和組織,技術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知識。要求建立現代化生產的質量觀和效益觀,了解現代化管理方法的一般原則。
13) 微機原理及套用(42學時)
主要講授微型機結構,半導體存儲器及CPU的聯接;指令系統;接口技術;中斷技術;輸入輸出系統;上機操作等。
14)輪機自動化(56學時)
主要講授自動控制基礎理論,反饋控制系統的基本概念,控制裝置特性,控制系統分析,邏輯控制基礎。船用儀表結構與原理,溫度與粘度控制,主機遙控,集中監視與報警。
15)感測檢測技術及其套用(42學時)
介紹檢測感測器、機艙監視與報警系統、檢測技術,主機工況監測,巡迴檢測。
3、選修課
選修課:包括限選課和任選課(296學時)
1)必須選滿18學分。
2)其中任選課具體內容詳見學校選修課目錄。
五、實踐教學
(一)實 驗
實踐教學包括實驗、教學實習、課程設計(含大型作業)、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是使學生獲得高級工藝技術人員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單列實驗課有:
1、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實驗)
2、柴油機性能測試(實驗)
(二)實 習
1、零件測繪與CAD實訓:(2周)
通過機械零件測繪,熟悉零件主視圖的相互關係,增強認圖能力,培養空間想像和思維分析能力,熟悉地掌握CAD測繪實際技能,為後繼課程的學習和在工作崗位上從事業務範圍內的技術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2、金工工藝實習 (9周)
通過學習和實訓,使每個學生掌握車工、鉗工、焊工常用工具、量具、機具設備的操作方法,掌握相關基本知識和技能,為今後檢修船舶機械設備打下基礎,以適應船舶機械設備檢修工作的需要。
3、柴油機裝調實訓 (2周)
通過柴油機拆裝實習,使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熟悉柴油機的結構、裝配關係;掌握拆裝工藝及測量調試技術;熟練地使用有關工量具;加強實際操作技能,為今後的技術管理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4、船舶電氣技術實訓(2周)
通過簡單電器控制線路的裝配和調試,訓練學生能正確使用電工工具、儀器儀表,能對電器設備進行操縱和維修。
5、機艙布置課程設計(2周)
運用計算機CAD軟體對現代船舶機艙進行合理性設計,設備配備,管線布置。
6、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15周)
要求結合畢業設計內容安排實習,題目的選擇要滿足教學上的要求,儘量結合工程實踐或生產、科研需要,反映本專業先進的生產技術水平,也可以假擬題目設計。
六、要求修讀的學分
最低畢業學分:150.5學分;其中必修課:131.5學分;選修課:18學分,入學教育與軍訓2學分,公益勞動1學分,形勢與政策1學分,畢業教育1學分。
七、制定和實施本專業教學計畫的說明
(一) 制定本教學計畫的依據是《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以及教育部頒發的輪機工程專業高等職業教育高中三年制教學計畫與大綱,並在總結了職業技術教育的經驗,經多次反覆討論的基礎上,提出本教學計畫。
(二) 課外專項活動
入學教育與軍訓2周,公益勞動1周、形勢與政策課12學時等其它課外專項活動均由學院統一安排。
八、教學進程表(見附表一)
專業院校
上海海事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集美大學、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交通學院、寧波大學、青島港灣職業學院、煙臺大學、廣州航海學院、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大連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山東海事職業學院、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天津海運職業學院、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濱州職業學院、渤海船舶職業學院、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盤點高職高專熱門專業
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就業藍皮書《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高職高專就業率最高的是資源開發與測繪大類(89.5%),最低的是法律大類(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