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之諫

身後之諫語出蘇洵宋《管仲論》。

語出蘇洵宋《管仲論》:“...史鰌,以不能進蘧伯玉而退彌子瑕,故有身後之諫”。典故發生在春秋時代的衛國,衛靈公年代。了解此典故,可從有關人物人手:

史鰌又稱史魚,衛靈公時為大夫,以正直敢諫著名;

蘧伯玉 名瑗,伯玉乃其字。是衛大夫蘧莊子之子,孔子在衛時常住其家,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史

魚知其賢,屢薦於靈公,皆不用。

彌子瑕是衛靈公的幸臣,曾偽托君命駕君車,又曾食桃而甘以其半奉君,兩事俱為靈公所稱讚,後又以此而獲罪。

史魚臨死對其兒子說,"我做衛國大夫,卻不能薦一個有才學的蘧伯玉和斥退一個小人彌子瑕,以幫助國家,非常慚愧,我死後就把我的屍體擺放在廊下吧。"他的兒子照著做了,衛靈公來祭弔時見了詫異而問,他的兒子照實回答,衛靈公大受感動,終於採納了史魚的諫言,但成了身後之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