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位於腹中部正中線,臍下0.3寸處(一說位於臍下3寸處),共1穴。
解剖
穴下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布有第12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深層主要有第12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主治
陰挺,白帶,遺尿,尿閉,便秘,腸炎,腸雷鳴,腹水,腹部膨脹等。
操作
直刺0.5-0.8寸,局部抽脹感,有時向小腹放射,留針40分鐘;灸3-15壯,或溫灸5-25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習慣性流產,赤白帶下,月經不調,痛經,肝硬化腹水,腹脹腸鳴,胃腸功能紊亂,大便秘結,小便不利,遺尿,腸炎,胃下垂,痢疾等。
附註
近代《中國針灸學》等定位在腹正中線,臍下0.3寸處。《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則謂在臍下3寸。
相關論述
《備急千金要方》:“婦人胞落頹,灸臍中三百壯,又灸身交五十壯,三報。在臍下橫紋中。”
《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身交,奇穴。臍下三寸。針五至八分。灸三至七壯。主治便秘、尿閉、遺尿、白帶;亦治腹水、腹部膨脹、腸炎、腸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