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óu chú
造句
1.小方拿著手裡的卷子,害怕回家會受到媽媽的責罵,在家門口躊躇不前。
2.我正躊躇著怎樣對他說這件事,然而他卻把我攔住了,似乎他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3.班裡出了一道難題,小剛躊躇了一會兒,幾分鐘後就把這道題做好了,真不愧為數學天才。
介紹
筆畫數:14 ;18
部首:1.足 2.足
五筆輸入法:khdf
【英譯】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
解釋
(1) 猶豫不決地走來走去。
宋玉《 九辯》:“蹇淹留而躊躇。”《 音樂巨人貝多芬》:“女傭略一躊躇後,走上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煩的。”
(2) 猶豫不定,反覆琢磨思量。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回:“晉鄙接符在手,心下躊躇,想道:‘魏王以十萬之眾托我,我雖固陋,未有敗衂之罪。今魏王無尺寸之書,而公子徒手捧符,前來代將,此事豈可輕信?’” 李二和《巴黎之約》:“她來的太匆忙太突然了!我生怕是在夢中。我躊躇在她的面前,許久才小心翼翼地窺顧她一眼。”
(3)很得意的樣子。如: 躊躇滿志。
相關詞
躊躇滿志:
1 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或成功非常得意。
2 對自己的成就很有信心,十分滿意。
近義詞:猶豫、遲疑。
反義詞:躊躇——果斷, 躊躇滿志——心灰意冷。
注
“ 躊躇”亦作“ 躊躕”。
躊躇,近義詞為猶豫、遲疑、徘徊等。意思是對某件事很難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