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巨人貝多芬

音樂巨人貝多芬

作者何為,《音樂巨人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13課和魯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13課。文章把貝多芬這樣一個偉人還原為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著重表現他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1827年)男,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從古典主義時期到浪漫主義時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稱為 “樂聖”。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何為,當代著名作家,原名何敬業,筆名曉芒、夏侯寵、夏奈蒂等 。

1922年4月出生在定海狀元橋旁的橫弄堂,漢族,祖籍浙江定海,中共黨員。1937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第一篇作品《路》,發表在葉聖陶主編的《中學生》雜誌《青年文藝》一欄上。上海孤島時期,先後在《譯報》、《譯報周刊》、《文匯報》及《大美報》副刊撰稿,並參加黨領導的文藝通訊運動,同時被委派編輯《大晚報》文藝周刊。

1940年出版第一本集子《青弋江》。寫過詩歌、小說和散文。

1943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

1945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上海《文匯報》記者,上海電影文學研究所編劇,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編輯,江南電影製片廠編輯,福建省電影製片廠編輯組長,福建省文聯、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顧問,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名譽主席。

1956年後主要從事散文的創作,著有《第二次考試》《織錦集》《臨窗集》等散文集,《我從這裡起步》獲福建省第二屆優秀作品獎,《陀螺和朱古力》獲1991年《福建文學》全國散文徵文獎,《故鄉與祖國》獲首屆《散文天地》作品評獎的優秀獎,《何為散文選集》獲首屆魯迅文學獎散文獎。《第二次考試》成為當時中學語文正式教材,並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文字發行世界各地。

何為的散文,善於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件進行深入的開掘,同時,又注意人物和故事的生動性,有較精巧的構思和深遠的意境,語言簡潔優美。

其散文《音樂巨人貝多芬》,選入人教2007~2014版七年級語文課本。

作品原文

貝多芬貝多芬
客人敲開了貝多芬的家門。

“他不肯接見你的,”一個女傭站在門檻上為難地說,“他誰都不肯接見。他厭惡別人打擾他,他要的是孤獨和安靜……”

但是這個好心腸的女人經不住客人的苦苦要求,捏弄著她的圍裙答應去試試看,不過,她說:“答應我,你們一定要按照我的意思決定去留。”

她帶領來客到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裡最惹人注目的是兩架對放的大鋼琴。女傭在一旁指點著說:

“他在這架鋼琴上工作,他在那架琴上經常彈奏。別以為這房間雜亂無章,我曾經想收

拾一下,後來發覺那是徒勞的。他不喜歡我整理房間,就算整理好了,兩分鐘內就會弄得零亂不堪。過去那一邊是他的廚房,他自己做東西吃,吃得簡單隨便,也不讓我幫他一點忙。可憐他幾乎完全聾了,又常常不舒服,什麼聲音他都聽不清楚,看著真教人難受。還有他那個流氓一樣的侄子,一天到晚來麻煩他。——瞧,他下來了,我希望他不會責怪我。”

沉重的腳步聲踏在樓梯上清晰可聞。到第二層的時候,他稍稍停留。隨後他走進門來了。一個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兩肩極寬闊,仿佛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而他給人明顯的印象就是他能擔負得起。

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藍色的,胸前的紐扣是黃色的,裡面一件純白的背心,所有這些看上去都已經顯得十分陳舊,甚至是不整潔的。上衣的背後似乎還拖著什麼東西。據女傭解釋,那拖在衣服後面的是一副助聽器,可是早已失效了。

他無視屋內的人,一直走向那隻巨熊一樣蹲伏著的大鋼琴旁邊,習慣地坐下來,拿起一枝筆,人們可以看見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帶著好像敬畏又好像憐惜的神情,默不作聲地望著他。他的臉上呈現出悲劇,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髮,蓋在他的頭上,好像有生以來從未梳過;深邃的眼睛略帶灰色,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長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張緊閉的嘴,襯著略帶方形的下頦,整個描繪出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

女傭略一躊躇後,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煩的。

“什麼?又怎么了?”他大聲說。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語:“倒霉,今天!喔,今天我碰到的是那些孩子,嘲笑我,捉弄我,模仿我的樣子。”

女傭向客人指了指。

貝多芬說:“誰?那是誰?”

他又粗著嗓子喊道:“你們說的聲音大些,我是個聾子。”

客人小心翼翼遞過去一張字條。貝多芬戴上眼鏡,專注地凝視了一會,“好,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他說,雖然嚴肅,但臉上浮現出善良的微笑,“你們很勇敢……可是你們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難使我聽懂你們的話。過來坐在我旁邊,你們知道我聽不見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隨手拿過來一張紙一枝鉛筆給客人。

客人在紙上寫道:“我們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訊息帶給萬千大眾,使他們了解您真實的好靈魂。”

看了這幾句話,一滴淚在大音樂家眼裡閃光。他喃喃地如同獨語:“我的好靈魂!人家都當我是個厭世者,你們怎么會想到這個!在這裡我孤零零地坐著,寫我的音符——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裡發出的迴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時不免嘆息,我真軟弱……一個音樂家最大的悲劇是喪失了聽覺。”

貝多芬神往地說:

“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他接著說: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岩內燃燒,拚命巴望掙扎出來。”

貝多芬激動而又沉鬱的情緒深深感染了來訪者,客人不停地記下來。

命運加在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將他靈魂鎖閉在磐石一樣密不通風的“耳聾”之中。這猶如一座不見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過,“聾”雖然帶來了無可比擬的不幸和煩憂,卻也帶來了與人世的喧囂相隔絕的安靜。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恆”為伴。

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裡吃簡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說起他往昔的許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時跟海頓學習時的生活,包括他為了餬口指揮鄉村音樂隊的生活……請看一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書里流著一條大河,那條大河就是從貝多芬身上流出來,並且加以引申開的。

貝多芬還向他的客人敘述自己最後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那次節目是《費黛里奧》。當他站在台上按著節拍指揮時,聽眾的臉上都有一種奇怪的表情,可是誰也不忍告訴他。演奏告終,全場掌聲雷動。貝多芬什麼也聽不見,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揮台上,直到一個女孩拉著他的手向觀眾答謝時,他才緩緩地轉過身來。原來他完全聾了!他永遠不能擔任指揮了!

貝多芬對客人大聲說:“聽我心裡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裡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裡希望寫出的音樂!”

課後字詞詳解:

重荷(zhòng hè):過重的負荷。

愁苦(chóu kǔ):憂愁痛苦。

深邃(shēn suì):深的,幽深。

躊躇(chóu chú):猶豫。

巴望(bā wàng):指望。

鎖閉(suǒ bǐ):嚴密地封起

磐石(pán shí):厚而大的石頭。

惹人注目(rě rén zhù mù):吸引人們注意力的人或物。

雜亂無章(zá luàn wú zhāng):種類又多又亂,沒有條理。

不見天日(bù jiàn tiān rì):見不到一點陽光,比喻社會黑暗。

寫作特色

(1)肖像描寫,高超獨特,以神傳神。

(2)描寫從外表深入到內心,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內蘊豐富。

教學目標

1、在朗讀探究,質疑問難中體會音樂家的偉大人格魅力。

2、學習課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寫,體會從外貌描寫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和精神風貌的寫作方法。

3、在薰陶感染中培養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4、在《命運》交響曲的欣賞中提高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能力,走進巨人,感受貝多芬與不幸命運抗爭的心理歷程。

教學建議

一、體會課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寫。作者不單純是外表和外貌的簡單描繪,而是從肖像描寫中展示了貝多芬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和精神風貌,應該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

二、引導學生將本文與前兩篇課文──《鄧稼先》和《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進行比較閱讀,比較這三篇課文描寫人物的角度和記敘重點的異同,進而在比較閱讀中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三、教學步驟

建議共用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

1、布置課前預習:要求學生課外查閱貝多芬的有關資料。

2、可以讓學生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錄音導入課文。

3、檢查預習。

先讓學生交流由查閱貝多芬資料中獲得的對貝多芬的印象,歸納出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徵。

教師加以點撥,歸結到他對不幸命運的抗爭上。

4、對照預習,要求學生找出課文中反映貝多芬對待厄運的態度和感受的語句和段落。

5、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文中幾個難句的含義(難句見“問題研究”)。

6、布置作業:要求學生選擇同班同學進行肖像描寫。

第二課時

1、指定學生朗讀課文第6、7、8段。

2、組織學生討論本文肖像描寫的好處。

3、教師進行總結。

4、同學交流肖像描寫練習作業,交換評閱。

5、布置作業:根據課堂討論和同學評語,修改前一課時的肖像描寫作業。

貝多芬簡介

音樂巨人貝多芬音樂巨人貝多芬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科隆選侯宮廷歌手世家。自幼跟從父親學音樂。19歲于波恩大學旁聽哲學,接觸資產階級革命啟蒙思想。1787年起任音樂教師。1792年定居維也納,三年後出版第一部作品。自此開始創作生涯。1820年兩耳失聰,但從未輟筆,畢生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理想,其主要作品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反封建、爭民主的革命熱情,表現出人類的英雄氣概。晚年處於梅特涅反動統治和封建勢力復辟時期,部分作品流露消極情緒,但仍不失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熱切嚮往。其創作繼承海頓、莫扎特傳統,吸取法國大革命時期音調,鼓舞人心,激勵鬥志。為使音樂表現戲劇性對立,在創作手法上進行多方面的革新:運用廣泛發展的對比主題,富於動力的和聲進行;擴展奏鳴曲式結構使之適應矛盾衝突,深化了引子與再現以及尾聲的表現意義。在套曲中善於以充滿動力的諧謔曲代替雅致的小步舞曲,賦予管弦樂曲以交響性構思的配器,並在交響樂中引用人聲等。其創作成就極大地深化了音樂藝術的思想性和表現力,對後世有極深遠的影響。主要作品有交響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運》、第六《田園》、第九《合唱》最為著名),歌劇《費黛里奧》,戲劇《哀格蒙特》《雅典的廢墟》配樂,鋼琴協奏曲五部,小提琴協奏曲一部,弦樂四重奏十六部,小提琴奏鳴曲十首和彌撒曲兩部等。

(摘自《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

大師風範

《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的心中充滿了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熱烈擁護者。1798年,柏納多特將軍(1763—1844)出任法國駐維也納大使,貝多芬常到他的家裡,並和他周圍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貝多芬在柏納多特的提意下,動手寫作獻給拿破崙的《第三交響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崙是摧毀專制制度、實現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響曲》。正當他準備獻給拿破崙時,拿破崙稱帝的訊息傳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從學生李斯(1784—1838)那裡得知這個訊息時,怒氣沖沖地吼道:“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現在他也要踐踏人權,以逞其個人的野心了。他將騎在眾人頭上,成為一個暴君!”說著,走向桌子,把寫給拿破崙的獻詞撕個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許別人把它拾起來。過了許多日子,貝多芬的氣憤才漸漸的平息,並允許把這部作品公之於世。1804年12月,這部交響曲在維也納羅布科維茲親王的宮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維也納劇院的第一次公開演出,是由貝多芬親自指揮的,節目單上寫著:“一部新的大交響曲,升D大調,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先生作,獻給羅布科維茲親王殿下。”奇怪的是,貝多芬不說是降E大調,而說是升D大調。1806年10月總譜出版時,標題頁上印著: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從此,《第三交響曲》就被稱為“英雄交響曲”。

《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的《c小調交響曲》(作品67號)開始的四個音符,剛勁沉重,仿佛命運敲門的聲音。這部作品因此被稱作《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作於1805至1808年。貝多芬在1808年11月寫給他的朋友韋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經說出:“我要卡住命運的咽喉,它絕不能把我完全壓倒!”“命運敲門的聲音”在1798年所作《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之1)第三樂章中就已經出現過,以後又出現於《D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樂章、《熱情奏鳴曲》(作品57號)第一樂章、第三《列奧諾拉》序曲(作品72號)、《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74號)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見,通過鬥爭戰勝命運,是貝多芬一貫的創作思想。《命運交響曲》所表現的如火如荼的鬥爭熱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馬麗勃蘭第一次聽《命運交響曲》時,嚇得心驚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崙一個舊日的衛兵,聽了第四樂章開頭的主題,禁不住跳起來喊道:“這就是皇上!”柏遼茲把《命運交響曲》中驚心動魄的鬥爭場景,看作是“奧賽羅聽信埃古的讒言,誤認黛絲德蒙娜與人私通時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認為:“儘管你時常聽到這部交響曲,但它對你總是有一股不變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現象雖然時時發生,卻總教人感到驚恐一樣。”1830年五、六月間,孟德爾頌在魏瑪逗留了兩星期,和歌德作最後一次會晤,在鋼琴上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聽了《命運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後大為激動,他說:“這是壯麗宏偉、驚心動魄的,簡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許多人一起演奏,還不知道會怎么樣呢。”1841年3月,恩格斯聽了《命運交響曲》的演出。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讚美這部作品說:“如果你不知道這奇妙的東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麼也沒有聽見。”他說,他在第一樂章里聽到了“那種完全的絕望的悲哀,那種憂傷的痛苦”;在第二樂章里聽到了“那種愛情的溫柔的憂思”;而第三、第四樂章里“用小號表達出來的強勁有力、年輕的、自由的歡樂”,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幾句話,揭示了《命運交響曲》的精髓。

《月光奏鳴曲》

《月光曲》原名《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又名《月光奏鳴曲》,創作於1801年,接近於貝多芬創作的成熟期。這部作品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那支嘆息的主題融入了他的耳聾疾患,憂鬱的思緒。而第二樂章表現了那種回憶的甜夢,也像憧憬未來的藍圖。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而這部作品最美麗的,便是第一樂章,讓人想起月光。

這首鋼琴曲之所以被稱為《月光曲》,是由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聽了以後說:“聽了這首作品的第一樂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蕩漾的皎潔月光。”以後,出版商根據這段話,加上了《月光曲》的標題,關於作曲家在月光下即興演奏的種種傳說便流行起來。其實觸動貝多芬創作的不是皎潔如水的月光,而是貝多芬與朱麗葉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戀愛失敗後的痛苦心情。

朱麗葉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兒,比貝多芬小14歲,兩人真誠相愛,因門第的鴻溝,又迫使兩人分手。貝多芬在遭受這一沉重打擊之後,把由封建等級制度造成的內心痛苦和強烈悲憤全部傾瀉在這首感情激切、熾熱的鋼琴曲中。所以,這首曲子是獻給她的。

對於這個作品的解釋,也許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見解是比較合理的。他在回憶了聽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後,認為這首奏鳴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劇,第一樂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時充滿陰暗預感的精神狀態。他在聽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時也有類似的印象:“……從遠處、遠處,好像從望不見的靈魂深處忽然升起靜穆的聲音。有一些聲音是憂鬱的,充滿了無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紛至沓來的回憶,陰暗的預兆……”

繞著《月光》,有一段誤傳的軼事。上半世紀,一位德國音樂評論家發表文章,說貝多芬的《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使他聯想起“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蕩漾的月光”。於是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為標題杜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天晚上,貝多芬在維也納郊外散步,忽然聽到琴聲,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尋聲走到一幢舊房窗前,發現是一位盲姑娘在演奏。他進屋後才知道她非常喜歡貝多芬的音樂。作曲家非常感動,在月色輝映下,他寫下了這首月光曲……”。

這個故事純屬虛構。其實貝多芬寫作這部作品時,正值1801年,當時他的耳聾疾患日漸嚴重,失戀的創痛尚未平復,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寫出了這首鋼琴奏鳴曲。

這個虛構的故事後來被套用為我國國小六年級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月光曲》。

《熱情奏鳴曲》

興德勒有一次向貝多芬問起《d小調奏鳴曲》(作品31之2)和《f小調奏鳴曲》(作品57號)的內容時,貝多芬的回答是:“請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因此前者被稱為《暴風雨奏鳴曲》,而後者則由漢堡樂譜出版商克蘭茨(1789—1870)加上了《熱情奏鳴曲》的標題。(另一說,“熱情”的標題是由德國鋼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賴內刻(1824—1910)所加,這似乎是沒有根據的。)“熱情”的標題沒有貝多芬的認可,但用於這部英雄豪邁、氣勢磅礴的作品,是相當恰切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有一次在莫斯科聽到俄國作曲家和指揮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這首奏鳴曲後,說道:“我不知道還有比《熱情奏鳴曲》更好的東西,我願每天都聽一聽。這是絕妙的、前所未有的音樂。我總帶著也許是幼稚的誇耀想:人們能夠創造怎樣的奇蹟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戰爭中已經被普魯士軍隊包圍三個多月了。設在凡爾賽的普魯士國王威廉的大本營里,鐵血宰相俾斯麥正同法國資產階級政府首腦梯也爾談判停戰條件。這天晚上,曾任德國駐義大利大使的格台爾,在凡爾寒的一架破舊不堪的鋼琴上,為俾斯麥演奏了《熱情奏鳴曲》。俾斯麥聽了最後一個樂章後說:“這是整個一代人鬥爭的嚎哭。”他是從一個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場來領會貝多芬的“熱情”的。他曾說過:“要是我能常聽這個曲子,我的勇氣將不會枯竭”,因為“貝多芬最適合我的神經”。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說過:“我的藝術用以改善可憐的人們的命運。”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聽說他的音樂為俾斯麥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響曲

華格納稱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作品92號)為“舞蹈的極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體運動的最妙的體現”。據說他曾構想在李斯特的鋼琴伴奏下,用舞蹈來表現《第七交響曲》。華格納的理想,後來由俄國舞劇編導馬辛實現了。1938年,他把這部交響曲編成了芭蕾舞,用來表現一個寓言式的故事情節——世界的創造和毀滅:第一樂章:創造——在創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變成了植物和動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現了男人和女人,還有危險的蛇。第二樂章:大地——地球上出現了憎恨和強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著被謀殺的少年。第三樂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對大地上的騷亂無動於衷,依然盡情歡樂。第四樂章:酒色和毀滅——人們沉湎於酒色。神看見他們惡劣地模仿上界的歡樂,因為憤怒而用火毀滅了世界。1938年5月,這齣舞劇由巴西爾的俄國芭蕾舞團在摩納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歡樂頌與合唱交響曲

1793年1月,德國詩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學法學教授菲舍尼希寫信給席勒夫人夏洛蒂說:“有一位青年……抱著偉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歡樂頌》一節一節地譜成音樂。”這個青年就是貝多芬,當時他住在波恩,只有23歲。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為《歡樂頌》的音樂起過稿。在1812年寫的《歡樂頌》主題,後來用於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調命名日節慶序曲》(作品115號)。貝多芬在1795年的前後為畢爾格的詩所作的歌曲《互愛》和《合唱交響曲》末樂章中《歡樂頌》的主題,在音調上有密切的聯繫,可以說是《歡樂頌》主題的前身。後來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調鋼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號)中又借用這個曲調作為主題,演唱庫夫納歌頌音樂魅力的詩。《鋼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為寫作《合唱交響曲》的終曲而作的一次嘗試。1824年3月,貝多芬在寫給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說過:“《合唱交響曲》的終曲,是按照《鋼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調寫的,但規模則遠較宏大。”由此可見,貝多芬為《歡樂頌》譜曲的意圖,從1793年開始,前後琢磨了30年,才最後在《合唱交響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響曲》完成於卡爾斯巴德決議後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運動都遭到殘酷鎮壓的反動時期。1824年5月在維也納刻倫特納托爾戲院初次演出時,聽眾反映的熱烈是空前的。貝多芬出場時,受到聽眾五次的鼓掌歡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樂隊中背對著聽眾的貝多芬什麼也聽不見,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爾牽著他的手轉過身,才“看到”了聽眾的歡呼。從初演所引起的異乎尋常的情緒可以看出,歌唱歡樂,也就是歌唱自由,在當時有著何等深切的現實意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