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福建

趣聞福建

《趣聞福建》是2008年旅遊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蘭宗榮。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九章,內容涉及福建的歷史、旅遊(包括地理、文物、古蹟、園林)、方物、飲食、交通、民居、娛樂、名人、鄉俗等方面。歷史福建與名人福建基本上按朝代的順序編撰;方物福建、飲食福建、娛樂福建方面主要按福建車牌號所代表城市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列,如A福州市→B莆田市→C泉州市→D廈門市→E漳州市→F龍巖市→G三明市→H南平市→J寧德市;游在福建包括地理、文物、古蹟、園林等內容,以南平市為首,H南平市→J寧德市→A福州市→B莆田市→C泉州市→D廈門市→E漳州市→F龍巖市→G三明市;住宿福建則以龍巖市為首如上依次排列;交通福建則按海(水)陸空交通來編撰;鄉俗福建則大體按語言、民族、信仰、婚姻、節日、喪葬等順序排列。編撰中力求能較淺顯而又較系統地展現福建的奇趣,融知識性、趣味性、學術性於一體,圖文並茂,增加讀者對福建風情的領略,從而使之對平淡的生活世界多一份驚奇,多一份愛國愛鄉的情感。

目錄

前言

歷史福建

福建何時有歷史

為何說曇石山文化是福建邁入文明社會的門檻

仙字潭”是福建失落的文明嗎

古閩人為何要懸棺而葬

武夷君的傳說反映了什麼

為何說“閩”是福建最早的古稱

閩中郡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嗎

閩越國是如何興起的

閩越為何北遷

孫吳政權是如何治理福建的

何謂“八姓入閩

陳元光為何被稱為“開漳聖王”

赤岸為“空海遇險漂著的聖地”

部分章節

福建何時有歷史

恩格斯這位偉大的哲人曾經說過:“有了人,我們就開始有了歷史。”倘若要追究福建先民活動的歷史,我們至少可以把眼光投射到遙遠的舊石器時代。200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福建三明萬壽岩舊石器遺址是距今年代最為久遠的一個,它是華東地區第一個洞穴類型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三明市位於福建省中西部,地處武夷山脈與鷲峰山、戴雲山之間的閩中大谷地東南邊緣。萬壽岩位於三元區岩孤峰,峰頂海拔359米。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福建省博物館、三明市文管辦、三明市博物館聯合組成考古隊,對萬壽岩西南坡的靈峰洞和西坡岩腳的船帆洞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800餘件石核和石錘等石製品和少量犀牛等動物的骨、角器以及一批哺乳動物化石。經鈾系法測年,這一文化堆積距今已有18萬年左右。這一發現,把古人類在福建生活的歷史提前了十幾萬年,填補了考古史上的一段空白。

考古工作者在船帆洞內還首次發現了世界罕見的原始人用石塊鋪砌的地面遺蹟。這些地面鋪石的運用,可能出於防潮、防水和方便活動的考慮。走進這些原始人的“家”,可以看到,地面石塊的排列較隨意而凌亂,微有起伏,但均為單層分布,局部地段鋪石與原地面的鈣板和岩石基本取平,面積大約120平方米。所用石料均為灰岩角礫。石塊大小不等,最大的長55厘米,最小的長僅2厘米,多數石塊略有磨圓,顏色黑色或黑褐色。地面不平處則用大小不等的石灰石角礫鋪砌取平,局部石塊之下用黃綠土填墊。人們從中可以推斷,這些原始人已經懂得用石頭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這在全國是首次發現,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2001年被列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的舊石器遺址並不是孤立的,早在1989年,興建“三南”(湘南、贛南、閩南)公路時,在漳州市北郊的蓮花池山更新世晚期河旁台地上發現了第一塊舊石器,第二年這裡又發掘出舊石器時代的兩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層:下層以礫石器為代表,出土的砍斫器、刮削器等舊石器,距今年代約4萬至8萬年;上層,就是“漳州人”生息、活動的場所,出土的石器以燧石小石器為代表,距今約0.9萬至1.3萬年。這一遺址被稱為“漳州舊石器文化遺址”。

此外,在福建還陸續發現了古人類化石。1987年在東山島海域淺海中撈取古人類左肱骨化石,距今有1萬年之久,以發現地點命名,故稱為“東山人”。1988年,在清流縣沙蕪鄉狐狸洞發現了一枚古人類下臼齒化石,屬“晚期智人”,距今1萬年,被定為“清流人”,是福建省陸地上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古人類化石。1990年在漳州市北郊蓮花池山發現了一根古人類脛骨化石而把它命名為“漳州人”,距今1萬年。

為何說曇石山文化是福建邁入文明社會的門檻

新石器時代遺存,在福建發現的就更多了。尤其以閩侯曇石山貝丘遺址最為著名。曇石山貝丘遺址是1954年閩侯縣荊溪鄉曇石山村農民修水利時發現的。至1974年,先後經過7次科學發掘,共發現原始社會晚期氏族的墓葬48座、灰坑63個、陶窯5座,出土大批陶、石、骨、玉、貝、牙器六大類32種近千件珍貴的文物。

經研究,曇石山中、下層遺存屬於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5000年。考古學界把曇石山中、下層文化命名為“曇石山文化”。曇石山遺址出土的一其男性人骨架,經中國科學院人類學家鑑定,屬於現代人的“蒙古人種南亞類型”,被考古界命名為“曇石山人”,它是閩族的祖先。曇石山人生活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已有了農業,會種植水稻;狩獵和漁撈經濟的比重較大,遺址中貝殼堆積成山,厚達2米至3米,說明他們經常捕撈魚、鰲、龜、螺、蛤等水產品;他們的住處已從半穴居草寮發展為地面長方形竭牆或石牆的房屋;實行以男性為中心的一夫多妻制或一夫一妻制,丈夫死後,仰身直肢葬並陪葬許多器物,妻(妾)側身屈肢與丈夫合葬(或殉葬),這種夫妻合葬是一次葬而不是二次葬(即夫妻同時埋入墓中),妻(妾)屈從於丈夫而殉葬(陪葬)的可能性很大,這是階級分化的明證。曇石山人的部落酋長制已經形成了商周時期閩方國的雛形。曇石山文化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是與其他文化缺乏溝通的情況下獨立活動而創造的。

遺址有六樣堪稱“中華之最”的寶貝:在125號墓葬中,出土時,陶燈放在墓主人頭頂,類似北京十三陵定陵中的“長明燈”,四五千年前的曇石山人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燈,堪稱“中華第一燈”;137號墓主人為25歲左右的年輕女性,其中左側顴骨分為上下兩部分,下方顴骨塊被稱為“日本人骨”,現在日本人大部分有這塊顴骨,可以證明,日本文化不僅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連日本人種也有可能要追溯到曇石山人;中國最早的上釉技術出自這裡,在遺址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台上,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距今3000多年,都施有青綠色釉;提線陶簋,在131號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11件,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為全國罕見;豎立坑中的殉葬男奴,在奴隸陪葬坑中,殉葬的男奴豎立坑中,粗壯的大腿骨和腳趾清晰可辨,顯然是由活埋時掙扎所致,反映了3000年前奴隸殉葬的殘酷;在131號夫妻合葬墓底下發現18件陶釜(沙鍋),這在全國新石器墓葬中絕無僅有,以此追溯沿江靠海的福建人有愛喝湯的飲食文化。

曇石山遺址博物館位於福州城西24公里處的閩侯縣甘蔗鎮,距省會福州僅20公里,占地42.5畝,是福建省第一座大型考古遺址博物苑,它將曇石山第八次考古遺址現場保護起來並直接展示給觀眾,真實生動地反映出原始社會晚期閩人先祖生產、生活和墓葬的狀況。2001年6月22日,國務院將曇石山文化遺址列為第五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仙字潭”是福建失落的文明嗎

華安仙字潭仙字位於福建第二大河九龍江支流汰溪邊崖壁,計有50餘個,占崖壁面積220平方米。1000多年前便已被人們發現並當做仙篆記述於史籍,是閩南華安的“千古之謎”。據考證是商周時期閩族遺物。岩畫共分五組。

第一組是人祭圖。在畫面上方的中間是高大、大腹便便、兩足分立的部落首領,系有尾飾。其右側為神像或族徽,其左側身後有一大型物件,像一面懸掛著的銅鼓,這是首領地位和權威的象徵。首領前下方則為血淋淋的人祭場面。祭桿下是圓形祭台;祭台右側有一側坐的監刑人,左側有一人手舞足蹈,敲擊一面銅鼓,像是巫師在做法事;祭台下有一具被劈為兩半的屍體,身首分離;左、下兩邊還有兩具無頭屍體。畫面最下方有一圓頭大漢背向外,呈蹲踞狀,儼然是壯實的武士。畫面中間還有5個武士,或佩劍蹲踞,或舉手騰躍,或側坐歡呼,或鏇轉舞蹈(胸飾晃動)。這幅人祭畫面,氣氛陰森恐怖而又熱烈隆重,逼真地再現了古代先民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景。近年重新進行現場拓片時,還發現人祭圖左下方有一同心圓圖,那應是代表太陽。這樣,人祭圖主題內容就凸現出來了——這是閩族先民的一種祭日(祭天)活動。活人被用來祭祀祖先或神靈的叫做“人牲”。

第二組是夜拜天神圖。畫面上方左側是一雙天神的眼睛,下方小圓點代表夜空中閃爍的星星,星星下方還有兩雙隱約可見的天神眼睛。畫面中的三個人或舉手、或垂手、或側身,均雙膝下跪,向夜空中的天神頂禮膜拜。畫面下方突出地鑿刻著兩個人面像,一個溫和慈祥,一個兇惡猙獰。

第三組是祭祀鬼神圖。畫面上方一小舞者熱烈舞蹈以娛神,其下方為一碩大鬼神頭像,怪眼圓睜,正張開大口吞噬一人。被吞噬者上肢色入鬼神口中,下半身離體,呈屈膝跪狀。畫面下方隱約可見另一個鬼神的臉譜。

第四組是生殖崇拜圖。畫面上方右側有一戴面具(或文面)的舞者(即巫師),頸部系有飄帶。巫師右側有一人(女)下跪祈禱,前面有一道具(中有五個小圓點,應寓子女繁育之意)。畫面左下側有一舞者,面對兩位乳房豐滿的女性翩翩起舞。畫面左側有一人體,腹部微鼓,似初孕婦女,右下方有一雙眼睛似在神秘窺視。

第五組是酋長側坐圖。酋長扁圓頭,頸兩邊飾粗大球狀物,右手臂平伸微屈,左手臂支於膝上,尾飾較長。整個畫面只此一人,應是有地位和威權的酋長圖像。

人祭圖中酋長、神像、族旗、佩劍、銅鼓及人牲等畫面,反映閩族階級分化的明顯與階級鬥爭的殘酷和慘烈,其社會形態已處於奴隸社會階段。類似的“仙篆”,福建其他地方也有發現,它們是商周時期閩族社會的縮影。

古閩人為何要懸棺而葬

武夷山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早在4000多年前就逐步形成了國內外絕無僅有的偏居中國東南一隅的“古閩族”文化和其後的“閩越族’’文化,綿延2000多年之久。反映閩族文化特徵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橋板”。六朝時顧野王稱之為“仙人葬處”。坐落在武夷山中的架壑船棺、虹橋板曾有數千,現存18處。由觀音岩取下的一號船棺殘長3.54米、寬0.56米、高0.78米、棺內空長2.16米,有明顯的船形。在白岩取下的二號船棺也是用大楠木由金屬工具雕鏤而成,全長4.89米。板壁厚1厘米-5厘米,邊緣作母口,以柩子口套合,十分精緻嚴密。經國家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所C14測定,距今3750至3295年之間。武夷船棺以其神秘性和獨特性吸引了千百年來的無數過客。

為什麼要把棺木高擱在懸崖絕壁之上?有這幾種看法:為了表達後人對死者的虔敬,“彌高者以為至孝”,越高就越吉利、越吉祥;部落酋長為了顯示身份、顯示勢力、顯示與眾不同的一種方式,其中也有子民們臣服的意思;為了保護尊者的遺體不受野獸的侵擾,以保佑亡靈平安無恙;古人山岳崇拜意識的體現,為了使亡者的幽靈更便捷地升入天國;與古先民崇祀鬼神巫術有關,仙舟可以載浮死者,由敞開的洞直接渡過冥界;與鳥的圖騰崇拜有關,只有在這高高的洞穴之中,他們才可能與鳥、與先祖融為一體,才得以與它們一同比翼,找到真正的歸宿;船棺仿以船形是穴居與水上生活融合的具體反映,亡者可以像生者一樣擁有住所、擁有最重要的生存用具,享受永久的冥福,同時還可以表達死者對生活、山川的依戀和渴望;自信自己是從山岩中迸裂出來的,這種葬俗就帶有濃郁的生殖崇拜和女陰崇拜意識,生者以此為死者超度,願亡靈早日轉世,或為子民,或為天神,這些說法莫衷一是。

武夷族先人是用什麼方法將船棺放進數十米高的岩洞之中的呢?也有幾種看法:可能是從岩頂將棺木懸吊垂下至洞穴後,將棺柩移入的,但三四千年前人類還未發明使用轆轤等機械,船棺僅長就近5米,形體巨大,難以控制,有的岩石突出,會將船棺撞毀,何況有的山峰本身就無法攀登;可能是架棧道將船棺移人,但在豐上斂下的白岩峭壁間絕無棧道痕跡;可能用搭設台架的方法升置船棺,但四曲大藏峰之金雞洞,下臨巨潭(據云,深約40米),水流瀠洄,台架無處可搭;可能使用提升式的方法,但由山頂至山谷底常有一二百米之距,難以操縱;可能人先設法進洞(或縋、或攀),而後再由數人合力設法將船棺拉進洞,但是武夷的山洞,小的僅能容一具船棺而已,有的甚至只能容下半個——剩下的半個常常懸在半空;可能是水落石出的地貌變遷,但滄海桑田的過程至少要千百萬年之久,不可能在三四千年內完成。眾說紛紜,卻未能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大概是各種手段都兼而有之?至今還是個難解之謎。

武夷山是懸棺葬俗的最早發源地。隨著閩族的遷徙,文化的交流,這一葬俗自東向西擴展到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和陝西南部,東北到浙江,東南到台灣,它的影響甚至波及東南亞,綿亘萬里。它與南安大盈青銅器、建甌銅甬鍾、閩侯黃土侖印紋硬陶一起並稱商周時期福建青銅時代文化的典型器物。

武夷君的傳說反映了什麼

相傳陶唐時,古陸終氏第三子錢鏗獻堯雉羹,被堯封於彭城(今徐州),故稱彭祖,這位老壽星據說活了800歲,被認為是長壽的象徵。他率兩個兒子(叫彭武、彭夷)入閩,一起開發此山,為紀念武與夷的功績,將此山命名為武夷山。並在九曲溪旁建造了紀念彭祖父子的武夷宮。漢武帝曾派使臣用於魚祭祀武夷君。宋大儒朱熹說得對:“頗疑前世,道阻未通、川雍未決時,夷落所居,而漢祀者即其君長,蓋亦避世之士,生為眾所臣服,沒而傳以為仙也。”據史家考證,所謂彭祖或其二子彭武、彭夷隱居武夷山之說,反映彭祖部失國之後,部分彭姓人南遷進入贛、閩一帶的事實。武夷閩族屬只能是《周禮》記載的閩族或“七閩”的一支。值得重視的是,懸棺內出土的龜形木盤,據考證為“木鰲”,鰲即“天尾”,郭沫若先生釋“天尾”為‘‘軒轅”,因《國語·周語》中有“我姬氏出白天尾”的說法。這件出土文物印證了武夷山懸棺葬的主人來自黃帝族。

另一說法,武夷君是從越國開國君主無余君而來的。現代學者石鐘健在《試論越與駱越出自同源》一文中,提出新的觀點,他認為越人開始建立政權大概在原始社會末期,相當於夏朝中晚期,第一個建立政權的就是越國開國君主無餘君,這個名字後來被寫作“武夷君”。宋代,在浦城的漁梁嶺有一座大禹廟,廟的牆壁上寫有當時的詩人胡仲源的一首詩:“古今陳跡幾興亡,閩嶺何由祀夏王(大禹)?莫是當年平水日,曾驅漁鱉渡漁梁?”提出了閩族是否夏禹的後代的質疑。按照胡仲源的觀點,武夷君也出自黃帝,也屬炎黃子孫。從世系看,黃帝……→玄孫姒文命(禹)……→玄孫少康無餘(越始祖)……→勾踐……→三世孫無諸(開閩始祖),他們是一脈相承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也記載:“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以奉守禹之祀。”漢人所編的《吳越春秋》:“越世為侯矣,蓋禹之餘烈也。”《國語·越語》:“少康恐禹跡宗廟祭祀之絕,乃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餘。”這個記載說明,越國的始祖是禹子少康的庶子無餘,因禹東巡狩至會稽崩,少康封無餘於會稽奉守禹陵祭祀之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