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考心態

趕考心態

趕考心態源自於當年中國共產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中國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中國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複雜,應該說,中國共產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概述

西柏坡西柏坡
1949年3月23日,從西柏坡前往北京的時候,毛澤東說:“今天是趕考的日子,要讓人民來做我們的考官,希望能考出個好成績,我們絕不做李自成。”從此,“進京趕考”成為共產黨人永葆本色、謙虛謹慎、拼搏進取的代名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今天,“考試”仍在繼續,我們仍然需要以強烈的“趕考”心態乾工作、抓建設,以如履薄冰、萬分虔誠的態度應對好每一個“考試”,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否則,民眾就會給我們打“不及格”,給黨的形象抹黑。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將中國共產黨人進京執政形象地比喻為“趕考”。今天,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執政66年的大黨,但仍然面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考”。黨員領導幹部只有常懷“趕考”心態,戒驕戒躁、夙夜在公,才能在這場“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如何趕考

要強化“趕考”的意識

應該說,黨成立90多年,絕大多數黨員幹部都是合格的,始終以“趕考”之心履職盡責,向人民民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各種誘惑和考驗面前,也有少數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弱化、服務意識淡化、紀律觀念退化、進取精神軟化;有的官僚主義嚴重,高高在上;有的作風霸道,獨斷專行;有的貪圖享樂,腐化墮落。凡此種種,不但考試不及格、得低分,還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們先後經歷了兩次趕考,一次是進城,一次是改革開放。現在我們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行著新的趕考。可以說比前兩次更為嚴格、更為嚴峻,也更為艱難。作為共產黨人,要經受住“四個考驗”,破解好“四個危險”,必須常懷“趕考”之心,做到憂患在先,準備在先,任何時候都不能懈怠,確保考試合格。

要認清“考官”的變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天的“趕考”環境、“考題”內容、“考官”特點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新中國剛成立時,民生凋敝、百廢待興,“趕考”的內容是如何保衛好新政權、建設好新政權,讓人民民眾過上安穩生活。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趕考”的內容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60多年前,我們的“考官”──人民民眾還很貧窮,他們急需的是吃飽穿暖;60多年後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總體達到小康,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明顯提高,公民意識、權利意識、民主意識大大增強。“考官”素質的提高必然做使得答卷評分標準也“水漲船高”。面對這樣的新形勢,全黨同志只有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質、改進作風形象,努力使自己成為領導崗位的行家能手,贏得人民民眾的擁護和支持。

要增強“考試”的信心

“趕考”的歷史命題,其精神實質就是不要忘記人民民眾,不要脫離人民民眾,一切為了人民民眾。而“考試”的答案也是只有一個,就是人民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擁護不擁護。參加“考試”,就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有多大能力就要得多高的分數。面對人民對我們的“考試”,一定要認真答題、沉著應考,發揮出最好水平。要堅持民眾利益無小事,對待不管來自哪個群體、不管什麼性質的訴求,合理的要立馬解決,不合理的或暫時做不到的要做好解釋,切不可在一些小題上“丟分”。要對複雜的、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有清醒的認識,不能迴避、不能害怕、不能急躁,敢於面對困難,正視矛盾,堅定信心,通過深化改革的方法逐步加以解決,拿下這些大題“加分”。總之,在工作任務面前,要始終保持一股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拼勁,保持一股不屈不撓、愈挫愈勇的韌勁,保持一股居安思危、續寫榮光的幹勁。把每個情況當作考題,把每件工作都當作考卷,把每項任務都當作一次考試,努力向人民交上合格答卷。

如何做到

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習近平在平山縣西柏坡革命舊址同當地民眾握手交談。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習近平在平山縣西柏坡革命舊址同當地民眾握手交談。
黨員領導幹部應視自己為“考生”、甘當“小學生”,做到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終身學習。把學習作為精神追求,認真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堅定鐵一般的信仰和信念,不缺“鈣”、不得“軟骨病”,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學習作為修身養性之道,加強黨章和黨規黨紀學習,增強黨性觀念,強化宗旨意識,帶頭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自覺踐行“三嚴三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把學習作為提高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必修課,常有“本領恐慌”,深入基層一線,向人民民眾討教,切實提高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綜合決策和駕馭全局“四種能力”,真正做出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政績。

增強遵紀守法意識

黨員領導幹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著一定權力,必須把黨紀國法挺在前面,把崗位當“考場”,自覺做到“三慎”。一是慎欲。“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黨員領導幹部只有正確處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係,才能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否則,就可能被別有用心之人拉攏,被心懷叵測之人利用,輕則為利益所羈絆、難有作為,重則自毀前程、鋃鐺入獄。二是慎微。小節不守,大節難保;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筷子雖短能打倒人,杯子雖淺能淹死人,票子雖輕能壓垮人。黨員領導幹部行事須常懷戒懼之心,從小處著眼、從小節嚴起、從小事做起。應認識到,搞一次特殊就會失掉一份威信,壞一次規矩就會留下一個污點,謀一次私利就會失去一片民心。三是“慎權”。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為人民服務,也能令人身敗名裂,正所謂“欲隨權長,賄隨權集”。黨員領導幹部要堅守道德防線、嚴守法紀底線,不以“別人不知”“小節無礙”“下不為例”為藉口濫用權力,否則必然走向“懸崖勒馬收韁難,船到江心補漏遲”的險境。

強化謙誠敬畏心理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黨員領導幹部品質優劣、工作得失,民眾最有發言權。黨員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把民眾利益放在首位,把民眾路線落到實處,以民眾為“考官”,把工作“評分權”交給民眾,以謙誠敬畏心理自覺接受民眾批評監督。樹立民眾最可親、民眾最可敬、民眾最可畏的思想,多關心民眾疾苦,多為民眾辦好事實事;尊重民眾首創精神,不抹殺民眾勞動成果;常懷呵護、關愛之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和形象。堅持把民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想方設法為民眾解決實際問題;克服私慾貪念,不搞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不做背離民眾要求、有損民眾利益的事情。以感恩的心態、虛心的姿態、謙誠的態度對待民眾,以不辜負、不愧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履行好服務人民民眾的崇高職責,團結帶領民眾共創偉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