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窯瓷缽
精品名稱: 越窯瓷缽
級 別: 一級
作 者: 不詳
年 代: 五代(907-960)
尺寸及重量: 高:8.3厘米 口徑:19.7厘米 底徑:8.4厘米
來 源: 臨安板橋公社如龍大隊五代墓出土
內 容: 大口,折腹,小平底,口唇外卷,底部釉層局部剝落.
收藏單位
浙江省博物館
越窯瓷缽是五代時期瓷器,臨安板橋公社如龍大隊五代墓出土。
精品名稱: 越窯瓷缽
級 別: 一級
作 者: 不詳
年 代: 五代(907-960)
尺寸及重量: 高:8.3厘米 口徑:19.7厘米 底徑:8.4厘米
來 源: 臨安板橋公社如龍大隊五代墓出土
內 容: 大口,折腹,小平底,口唇外卷,底部釉層局部剝落.
浙江省博物館
五代越窯瓷缽,五代(907-960) 宮廷藏品,臨安板橋公社如龍大隊五代墓出土。現藏浙江省博物館,一級文物。
越窯是中國最古老的瓷器窯場之一。“越窯”一詞,出現於唐代。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越窯瓷鑑別 種類和燒制方法邢窯是唐五代最著名的白窯瓷場,有邢窯白瓷“天下無貴賤而通之”的美譽。窯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和臨城縣一帶,因唐時地屬邢州,故名邢窯。唐代,邢白瓷與越州...
簡介 窯址之謎 邢窯沉浮 歷史地位 唐宋特點青白瓷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宋代以景德鎮為代表創燒的一種瓷器。青白瓷也叫“影青”、“隱青”、“映青”。指的是釉色介於青白二色之間,青中泛白、白中透...
歷史傳承 起源問題 生產概況 例證 重要地位邢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唐代著名的瓷窯,距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是隋唐時期七大名窯之一,是中國北方最早燒制白瓷的窯場,在唐代有著“南青北白”...
介紹 發展歷程 產品特點 出土文物 代表器物臨安五代墓出土越窯瓷缽是一件文物藏品,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圖片 簡介考古發掘證明,中國陶瓷外銷至遲始於唐代,當時是作為特產隨絲綢輸往國外的。在今朝鮮、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斯里蘭卡、印度、巴基斯坦、伊...
歷史傳承 窯窟 中國陶瓷質量 宋元時期 特色影響宋耀瓷的青釉,質地精細純淨,中物如碧玉般的宋代耀州青瓷,使用廣泛,該窯的代表作品。 這種橄欖青色,與唐五代“越州上”的器物種類,在宋代的其他瓷窯中實屬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