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越山書院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巡撫陳璸、總督覺羅滿令建。道光六年(1826年),知府王耀辰、閩縣知縣陸我嵩,捐俸延師,正式稱越山書院。址在今三角井附近。有講堂5間,齋舍50餘間,藏書400多種,5000多冊。首任山長趙軒波(嘉慶二十四年進士)。該院每年收福州府十縣生員和童生500名左右。積極支持康、梁變法的陝西巡撫林啟,號稱“一代儒醫”的黃光厚,早年曾就學於該院。科舉廢后,該院改為侯官兩等國小堂。組織結構
越山書院以培育福州府屬十縣生員及童生為主。書院置山長一人,山長的全年束修銀100兩,遇閏年另增5兩。置監院一人,管理書院的財政、圖書、生徒的獎賞,師儒及職員的考核等日常事務,其主要職責還在於督導生徒,考察其言行,協助山長工作,每年束修銀48兩;副講一人,負責批閱作業,解答課中的疑難問題,每年束修銀60兩,堂長一人,督察生徒課業的勤惰,協調處理生徒之間的問題,年束銀36兩;教官數人,每人年束銀48兩,遇閏年另有增加。其它如丁役、火夫、書辦等各發工食費。書院的組織管理機構,是比較簡單的。經費收入
越山書院的經費收入,主要靠福州府和閩、侯官兩縣撥款,當地紳商也常有所捐助作為補充,上面提到的道光八年時,福州府批准把部分官田的租稅撥給書院,這是一片洲田。其地址在今福州閩江下游的江邊鄉、魁岐鄉一帶。原是幾片江中泥沙沖積而成的沙洲,日久可供耕種,稱為洲田。政府便把這些洲田分別劃給府屬的越山書院和省屬的鰲峰、鳳池書院,因而獲得地名,分別以其所屬稱為越山洲、鰲峰洲、鳳池洲,沿用至今。越山洲2000畝,鰲峰洲和鳳池洲合共6000多畝。所收田租即供書院費用。據道光間田租價格折算,2000畝田租,每年可得銀2000兩左右。另外書院範圍及所屬祠廟之間,還有一些空地可出租耕種糧蔬瓜果,連同廟堂房產也撥給書院,也可收入數目可觀的租金,充實經費。藏書
當時書院的藏書,集中於文昌閣。有二十大櫥,400多種,5000多冊。分經、史、子、集四大類。有御賜法帖,欽定版本經、史和韻書,其大半是宋、明以來的理學大師的著作,講義、註疏等。閩省各大書院名師儒的講義、教材、批註的經典及其著作等也大都收藏在這裡,如鰲峰名師林枝春、孟超然、陳壽祺,本院名師趙軒波、何嵩祺、林懋勛等人的作品。加上歷年本地官府和縉紳世家所賜贈的圖書文獻等,所以收藏頗富,因此書院也成為地方的一個重要的圖書館。但按當年書院條例規定,這些藏書只對府師開放,不許生徒閱覽,但與監院有十分交情者才可例外借閱。足見那時生徒們讀書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影響
越山書院在當時首府福州及所屬十縣中享有很大名氣。每年報考的生童很多,但錄取名額有限,每年約取500名。書院管理按清廷頒布的書院考錄辦法,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其教學和考課標準,必須符合科舉的規範要求。據現仍健在的曾經就讀於侯官學堂的石世琛老人回憶說:當時每年農曆二月二十八日,入學生員要由督糧道主持舉行甄別考試,復由布政使再會同考核,經認為“果系材堪造就者,方準留院肄業”。肄業生員要按月課試,每月課試又分官課和館課兩種。官課於每月二十八日由督糧道、知府、海防同知、閩縣及侯官縣知縣輪流出題考試;館課則於每月十六日由山長主持。每次考試都要評定等級,決定獎罰高下。每月兩課之後,即評出一等生30人,二等生70人,三等生90人,依等次分別獎給“膏火錢”800、600、400文不等,其餘成績一般者,給得很少。凡名落最後五名者不給“膏火”獎金。如遇舉行鄉試之年,每名生童可另加200文。這些在學的生童,年齡不限,所以有不少是老童生、老秀才,他們稱山長和監院、師儒們為“師保”。凡院中生員經鄉試中式成舉人者,則每名資贈給上京會試的“卷資”銀四兩。越山書院正式成立於道光六年,直至光緒三十一年(1826~1905)廢除科舉為止,延續存在了80年之久,然後改名為侯官學堂,才逐漸地轉而講授一些“新學”。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種舊式書院畢竟仍是封建時代提供管理人才傳授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其作用仍不可忽視。其中成就學業于越山書院,取得科舉功名後,為社會國家作出有益貢獻的人才,仍然歷歷可舉。但是有些人才卻並不盡如《重修越山書院碑記》中所誇耀的“都人沐浴詩書之澤,孝子悌弟出其中,忠臣義士出其中,以為國家棟樑之選”,以近百年為例,不少具有先進思想的改革派著名人物,如林則徐等就是從舊書院教育中脫穎而出的。出身於越山書院的閩縣人林啟,在鹹豐中成進士,累官至陝西巡撫。當他任衢州知府時,即積極支持康有為、梁啓超的維新運動,還特地選拔了一大批優秀青年分赴日本、英國學習新思想新科技,造就出許多民主革命的人才。又如號稱“一代儒醫”當過廣東臨高知縣的光緒二十九年進士黃光厚(事跡見黃永融《民國時期福州名醫黃友亭先生事略》)等也都是越山書院培養出來的,其他投身於民主革命並成為近現代建設人才者更多了,是很值得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