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壓變質帶

由超高壓變質岩組成的變質帶,就簡稱為超高壓變質帶。 下面是超高壓變質岩和變質帶的基本描述。 目前,在世界上的主要大陸造山帶中都已經發現了超高壓變質岩。

超高壓變質岩組成的變質帶,就簡稱為超高壓變質帶。
下面是超高壓變質岩和變質帶的基本描述。
超高壓變質岩是板塊俯衝—碰撞作用的產物,是研究板塊會聚邊界物質組成、結構及地球動力學的重要視窗之一。其原岩原來位於地球表層,它們是怎樣下插到地下一百多公里深處,然後又是如何返回到地球表面?這個問題至今仍困擾著地質學家。
目前,在世界上的主要大陸造山帶中都已經發現了超高壓變質岩。位於我國中部,西起阿爾金,經祁連、秦嶺、大別,東到蘇魯地區的4000多公里的“中國中央超高壓變質帶”是世界之最,為各國科學家所矚目。
變質帶(metamorphic zone)不同變質級的岩石在空間上呈有規律的帶狀分布。在某些區域變質岩區,根據變質岩的礦物組合和結構構造特點,可劃分出幾個變質程度不同的帶。同一個帶內所有變質岩的形成溫度和壓力條件相似,它們屬於同一個變質級。每個變質帶通常是以首次出現的標誌礦物或礦物組合進行命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