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超高壓變質岩和變質帶的基本描述。
超高壓變質岩是板塊俯衝—碰撞作用的產物,是研究板塊會聚邊界物質組成、結構及地球動力學的重要視窗之一。其原岩原來位於地球表層,它們是怎樣下插到地下一百多公里深處,然後又是如何返回到地球表面?這個問題至今仍困擾著地質學家。
目前,在世界上的主要大陸造山帶中都已經發現了超高壓變質岩。位於我國中部,西起阿爾金,經祁連、秦嶺、大別,東到蘇魯地區的4000多公里的“中國中央超高壓變質帶”是世界之最,為各國科學家所矚目。
變質帶(metamorphic zone)不同變質級的岩石在空間上呈有規律的帶狀分布。在某些區域變質岩區,根據變質岩的礦物組合和結構構造特點,可劃分出幾個變質程度不同的帶。同一個帶內所有變質岩的形成溫度和壓力條件相似,它們屬於同一個變質級。每個變質帶通常是以首次出現的標誌礦物或礦物組合進行命名。
相關詞條
-
《岩石塑性流變學:大別-蘇魯高壓超高壓變質帶的構造學》
本書介紹了岩石圈流變學的基本原理、超高壓變質作用及研究方法、陸殼岩石部分熔融作用及構造意義等一些進展研究現狀,報導了大別一蘇魯高壓超高壓變質帶研究的一些...
內容簡介 目錄 -
超高壓變質作用
超高壓變質作用,是在超高壓條件下發生的一種區域變質作用。
-
超高壓變質的構造附加壓力與形成深度
內容介紹《超高壓變質的構造附加壓力與形成深度》是對地球科學中的重要基本問題——地殼中構造與壓力關係問題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針對“地殼中壓力等同於上覆岩石...
內容介紹 -
變質作用
岩石在基本上處於固體狀態下,受到溫度、壓力及化學活動性流體的作用,發生礦物成分、化學成分、岩石結構與構造變化的地質作用,稱為變質作用。經歷變質作用後形成...
基本介紹 作用類型 因素與方式 方式 -
超高溫變質作用
relation craton craton
前言: 發展歷史: 研究現狀: 相關進展: 結論: -
接觸變質帶
在板塊的碰撞過程中,地球地表上形成的岩石插到了地幔之中,然後經過高溫高壓的洗禮,很多岩石發生了變質。 後來又經過板塊運動,這些變質岩石得以重新返回地面,...
-
前寒武紀地質學和變質岩石學
介本卷論文集以現代地質科學為基礎,論述了地球早期地質演化特徵,探討了古老陸殼的形成和地質歷史,闡述了不同地質環境中的變質作用類型和岩類成因及與其緊密相關...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 -
韌性剪下帶
韌性剪下帶是地殼深部(大於10~15公里)普遍存在的具有強烈的塑性流變及鏇轉應變特徵的面狀高應變帶。又稱韌性斷層。
韌性剪下帶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