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福建省平和縣國強鄉高坑村陳姓聚居地,流傳著這樣一種民俗活動:每年農曆正月十一日下午,在“五顯帝、王公、王姆”完成了初九、初十在陸地村社的“迎請”、“巡社”祭祀活動後,是形式古樸典雅、風格獨具的“走水尪”祭祀儀式。這種習俗自宋末元初年間形成以來,至今已逾七百多年,香火不斷,代代相傳。其中只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間遭冷落而中斷過,1986年得以恢復。2008年,平和縣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一。歷史淵源
溯源七百多年前宋末元初,宋帝趙昺為躲避元兵追殺而被迫南遷,陳氏國強高坑一世祖陳槪公與弟、子、侄等隨行護送。在元兵的一路追殺下,宋兵潰不成軍,絕望之下,宋帝趙昺投海自殺。群龍無首的宋兵遂作猢猻散,各自逃命安生。陳概公帶著家人為避開元兵的追殺,輾轉於崇山峻岭之間。
一天晚上,疲憊不堪的陳概公一家來到一個十分破爛的“五顯帝公”廟內歇息。睡夢中,一位長著三隻眼的彪形大漢對著陳概公叫道“趕快帶著家人上路,後面的追兵就要到了!”大漢說話時,眼中不時射出光芒。陳概公猛然驚醒,趕緊叫醒家人,告知夢裡情況。一家人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於是決定連夜趕路,離開這裡。就在此時,概公聽見後面一聲響,回頭一看,卻見神龕里的一尊長著三隻眼的尪像(閩南語,即神像)正在搖動著。概公仔細一看,這尊尪像長得正如夢中所見的大漢一樣,他當即小心的捧起這尊尪像,然後帶著家人迅速離開。
概公一家人離開庵廟,逃到對面的山頭。回頭一看,剛才住過的那座庵廟已是火光沖天。概公望著手中捧著的尪像,心中好生感激。一家人都認為是這尊“五顯帝”救了他們,決定從此把“五顯帝”視為恩公和保護神來供奉。
陳概一家靠著機智與勇敢,終於成功避開了元兵的追殺。一家人逃到了平和縣境內,輾轉於大芹山一帶,最後定居於今天的國強鄉白葉村金星樓。若干年後,陳概的後代子孫陳子成移居國強高坑村,他們的保護神“五顯帝”也隨之移居高坑。為了好好地安置“五顯帝”神像,陳子成選擇了當地一塊被稱為“雄鷹展翅”的風水寶地,在此興建神廟,取名為“五顯帝廟”。“五顯帝”神像從此安居於“五顯帝廟”內,此後,廟內又多加供奉了“王公”、“王姆”、“王孫”諸神。又過了幾十年,陳家後代陳君用在朝廷封侯,“五顯帝廟”因此易名為“侯卿庵”,並沿用至今。
“侯卿庵”建在“雄鷹展翅”風水寶地之上,鷹飛擊水,盡顯英雄本色。篤信中國傳統風水學的陳氏先民們認為,抬上“五顯大帝”和“王公”、“王姆”、“王孫”諸神像到村里各處巡安,更能庇佑百姓平安。為顯示諸神的神威,祈求一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每年農曆正月十一日下午,當地民眾都會自發組織近百名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抬著諸神像來到母親河花溪源頭。扛轎之人均為未婚男子,他們全身“古裝”,四人扛一“鑾轎”,一人旁邊助推,五人一組,共四輛“鑾轎”。他們以接力的方式,每走二三十米為一替,下水時,以響銃為信號。先放響銃一門,準備;放響銃第二門,扛上肩;放響銃第三門,起步下水。小伙子們抬著神像在冰冷的河水飛奔,在沖水的過程中,“鑾轎”忽上忽下,左右搖晃,尤其是在過河時,速度越發加快,濺起陣陣水花,有如雄鷹擊水;與此同此,岸上鑼鼓喧天,禮炮齊鳴,掌聲齊響,岸上觀看的民眾手舉彩旗,高呼“加油”為其助陣,場面十分壯觀。在河裡大約走過三四百米的河道後,“鑾轎”返回“侯卿庵”。
年復一年,“走水尪”習俗活動內容越加豐富,形式越加多樣,逐漸演變成為期三天(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初十、十一日)的迎神廟會活動。其中,除了正月十一日的“走水尪”活動以外,正月初九這一天為“迎請”的日子,正月初十為“巡社”的日子。“迎請”以負責迎請的分社成員為主,幾十部車一起出發,車上人員全身“古裝”,浩浩蕩蕩前往侯卿庵,迎請“五顯帝”、“王公”、“王姆”、“王孫”諸神。“巡社”就是人們把從“侯卿庵”請出的諸神像分別安置於四輛“鑾轎”之中,抬著前往各村社“出巡”。“出巡”期間,村中執事長者們身穿漢服香紋衫,頭戴禮帽,村中年輕小伙子們組成“儀仗隊”,“頭家”們則負責捧扶各神位之香爐及各類禮器,隊前以舞龍、鳴鑼開道,各種牌匾、刺繡、龍旗、彩旗、彩車、鼓樂隊及十二節的龍藝隊伍隨行護送,“鑾轎”所經之處,家家戶戶門前焚香禮拜,燃放鞭炮,感謝神靈降福。廟會期間,村內夜夜有社戲上演,名為“神明戲”,通常以潮劇為主,雜以薌劇、木偶戲或布袋戲等,劇目以傳統古裝戲居多。
“走水尪”習俗播遷海內外國強鄉侯卿庵“走水尪”習俗形成七百多年來,香火不斷,進香朝拜者絡繹不絕,每年香客數以十萬計。隨著陳氏裔孫的外遷,這種“走水尪”祭祀活動也隨之流傳到了漳州的雲霄、漳浦、龍海、南靖、華安、詔安,廈門的同安,廣東的海豐、普寧等地。同時,由於明清時期眾多的陳氏子孫移民前往台灣墾荒創業,“侯卿庵”的香火也隨之分居出去,“走水尪”的習俗也因此流傳至台灣各地。在今天台灣,嘉義市有“王靈宮”、“炳靈宮”,台中縣龍井鄉有“開漳聖王廟”,等等。這些廟宇都以供奉“五顯帝”為主,此後又逐漸傳播至東南亞的新加坡等地區。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國強(高坑)陳氏裔孫聚居地,均設有“侯卿庵”分廟,均有著“走水尪”的習俗。在這些地區,華人同胞中也有許多的信眾把“侯卿庵”的香火請回去,設分爐祭拜。
時至今日,“走水尪”習俗已演變成為一種民間信仰文化,它以典型的中華民族情結和獨特的地方特色,通過特殊的表現形式,承載了人們對於英雄的無限崇拜和信仰之情,成為植根于海內外民間的精神紐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