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稟賦理論

要素稟賦理論

要素稟賦理論是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另一種觀點。在其提出者赫克歇爾和伯蒂爾·奧林看來,現實生產中投入的生產要素不只是一種—勞動力,而是多種,而投入兩種生產要素則是生產過程中的基本條件。根據生產要素稟賦理論,在各國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兩國生產同一產品的價格差來自於產品的成本差別,這種成本差別來自於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價格差別,這種生產要素的價格差別則決定於該國各種生產要素的相對豐裕程度。

基本信息

簡介

理論圖 理論圖
赫克歇爾—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y),又叫做要素比例理論(Factor Proportion Theory)。
理論沒有試圖去解釋國際間生產率的重要差異。這種差異致使各國間比較成本的不同,並由此引起國際貿易。在現代赫克歇爾—俄林理論中,這些生產率差異本身被歸因於各國初級要素擁有量的差異,這種初級要素擁有量的差異實際上肩負了解釋國際貿易的全部重任:比較明顯的對外貿易商品構成的原因,如要素質量的國際差異以同一產品生產函式的差異等,都通過假設前提而精心排除了。赫克歇爾—俄林的理論最終形成了現在眾所周知的國際貿易模型的赫克歇爾—俄林定理(HOT):一個國家出口用其相對富足的要素密集生產的那些物品,進口該國相對稀缺的要素密集生產的那些物品。這個定理看似甚有道理,但卻也十分魯莽,它用供給條件解釋整個 外貿商品的構成,如果(比如說)一國的進口需求傾向於用其富足的要素比較密集地生產的那些物品,那赫克歇爾—俄林定理就沒法解釋了。
對於現行形式的赫克歇爾—俄林模型是,薩繆爾森在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發表的一系列文章的功績,要比赫克謝爾1919年的開創性文章和俄林據此加工和發展而形成的《 區際貿易和國際貿易》(1933年)一書的功績要大。
在一系列特定條件下,自由貿易將使要素價格基本上完全、而不是局部均等。這些特定條件包括:完全競爭、無交換成本、不完全專業化、相同的線性齊次生產函式、無外生經濟、在所有相對要素價格上相對要素密集程度不變、要素質量相同、要素數量不大於商品數量。這種絕妙的闡述(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最後推廣到了n個國家、n種要素和n種物品;H-O理論則沒能做到這一點,它至今仍只是一個討論兩個國家、兩種要素和兩種商品的定理( 巴格沃廷,1965年,第175—6頁)。

基本概況

要素稟賦理論 要素稟賦理論產品周期

由於各種產品生產所要求的兩種生產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國在生產密集使用本國比較豐裕的生產要素的產品時,成本就較低,而生產密集使用別國比較豐裕的生產要素的產品時,成本就比較高,從而形成各國生產和交換產品的價格優勢。進而形成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此時本國專門生產自己有成本優勢的產品,而換得外國有成本優勢的產品。在國際貿易理論中,這種理論觀點也被稱為狹義的生產要素稟賦論。廣義的生產要素稟賦論指出,當國際貿易使參加貿易的國家在商品的市場價格、生產商品的生產要素的價格相等的情況下,以及在生產要素價格均等的前提下,兩國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水平相等(或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密集度相同)的情況下,國際貿易決定於各國生產要素的稟賦,各國的生產結構表現為,每個國家專門生產密集使用本國比較豐裕生產要素的商品。生產要素稟賦論假定,生產要素在各部門轉移時,增加生產的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保持不變。
要素稟賦論是瑞典的兩位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伯蒂爾•奧林提出的,奧林在他的老師赫克歇爾提出觀點的基礎上,系統地論述了要素稟賦理論。這一理論突破了單純從技術差異的角度解釋國際貿易的原因、結構和結果的局限,而是從比較接近現實的要素稟賦來說明國際貿易的原因、結構和結果。
技術差異論和要素稟賦論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是以各國生產同一產品的價格或成本差別作為國際貿易的原因和動力的。因此儘管兩種理論在產生的時間上相距約150年的時間,但是其理論淵源沒有根本性的變化。衡量這種變化的基本尺度是:它們藉以立論的經濟學基礎是否有根本性的變化;它們的理論本身是否建立在不同的動力機制上,即是否改變了價格差作為貿易原因或動力的基本觀點。這兩個方面都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因此將技術差異論和要素稟賦論統稱為比較利益理論,從而構成古典貿易理論的內容。

不同觀點

對他們認為非常重要的許多變數,如需求條件和規模經濟,均未作討論,而他們對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則在相當大程度上偏離了兩位先行者自己確立的解釋實際觀測到的外貿結構這一目標。由於把國際貿易看作國際要素流動的一種形式,赫克謝爾和俄林均推測,自由貿易將使要素稀缺程度、從而世界要素價格均等化,但不管怎么說,俄林還發現了這種過程達不到完全相等的許多原因。薩繆爾森則把他的主要精力放在HOT的推論上,即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EPET)上。

理論之謎

雖然對國際貿易“貨幣”理論(或古典的交換機制理論)的經驗檢驗可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但無論是李嘉圖的解釋還是俄林的解釋,他們的國際貿易純粹或“真正”理論直到1951年都仍然完全沒有得到檢驗。

檢驗研究

在1951年,麥克杜格爾對李嘉圖的貿易理論首次進行了檢驗,幾年以後,華西里·里昂惕夫把他1947年的投入產出表運用於美國貿易模型,他發現美國的出口品是相對勞動密集的,而它的進口品則是相對資本密集的,這個結論與我們根據赫克謝爾—俄林定理所作的預期完全相反。經濟學家對於里昂惕夫之謎大體上有四中解釋:(1)生產要素密集型逆轉(2)關稅和政府的其它貿易壁壘(3)技能和人力資源不同(4)其它自然資源不同。

新的發現

各地的要素和技術是不同的各國的需求條件差別正好為生產中的要素傾向所抵銷,要素密度的轉變很可能在要素價格的相關範圍內,等等。(3)其它一些人,包括薩繆爾森自己,或多或少忽視了里昂惕夫之謎,他們研究的是所謂“俄林—薩繆爾森研究架構”,他們的目的是把國際貿易的純粹理論降為一般均衡(GE)理論的特例。在他們看來,赫克謝爾—俄林定理的實際精確性並不是什麼重要問題,因為,它無論如何只是向差別稅、關稅、交易成本、規模經濟、需求條件、要素流動性和不完全競爭的第一次逼近。(4)還有一群人,主要是商業經濟學家,他們對赫克謝爾—俄林定理和俄林—薩繆爾森研究架構均加反對。他們利用里昂惕夫之謎去支持自己結構鬆散的“產品周期”和“技術缺口”(gap)模型,用產品創新的動態性和高收入國家生產者在信息與行銷方面的優勢來解釋製成品貿易模型。另有極少數象查爾斯·金德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那樣,認為:“他[里昂惕夫]所證明的並不是美國資本稀缺而勞動力充足,而是證明了赫克謝爾—俄林定理是錯誤的”(轉引自德馬切,1976年,第124頁)。大多數貿易理論家繼續加工精煉受到明顯反駁的要素比例理論,日益陷於由里昂惕夫之謎引起的一系列技術難題,如要素是什麼?許多不同的要素如何進入生產過程?在多要素世界裡,能夠排除要素密度的轉變嗎?當要素數量增長時,保證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確定定理

早在1941年,薩繆爾森和W.斯托爾佩(Stolper)就致力於確立這樣一個定理,即保護性關稅無論從絕對意義上還是從相對意義上都有利於相對稀缺的要素。這個定理不失為俄林—薩繆爾森研究架構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此後在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證明在一個有許多要素和許多物品在分隔而又相關的市場上交易的世界裡,商品價格和對應的要素價格之間——對應關係的特性,從而完成一般均衡框架的關節的結合。在一般均衡框架中,李嘉圖模型和俄林模型都只看作是特例,前者根據給定的要素價格論證商品價格問題,後者則反過來從給定的商品價格出發,論證要素價格問題。

研究架構

假如里昂惕夫之謎使俄林—薩繆爾森研究架構停下來,損失有多大?問題的答案顯然是一個價值判斷問題。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說明大多數貿易理論家並沒有表現出他們是“天真的證偽主義者”:他們抓住俄林—薩繆爾森框架的“硬核”,禁止不用一般均衡要素比例的定價理論去解釋世界貿易模型的一切意圖。不管俄林—薩繆爾森框架過去和將來是否是卓有成效,在產生大量新生事實的拉卡多斯意義上,它是否是“進步的”研究架構將又是一個棘手的判斷問題。用俄林—薩繆爾森方法得出的大多數新發現,比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之間的密切聯繫更缺乏事實的支持(德馬切,1976年,第123頁)。可以肯定的是,俄林—薩繆爾森框架對於普及充斥於戰後一切分配問題討論的簡單化的邊際生產力理論發揮了很大作用,國際貿易的要素比例模型,激勵了服從規模收益不變並包含兩個國家、兩種物品和兩種要素的總生產函式的傳播,這樣,通過高度簡化和綜合的一般均衡理論(該理論預示了超過實際交易能力的交易量),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可以統一處理。因此,對俄林—薩繆爾森研究架構的評價,不可能拋開對更為廣泛的希克斯—薩繆爾森—阿羅—德布魯一般均衡研究架構的評價,後者是整個研究架構的一部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作為經濟理論中最熱心的操作主義擁護者(至少在其早期是這樣,參見第4章)的薩繆爾森,對這項工作的展開與發展作出了如此之大的貢獻。一位評論者發現:“[要素價格均等化的]整個討論,無論好壞,都是非操作的理論化的典型例子”(凱弗斯,1960年,第92頁)。薩繆爾森坦率地承認,現實世界中實際觀測到的要素價格差異,必定在相當大程度上偏離在靜態競爭條件下要素價格的完全相等。然而,他對自己對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的研究深信不疑,認為它通過一些方法“洞察了決定世界貿易的力量”(轉引自德馬切,1976年,第118頁),這使人想起由於他公開藐視先驗論的方法論而引起的一場爭論(見第4章)。從內心說,人們很難反對這樣的結論:要素價格均等化討論已變成一場智力遊戲。雖然它通過澄清純理論的結構產生了某些有時候很有用的結果……得出了有趣的結論,即在某些情況下,貿易可能並不傾向於使要172經濟學方法論素價格均等,事實上,甚至沒有哪個政策制定者想知道從自由貿易里能否找到對解釋現實世界的統計或觀測到的事實有任何價值的答案[科登,1965年,第31頁]。

內容要素

要素稟賦理論 要素稟賦理論要素分析
在Ricardo模型中,用技術差異來解釋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證明了即使兩國技術完全相同,由於偏好的不同,也可能產生國際貿易。
將證明:即使兩國的生產技術完全相同(這體現在等產量曲線上),兩國偏好也完全相同,僅僅由於兩國的要素稟賦存在差異,也可能產生貿易的可能。
在這裡, 理論模型為,也即兩個國家(1和2),兩種產品(X和Y),兩種要素(K和L)。
如果僅有兩種稟賦:資本和勞動,甲國資本充裕,而乙國勞動充裕,那么甲國密集使用資本的部門必定更具有競爭力,而乙國密集使用勞動的部門一定更具有競爭力。
要素充裕度(factor abundance)
要素充裕度是指一國所擁有的兩種生產要素的相對比例。
說明:要素充裕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與該國絕對要素量無關。
例如,1國資本存量為,勞動存量為,那么1國要素充裕度可以用來衡量。
裕度。
從中也可看出,1國相對2國來說,資本更加充裕,勞動更加稀缺,而2國相對1國來說,資本更加稀缺,而勞動則更加充裕。
這說明,一國某種要素的稀缺和充裕,只能是相對另一個給定國家來說的,例如,中國相對美國來說,是一個資本稀缺而勞動充裕的國家;但若相對朝鮮來說,可能是一個資本充裕而 勞動稀缺的國家。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這個概念時針對產品而言,與國家無關。
要素密集度是指某種產品投入兩種生產要素的相對比例。
說明:要素密集度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與生產要素的絕對投入量無關。
服裝相對汽車為勞動密集型產品.但是,無論那種產品,都可使用這兩種要素的任意組合來生產.生產服裝的時候,可以選擇資本較多的生產方式,而生產汽車的時候,也可以使用勞動較多的生產方式.只要要素是可替代的,這一定可以做到.那么是從什麼角度認為 “服裝相對汽車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呢
其實,“服裝相對汽車為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時候,一個隱含的假定是:在要素價格相同的時候,而生產者又是利潤最大化的。
稱產品X較Y為資本密集型產品,若且唯若要素價格相同且生產者最大化利潤時,X的要素密集度總是大於Y的要素密集度.這兩條等產量曲線是從其系列中任意挑選的,這是因為假設生產技術是規模報酬不變的,這意味著在同樣的相對價格下,其要素使用比例與生產規模無關。

兩條任意的等產量曲線.當要素的相對價格為紅線(更陡)所表示時,那么廠商最最佳化產量分別在A,B兩點,那么顯然X的要素(資本)密集度較Y為高.當要素的相對價格為藍線(更平)所表示時,那么廠商最最佳化產量分別在C,D兩點,顯然X的要素(資本)密集度較Y為高。
或者可以說,X是資本密集型產品,而Y為勞動密集型產品。

理論分析

要素稟賦理論 要素稟賦理論圖形分析
從要素稟賦的差別來解釋生產成本和價格的不同,重新解釋貿易基礎,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E.F.Heckscher)和俄林(B.Ohlin)提出了“要素稟賦”理論。要素稟賦理論認為,由於國與國之間要素稟賦存在的差異,使得要素價格也產生差異,進而導致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的差異,由此產生國際貿易。

瑞典經濟學家林德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論。偏好相似理論主要從需求的角度分析國際貿易的原因,認為產業內貿易是由需求偏好相似導致的。基本觀點包括:國際貿易是國內貿易的延伸,在本國消費或投資生產的產品才能夠成為潛在的出口產品;兩個國家的消費者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國的產品也就越容易打入另一個國家的市場,因而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量就越大。
他們的相同點顯而易見都是解釋了為什麼會出現國際貿易,即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國際貿易直接來源於同一產品在國與國之間的價差,而價差又來源於生產成本差異,如何解釋生產成本差異,各派國際貿易理論就開始從此分道而說了。即兩種理論的不同點:
要素稟賦理論認為是要素稟賦的差異導致了要素價格的差異,這就是要素稟賦理論所揭示的。而需求重疊理論從要素需求入手,認為要素價差是由於對要素存在需求差異引起的,而對要素的需求則又是由於對最終產品的需求所引起的,對最終產品的需求差異源於國與國之間消費嗜好不同、收入水平與收入分配有差別。

理論驗證

要素稟賦理論 要素稟賦理論XY實例
對H-O理論的第一次實證檢驗是1953年。 美國 經濟學家Leontief根據美國1947年進出口行業的數據,對H-O理論進行了驗證.按照一般認為,美國應該是一個資本充裕而勞動稀缺的國家,因此它應該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而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但實證結果卻是:美國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史稱“里昂惕夫之謎”或“里昂惕夫悖論”.(The Leontief Paradox)
有人宣稱1947年為歐洲重建之特殊年份,此年數據不足以論.於是Leontief於1956年又根據美國1947—1951年的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仍然得出同樣的結果.後人對此有以下幾種解釋::
要素密度逆轉(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
一個隱含的假設為:對於任何一種要素相對價格,X都是資本密集型產品,而Y都是勞動密集型產品。
但是,如果在某些要素相對價格下,X是資本密集型產品Y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在另一些要素相對價格下,X是勞動密集型產品Y是資本密集型產品.這種現象稱之為要素密度逆轉。
由於美國作為最已開發國家和其他國家的要素相對價格存在較大差別,有可能出現在美國為資本密集型的產品在其他國家為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現象(最典型的莫過於農業).因為里昂惕夫是根據美國的技術條件來測算進口商品在其他國家生產時的要素密度,因此可能會發生一些誤會。
需求逆轉(Demand Reversal)
在前面的分析中,假設了兩國偏好完全相同或近似.但偏好在決定貿易的模式中,也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當一國對於某一 商品具有生產上的比較優勢,但其國民在消費上又特別偏好該商品,將會使得原來依據H-O定理所決定的貿易模式發生改變,這就是需求逆轉。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湖南人喜歡吃辣椒,即使它生產辣椒是最具有優勢的,它還是要從外省進口辣椒。
較平的生產可能性曲線表示1國,而較陡的無差異曲線表示2國,那么根據H-O定理,1國應該出口X,而2國出口Y.但由於偏好(無差異)曲線的顯著差異,1國的X的相對價格不低反高,2國的Y的相對價格不低反高.那么國際相對價格則將其平均化.這使得1國進口X,2國進口Y。
基於需求逆轉,里昂惕夫之謎可以這樣解釋:雖然美國的資本比較充裕,但如果美國消費者的消費結構中,資本密集型產品占據了絕大部
要素稟賦理論 要素稟賦理論的套用

比重,美國則有可能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
然而,用需求因素來解釋各國居民的消費偏好的差異可能是有問題的。巴西人喜歡咖啡是因為巴西生產咖啡的結果,法國人喜歡葡萄酒是因為法國地中海沿岸生產葡萄,這似乎又證明,供給創造了需求。
貿易保護
另一個解釋是,美國存在很高程度的貿易保護,這種貿易保護主要針對美國缺乏競爭力的勞動要素密集型產品(農產品),因此美國的進口產品中缺乏農產品也可以理解。
但是,這個解釋不能夠滿足一般均衡的條件:假如美國實行貿易保護農產品而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時,與美國發生貿易的國家都只能以本國不具備比較優勢的產品去與美國貿易,這似乎很難說得通,或許,仍然可以用貿易保護本國弱勢產業的理由去解釋。
人力資本密集
一種較可信的解釋是,美國與其他國家相比,不但具有較充裕的資本,還擁有較充裕的人力資本.因此,美國出口的商品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勞動密集型產品,而是人力資本密集型產品。
自然資源
有人指出,自然資源與資本在生產中往往是互補的.因此,一些自然資源密集型的產品,如能源,往往也是資本密集型的.從自然資源的角度看,美國的某些自然資源是相對稀缺的,如石油。這樣,美國的大宗進口商品很多是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因此,如果考慮到自然資源,里昂惕夫之謎也許可以得到較好的解釋,也即:美國看似是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其實是在進口自然資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