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58年贛州城改造,在拆了城門的同時,連同鎮南門、百勝門一帶城牆一併拆盡了。百勝門類似於東大街的龍頭,百勝門消亡後,它有些失了龍頭的感覺。好在向東延伸的贛江路把它殘餘的威嚴延伸並捎往了熱鬧的紅旗大道、八一四大道,乃至繁榮的貿易廣場、火車站;還有東河大橋這一贛州城第一座鋼筋水泥大橋如彩虹般將水東與城池相接,較之消亡的東大街頭的百勝門,東河大橋具有更開放的意識與作用。歷史
查贛縣城廂圖得知,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受抗日戰爭情愫影響,贛州城的街名有了歷史上的一次新的大變動,如這東大街被更名為百勝路,還有和平路、中山路、南京路、新贛南路、大公路、建國路、復仇路、東北路等等街名,也是這一時期形成的。贛州城內外連線的橋歷史上有四座:大木橋一座,浮橋三座。大木橋位於現東河大橋的稍上游位置,另三座浮橋分別是1170年知州洪邁修建的建春門外的東河浮橋、1174年知州周必正修建的南河浮橋、1077年知州劉瑾修建的西河浮橋。
有趣的是,在這東大街的首尾兩處的百勝門與建春門之間的貢水旁,則建滿了碼頭,貨物吞吐如雲,貢江桅桿如林,是個商業繁榮之地。興國、信豐、於都、石城、寧都、會昌、福建碼頭毗鄰成片,以至抗戰時期被稱為全國十四大繁華城市之一。其實,從唐、五代、宋、明、清這千百年來,偏安一隅收容了無數客家遷徙流民的贛南中心城市贛州,長時以來便是呈現一派繁榮景象的。
東大街外曾有先農壇,當是祭祀人類先祖神農氏炎帝的處在,從地圖上看,應是現天竺山附近的位置了。有趣的是,古天竺寺卻並不在今天的天竺山內,而是在隔河相望的馬祖岩下的一山腰處。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親臨古天竺寺,寫下了吟詠贛州的最古老的詩篇:“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從一寺分。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前台花發後台見,上界鍾清下界聞。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既寫出了古天竺寺乃杭州天竺寺分寺之淵源,也表明了贛州天竺寺是個美麗境界。後來,蘇東坡的父親蘇洵來過這裡,又47年後,受貶惠州途經贛州的蘇東坡又循父親的足跡再度踏訪天竺寺。於是,"天竺晴嵐"之八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內容,便愈加聲名旺盛起來了。
如今
在今天東河大橋橋頭的稍南數十米,有一巨大的污水出口(俗稱水汊口),簡樸無華,卻流淌了近千年的歲月,原來卻是全國絕無僅有孤品級國寶——福壽溝。宋熙寧年間(1068-1077),虔知州劉彝在州城作水窗(下水道出閘口)十二個,視水消長而啟閉,以息水患。可惜,現僅存龜角尾、八境公園內與這東河橋頭前三個水窗遺址了。全長12.6公里的福壽二溝,為城內二個城下排水系統,全城雨水與污水全通過二溝排入章貢二江。從某種意義上說,福壽溝之劉彝的偉大絲毫不亞於八境台之孔宗翰。
今天,贛州城3664米古城牆的東起點便是昔日百勝門舊址,從這裡登上修葺一新的城牆,贛州八境竟有五處風景撲面而來--東面的"馬崖禪影"、南面的"寶蓋朝雲"、西面的"雁塔文峰"、隔岸的"榕風窯韻"、腳下的"城堞橋浮"。隔岸的古天竺寺,因失了濃郁的森林之庇護也同時失了"天竺晴嵐"之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的古天竺寺老樹新芽,於馬祖岩下、貢水岸上盎然再現新姿。
1984年,由於獨占貢水風光,直通贛江源頭,東大街被尊稱為贛江路。東大街的歷史徹底消退,東大街的一切風流浪漫都留給了浩浩貢水,或是沉澱在了積滿滄桑的古城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