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風景秀美的拜城縣四面群山環抱,境內河流多達11條,大小橋樑之多,居全地區之首。而位於縣城東部的台勒維丘克河上的東河橋,從清朝光緒年間,寬度只夠一輛馬車行走的簡易木橋,到今天能並排通過兩輛大卡車的現代化鋼筋水泥橋,它歷經了風風雨雨,飽受一次次洪水的洗禮,一次次坍塌,又一次次重建,見證著河兩岸100多年來的變化。
位於拜城縣縣城東邊台勒維丘克河上的東河橋,從寬度只夠一輛馬車行走的簡易木橋,到今天能通過並排兩輛大卡車的現代化鋼筋水泥橋,歷經了風風雨雨,見證著河兩岸100多年來的變化。站在橋頭,憑欄遠眺,河水清澈見底,夕陽下,波光瀲灩,水鳥翻飛,一輪紅日從樓群中徐徐下墜,給縣城披上一層金黃色的輕紗。
站在新東河橋上,拜城縣文化館副館長任可良告訴我們:“東河橋現在由兩座橋組成,一座叫老東河橋,一座叫新東河橋。老東河橋就在上面100米遠。”
一輛輛黃色的、綠色的計程車從我們身邊駛過,新東河橋橋面平坦極了,兩邊新穎別致的路燈與河兩岸寬闊的街道完美銜接,現代化氣息一覽無餘。而不遠處老東河橋高大的圓拱仿佛向我們招手,使我們怦然心動。我們走下橋向北邊的老東河橋走去。
名稱由來
映入我們眼帘的是一座橋欄呈半圓型的雙拱式橋梁,這座大橋氣勢非凡,造型美觀,更為獨特的是,整座橋分兩部分,兩個橋體之間分開有兩米多,走在橋上可以看到中間流淌著的河水。值得留意的是,足有7米寬的橋面上竟然看不到一輛汽車,只不時有維吾爾族牧民騎著高頭大馬,駕著裝扮一新的馬車、毛驢車悠然自在地穿來過去。
為什麼沒汽車從這座橋上過?
任可良說,這座橋是1979年建成的,1991年一次50年不遇的大洪水造成其橋墩下陷,存在安全隱患。1992年5月到1993年6月,下游新建了一座新東河橋。
這條河上的橋被叫做東河橋卻始於100多年前的清朝光緒四年間(公元1878年),當時,這條河上共有4座可通行馬車的木頭橋,因為橋位於縣城以東,人們就習慣將其統稱為東河橋。
老東河橋
已年過90高齡,從小在河邊長大,目前仍居住在東河橋附近的依不拉音·斯坎木說,那時候,這座橋很窄,是用一根根圓木頭搭好,然後用鐵抓釘固定建成的。遠道而來的商販經常從橋上過,他們趕著駱駝或駕著4個輪子的木輪大馬車,很威風,很氣派。有時,他們在橋頭停幾天,把從烏魯木齊或庫車拉來的東西賣給附近的鄉親們,那場面熱鬧極了。
“由於木頭造的橋不結實,經常是頭年建好,第二年就被洪水沖沒了。”依不拉音·斯坎木說,記得有一年,台勒維丘克河發生特大洪水,4座木頭橋全被沖毀,交通中斷。有半年多時間,大家只好砍伐樹木製成木排渡河,有很多人因為過河而被淹死。到了1942年,當時國民黨政府修建迪化(現烏魯木齊)——喀什公路時,才建了一座8孔,全長42米的木橋,解決了百姓過河難的問題。“從那時起,我們嘛才見到了馬西郎(汽車)。”依不拉音·斯坎木回憶道。
然而,僅僅過了5年,橋又被沖毀了,1948年,當時的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六區公路工程管理局,派橋樑工程隊在原址上又重建了一座寬4.5米,長41米的簡易支梁木橋,橋面只能通過輕型汽車。
新疆解放後,這座橋斷斷續續沖了修、修了沖,一直延續到1979年,黨和政府投入18萬元在原木橋位置修建了一座3孔(每孔16米),全長60.7米的空腹式雙曲拱永久式橋樑。這座橋樑橋面寬7米,兩邊各設0.75米人行道,可載重型卡車,既方便了廣大民眾又為拜城縣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東河橋
1993年6月,總投資238萬元建設的新東河橋竣工。橋長117.92米,橋面寬9.5米,徹底結束了東河橋在307省道“卡脖子”的歷史,成為拜城縣連線康莊大道的造福橋樑。
拜城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趙江平說,拜城縣歷史悠久、山川秀麗、土地肥沃、物產富饒、礦藏眾多,是自治區級商品糧基地、油料基地和畜產品基地。早在公元前6000—7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秦漢時期已發展為“城郭諸國”,被譽為龜茲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這裡發祥並傳播海內外的克孜爾石窟佛教文化和劉平國將軍固守邊關傳承下來的漢唐文化,在海內外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良好的橋樑路況,帶來了便利的交通,推動了拜城縣煤炭、電力、油氣化工、農畜產品、礦業開發、旅遊六大支柱產業的興旺,全縣GDP總量比“九五”末的5.68億元翻了一番多,達到12.88億元,年均遞增16.78%。如今,直達烏魯木齊、吐魯番、庫爾勒、喀什、阿克蘇等地的班車開通,行車時間比過去大為縮短。
拜城縣拜城鎮農民沙吾提對全縣橋樑變化帶來的好處深有感觸,他說:“過去的橋一發洪水就沖斷了,我們嘛,種的水果瓜菜,經常爛在地里,現在好了,橋樑都是鋼筋水泥修的,結實得很,再也不用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