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城牆

贛州城牆

贛州城牆位於中國江西省贛州市,主要建於宋、明兩代 ,1987年12月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色

贛州城牆始建於南朝梁,北宋熙寧年間州守劉彝始用磚石修築城牆,同時修築城內排水溝福壽溝,以後歷代都曾予以修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測全長6900米,有鎮南、西津、涌金、建春、百勝五門。1958年拆除百勝門經鎮南門至西津門的南段城牆。現存沿江的東西兩段和朝天門、西津門、涌金門、建春門以及炮城、馬面、弩台等軍事設施,全長3664米。城牆內部為夯土,外用磚石包砌,寬在6-8米之間,高約7米。1990年調查發現現存古城牆中有宋石牆25.25米,宋磚牆19.80米和養濟院南宋磚牆基41米。

贛州古城範圍

贛州現存古城範圍3.05平方公里,呈近似三角形。城周7300多米,現存西津門至東河大橋(東門已拆毀)城牆3664米(全部濱臨章江、貢江),南部城牆僅存拜將台(弩台)相連的一段52米。1990年10月新發現城東南贛州養濟院一段41米(贛州技工學校建築工地挖地基時暴露)。從東門經南門至西門3650米城牆於1958年開馬路時拆毀(僅剩拜將台一段),沿這段城牆尚存護城河遺蹟。現存城牆高度一般為5—7米,最低在涌金門一帶高4米,最高在西北一帶高11米多(牆基高程在106米左右)。贛州城西北高東南低,西北段城牆至新北門,城牆高程相差或4米至5米(11米下降至6.40米)。從八境台至東河大橋段,為洪水經常浸淹區,大約2000米左右城牆保持在6—7米這個高度(牆基高程僅96—99米左右)。垛口完好的城牆有2420米(西津門至八境台段保存有460多米,八境台至東河大橋段保存1960多米),垛口失修段有1100多米。牆上警鋪殘存10個,馬面1個,東北城上之八境台是幾經修復的唯一城樓。炮城三座(西門炮城、八境台炮城和東門炮城,東門炮城殘存半個)。牆基情況,根據1990年10月暴露的贛州養濟院牆基和1991年6月四個探方調查資料,濱江牆基寬為6—7米左右。內夯土4.60—5.60米,夯土內外砌磚分別為1.40米。丘陵段城南牆基比濱江段寬,計8.80米,夯土7.05米,外磚牆和濱江段相同。一般外牆選料和砌築均比內牆要求高,質量好。

城門

贛州城“有十三門”,解放後尚有七門。即東門(百勝門)、南門(鎮南門)、西門(西津門)、北門(朝天門)、涌金門、建春門、小南門(興賢門)。現存四門(西門、北門、建春、涌金),除朝天門(已塞)保留原貌外,其他三門也經過改建,已無城樓,西門還有炮城遺址,東門雖廢,炮城尚有部分遺存。

子城

城區西北田螺嶺東北,百家嶺以北,八境台以西,贛州人稱皇城,應為唐、五代、宋代贛州古城內之子城(含花園塘、東溪寺、射箭坪等地)。田螺嶺和百家嶺原來地勢高阜。《嘉靖贛州府志》載,明洪武間田螺嶺建嶺北道署,後又改建都察院,好事者削而平之。今田螺嶺仍海拔133米,比贛州一般地面高十餘米。子城區經八、九百年的變遷,今射箭坪東北、東溪寺仍保存東、西寬40.30米,南北最長100米,北倚城牆呈三角形,總面積2000餘平方米的台地。這塊台地和八境路的高程相差12米。射箭坪一帶被挖作操場的部分有許多板瓦、筒瓦、瓦當、青瓷片、褐瓷片等遺物。已於1988年12月7日公布為“贛五中唐宋遺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田螺嶺和百家嶺之間、郁孤台東尚殘存“皇城遺址”,《同治贛州府志》記載:“舊呼為王城,以盧光稠使宅中也,節使撤而州冶蒞焉,宋太守趙汴,曾相繼葺理。”又載:“……名台東北為王城,盧光稠僭似地,按光稠官司僅節鎮,稱王無考……其在隋大業間則有鄱陽林士宏據虔稱南越王矣,王城之稱其來已久而或者誤皇為王。”“宋以後皆為府治,今為學使署,前有宣明樓,前志雲樓踞瓮城上。”那么,作為衙署區則是肯定的。瓮城即子城。辛棄疾淳熙二年作《菩薩蠻·郁孤台下清江水》,在郁孤台憑弔四十年前隆祐太后逃虔州所居行宮,就在這裡。子城的門樓,嘉定十年知軍留元剛改建軍門樓,明洪武初改名宣明樓。我們調查了軍門樓遺址的情況是:東牆長25.40米,殘高4.25米;南牆是前門,右殘存7.30米,殘高4.39米,左殘存8.20米,殘高3.7米,全長44.15米;西牆殘存5.94米,殘高2.58米;北牆存右牆5.65米,殘高2.80米,其餘全圯。整個軍門樓呈長方形,東西兩側都有台基(夯土墩),東牆台基寬9.10米,靠南牆還殘存磚階梯十級,寬1.13米。西牆台基寬3.6米,長僅2.04米,高僅2.58米。兩邊台基顯然是子城城垣後被改葺軍門樓所用。

護城河

《同治贛州府志》載,西門至南門“有濠計長五百五十二丈,闊十三丈,又自南門至百勝門計三百八十五丈。深五尺有奇,闊十四丈”,合計約3900米。《嘉靖贛州府志》記載則為“延袤十里有百武,廣大有四丈”。1958年拆除城牆3650米左右,特別是改革十年中填濠建房,原來基本延續的護城壕塘被不斷填塞,現南門至東門護城壕,除東橋路1號右一段長30米,花生坪米廠至東門壕橋尚存420米,西門至南門斷斷續續保留約1160米,寬20—60米不等。護城河深淺不一,養濟院南護城壕被填時測得壕深3.30米至5.30米不等,壕塘底至城牆基高差10至12米,而此段城牆據查高約11至12米。

浮橋

贛州古城橋樑主要靠浮橋,明刑部右侍郎劉節《兩關船橋記》載:“東河為舟則十其十,西河為舟則六其十;創作則八十有四,取其盈也;葺理則七十有六,仍其舊也。”浮橋每段用船三隻,上架橫樑,樑上鋪木板,各段間用篾纜相連,民國期間東河浮橋長140丈,寬1丈1尺,船110隻(民國二十一年情況),西河浮橋長70丈,寬1丈1尺,船55隻(民國十四年鎮守使楊池生、道尹薛雷委鄉紳劉定全創辦),南河浮橋長60餘丈,寬1丈1尺,船57隻(民國三十年蔣經國委辦)。西河浮橋於1986年建成西門人行橋後被移走,南河浮橋於1991年南河大橋落成後拆除,東河浮橋仍和東河大橋(1965年建成)並存。

贛州古城牆銘文城磚數量眾多。但由於城高寄生物多,特別是城內牆身被建築物掩蓋,已收集的銘文數量是極有限的。大多數銘文在牆上,磚的長寬厚數據不全,拓片也較困難。已知銘文磚148種,其中宋54,元2,明40,清42,民國2,未能確定時代8種。

贛州古城牆銘文磚

宋代銘文磚數量多、種類多,銘文意義重大,文字精美。54種銘文磚中,窯務窯口窯戶(作匠)磚27,紀年磚12,紀地(修城州縣)磚14。宋磚厚重堅固,長方形,磚泥純淨灰藍,火候高,質地精良。銘文多在一個側壁,少數在一個橫頭。也有幾種銘文磚的銘文,在一個側壁一個橫頭或在兩個側壁分別打上不同印記。多為陽文,也有陰文的反字陽文,開創了各類銘文的體裁(紀年、紀人、紀地、紀窯)。字型多樣,多數都有風采,各備一格。以楷書書為主,也有行書含隸意、篆意。“西窯務”、“西窯”、“第一務”、“第二務記”、“第三務”、“南門第二務”是最早一批銘文磚,筆劃或粗放有力,或簡疏似拙,注意布局,極富印章風格,可供鑑賞。“第二務記”、“第一務”極似不同意趣的兩種美術字型。葫蘆形“第二”印記也堪稱佳作。寫字作范的有文化人,藝術水平高者,也有一般手工匠人。如磚字有三種寫法,又如贛作“章貢”,異體字簡筆字和錯字並存。宋紀年磚橫長字大(年號乾支後還署修城官吏職銜),窯口磚字小,有長方形、橢園形、琺瑪形和葫蘆形等單線或雙線框邊,雅俗共賞。一般磚長33—40,寬13.3—24,厚7—10厘米。

僅發現“至正壬辰秋贛州路造”銘文磚,長40,寬23,厚9.5厘米,銘文相同字型不同者二種以上。長方形,質地精良。

銘文40種,長34—41.5,寬16—21,厚8—12厘米。現存明磚大的多,小的少。銘文有的多達55個字。長方形,質地好,但風化浸蝕嚴重,磚角都磨園了,因明磚多在貢江河邊一帶。字型多陰刻,字小,紀年磚多有長方形雙線框,印模字跡較汪,文字不清楚,行距大小均不講究。少數字型端正美觀大方,如印刷字型和“二七年小甲徐系文”,有欣賞價值。由於銘文字多,含有大量信息。如府、縣修城官吏和里甲管理頭目,包括窯匠、人夫姓名全部列出。又如管城鄉約、泥水匠姓名,修葺磚口數量等,對了解城市修建歷史的許多情況有很高價值。

清銘文磚42種,除尚未發現順治、康熙、雍正、宣統四朝銘文磚,其他六個皇帝都有銘文磚。其中道光11種,鹹豐17種。貢江河岸城牆大都經鹹豐朝修葺過。清磚小薄,一般長29—34,寬16—19.5,厚7—8.5厘米。多陰文,楷書,書寫認真端正。嘉慶以後多窯戶磚,其中鹹豐四年有知府、知縣倡修銘文磚和碑。鹹豐四年也有一種側壁、橫頭各印一條銘文的磚。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銘文磚有2種,均1915年大水後修葺磚,磚小薄,陰文,長34,寬17,厚8厘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