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世襲一等輕車都尉剛直彭公墓志銘

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世襲一等輕車都尉剛直彭公墓志銘

彭玉麟是湘軍將領,因戰功而晚年擢任兵部尚書,煊赫一時。墓志銘避免與清史本傳雷同,專記彭大將風度和儒者性格,亦為他積憤成疾、死於鄉間而鳴不平。句式駢散間雜,於莊重之中見變化流動。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世襲一等輕車都尉剛直彭公墓志銘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王闓運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公諱玉麟,字雪琴,衡陽人,查江何隆甸彭氏也。其先蓋明之世官,洪熙中有光祿大夫顯明來居成族(1),遂為著姓。祖啟象,父諱鳴九,並有名行,詳於縣牒(2)。公承先德,功位煊隆,行狀登於國史,勳績紀於賜碑,薄海周知(3),固無述矣。爰起孤幼(4),有志功名,及履崇高,超然富貴。然其遭際,世所難堪。始則升斗無資(5),終則帷房悼影(6)。但恥於侘傺(7),一從豪宕,吳音楚服,炯然冰映。其用兵也,眾所疑議,飄然赴之;其辭官也,人所咨趄(8),倏然去之。常患咯血,乃維縱酒。孤行畸意,寓之詩畫。客或過其扁舟,窺其虛塌,蕭寥獨旦(9)。終身羈旅而已。不知者羨其厚福,其知者傷其薄命,由君子觀之,可謂獨立不懼者也(10)。晚道海氛(11),超防南越(12),自謂得其死所,乃復動見扳纏(13)。因積悲勞,加之瘴毒,重感末疾(14),遂自沈彌(15)。頻表請歸,釋兵養病。鹹謂不起,猶強游吳越。
光緒十六年三月甲子,卒於湘東里第,年七十有五。粵以其年十有一月甲申(16),葬於衡陽章木寺之原。始卜青烏(17),得吉壤,訪其山名,正同公諱。斯蓋天啟縢室(18),岳配申神(19)。略取諧聲,改曰“餘慶坦”。禮也,埋憂地下,鬱郁千年,宜泐幽詞(20),以畢深恨。其銘曰:豕韋作伯(21),斟雉師王(22)。一顯一隱,何晦何明。烈烈尚書(23),婉婉儒生。始同公瑾(24),舉酒麾兵。既奪小孤(25),蕭鼓和聲。左右楊、曾(26),江南底平(27)。雖辭圭組(28),卒踐台衡(29)。爰四十年,枕戈衽革(30)。軍民晏然,還其枕席。公獨羈孤,蕭條老疾。凡我同袍(31),莫同其戚。積感終身,浮名四域。貴壽非我,襟情自惜。華采終照(32),運數俄遷。昔時鼓角,今日山川,虎氣騰雲,龍劍還淵(33)。長松蔭國,美檟在原(34)。祁連賜冢(35),佝僂負天(36)。華表千歲(37),玉樹重泉(38)。梁鴻可傍(39),叔譽徒觀(40)。

作品注釋

(1)洪熙:明仁宗年號(僅1425年一年)。顯明:字聲揚,以進士官于衡陽。
(2)縣牒:縣誌。牒,譜籍。
(3)薄海:及於四海。薄,逼近。
(4)爰:於。
(5)這句說因彭玉麟年輕時家貧,教書養母。
(6)這句指彭玉麟的妻子鄒氏,因不得婆婆的歡喜而別居,終身與彭玉麟是名義夫妻。
(7)侘傺(chì):失意貌。
(8)咨趄(jū):且前且卻,猶豫不進。亦作“次且”。咨。同“趦”。
(9)獨旦:孤獨達旦。旦,早晨。
(10)獨立不懼:語出《易經·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意謂不依靠他人而自立。
(11)海氛:海上的緊張氛圍。氛,凶氣。此處特指1883年中法戰爭前夕的緊張局勢。
(12)南越:即今越南,當時是清朝的藩國。1883年(光緒九年),法國強迫越南簽訂《順化條約》,同年12月,法軍向中國軍隊發動進攻,挑起中法戰爭。彭玉麟此時任兵部尚書,受命赴廣東辦理防務。
(13)扳纏:阻撓,糾纏。中法戰爭初,中方軍隊戰事每每失利,朝廷中主和議論盛起,彭玉麟力爭有五種不可,反對和約。(14)末疾:四肢癱瘓的病。末,四肢。
(15)沈彌:深重,病重。沈,同“沉”。
(16)粵:語助詞,與“聿”、“曰”通用。
(17)青烏:相地術,風水先生。
(18)縢(téng)室:指墓穴。縢,封閉。
(19)這句化用《詩經·大雅·崧高》的詩句:“維岳降神,生甫及申。”詩意是大山降其神靈和氣,降生甫侯和申伯。岳,高山。申伯是周宣王舅氏。這裡意思是鼓公為南嶽衡山之神所降,稟賦特異。
(20)泐(lè):通“勒”,銘刻。幽詞:指埋入墓中的墓志銘石刻。
(21)豕韋:夏商時期的部落,彭姓,當時五霸之一。伯:同“霸”。
(22)斟雉:野雞羹湯。斟,羹汁。《楚辭·天問》王逸注謂彭祖善調雉羹以事帝堯,為堯所讚美。又傳說彭祖曾為商大夫。師王:為王者之師。
(23)尚書:指彭玉麟。
(24)公瑾:三國時吳將周瑜,字公瑾,曾大破曹操軍隊於赤壁。
(25)小孤:山名。在安徽省宿松縣東南長江中,形勢險要。彭玉麟曾在安徽境內與太平軍作戰,有“彭郎奪得小孤回”的詩句。(26)楊:楊載福,與彭玉麟分統湘軍水師。曾:曾國荃,曾國藩之弟,湘軍將領。
(27)底(zhǐ)平:猶底平,達到平定。
(28)圭組:官權,兵權。圭,諸侯所執的玉版,表示信符。組,佩玉、佩巾所系的絲帶,去官稱解組。
(29)台衡:猶“台輔”,宰相之稱。此指尚書。
(30)衽:床蓆。
(31)同袍:軍界中人的互稱。
(32)這句說彭公的詩畫。與上句的“襟情”二字呼應。
(33)這句喻彭公之死有如寶劍回到水中去。傳說晉代張華見斗、牛二星之間有紫氣,結果在江西豐城掘得兩把寶劍。後來張華的那把劍丟失了,豐城令雷煥的那把寶劍飛入福建建溪中,入水尋找,只見兩條龍纏屈於潭下,目光如電,原來雙劍在此會合化為龍了。(34)檟(jiǎ):木名,即楸,常同松樹一起種在墳墓前。這兩句謂人已死而精神如松檟長存。
(35)祈連:山名,在甘肅、青海境內。漢代名將霍去病賜冢,模仿祁連山形。
(36)佝僂:即“岣嶁”,湖南衡山的主峰。負天:極言高峻。
(37)華表:墓前作為標誌的石柱。
(38)玉樹:喻姿貌秀美才幹優異的人。《世說新語·傷逝》:“庾文康亡,何揚州臨葬云:埋玉樹於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重泉:黃泉,地下。
(39)梁鴻:漢代高士,憤世嫉俗,死於吳中,其墳在古代義士要離墓旁。
(40)叔譽:春秋時晉國大夫叔向,曾與趙文子觀於九原,九原是晉國卿大夫的墓地。

作品賞析

彭玉麟是湘軍將領,因戰功而晚年擢任兵部尚書,煊赫一時。墓志銘避免與清史本傳雷同,專記彭大將風度和儒者性格,亦為他積憤成疾、死於鄉間而鳴不平。句式駢散間雜,於莊重之中見變化流動。

作者簡介

王闓運(1833—1916),字壬秋,湖南湘潭人。鹹豐年間(1851—1861)舉人。曾入曾國藩幕府,後講學四川湖南江西等地。清末授翰林院檢討,加侍講銜。辛亥革命後任清史館館
王闓運王闓運
長,是近代學者、文學家。詩文形式上模擬漢魏六朝,為晚清擬古派所推崇。有《湘綺樓全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