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甲戰鬥

賀甲戰鬥

賀甲戰鬥是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粟裕等領導的新四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威震江南的一次著名戰鬥。

基本簡介

它是一九三九年十一月新四軍一支隊挺進茅山根據地後開展的第一次大規模的運動戰。整個戰鬥歷時28小時,殲滅日本精銳15師團池田聯隊所屬部隊官兵168名,生俘3名。戰後被延安總部通電錶揚,譽為“延陵大捷”,並被作詞作曲成《反掃蕩》戰歌廣為傳誦。賀甲位於丹陽西南,延陵和九里西北,距丹陽二十多公里,距延陵五公里,距九里二公里,是六十餘戶的一個村莊,現屬丹陽行宮鎮,這裡溝塘密布,地形比較複雜,附近村莊也較稠密,有利於部隊隱蔽、穿插、轉移。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上旬,丹陽、珥陵、金壇、寶埝之敵集中千餘兵力,採取分進合擊戰術,不間斷地開赴延陵地區尋找我目標掃蕩。我新四軍一支隊二團一部、新六團和地方武裝丹陽獨立支隊等地方武裝,隱蔽在金壇、延陵、寶埝一塊地區遊動,撒下天羅地網,待機殲敵。

丹陽獨立大隊駐在賀甲村東南塔路頭村附近,支隊有三個大隊和一個特務隊,共500餘人。1939年11月8日凌晨,支隊副隊長林勝國得到偵察員報告,有寶埝據點三四十名日軍夜襲延陵地區,大肆搶掠,將返回九里去敵巢。支隊領導認為,敵僅三四十人,是路途經過這裡而不是有目的而來,我們出其不意突然襲擊,殲滅敵人完全是有可能的,決心打擊這股敵人。於是,他們一面將敵情和部隊部署向距離這裡七八華里的新六團通報,請求支援,一面部署部隊行動。一大隊主力擺在塔路頭村正前方,組成交錯火力網,在進入戰鬥大量殺傷敵人後,立即衝鋒出擊。二大隊在村西側攻擊,火力支援。另外組織一個加強班,輕裝過河,攔阻敵人退路,並警戒寶埝可能增援之敵。

上午八時左右,日軍果然從延陵方向過來,進入伏擊圈時,我支隊猛烈開火,當即殺傷十餘人。敵人突然遭到打擊,利用其優良武器組織還擊,搶占了離賀甲村東側一華里的一個小土墩制高點,叫城河山。時日,在村西側的二大隊也打響了,敵人以機槍、擲彈筒等火力武器向我瘋狂射擊,企圖壓制我戰士的猛烈攻擊,暫時形成對峙狀態。

戰鬥正在激烈進行之時,新六團兩個營的兵力在團長段煥競指揮下,突然出現在敵背後猛烈攻擊。敵人遭到四面強大攻擊,看到抵擋不住,就丟棄城河山向西突圍,潰逃到賀甲村,企圖憑藉房屋建築物和有利地形對我部隊頑抗待援。新六團奪回了城河山,殺敵十餘人,繳獲機槍兩挺。

中午十二時左右,新六團和獨立支隊的首長正在會商殲敵之計,警戒在賀甲村西的加強班槍聲響了起來。寶埝增援的敵人來了,並和殘敵匯合起來。援敵來後,妄圖組織火力向我反撲,重占城河山。於是激烈的戰鬥又展開了。敵人向我反撲三次,均未得逞,又死十餘人,他們馬上施放催淚性毒氣,使戰士們紛紛中毒而喪失戰鬥力,敵乘機用機槍向我掃射。新六團政治處主任劉震英、三營營長劉玉林和二十餘名戰士英勇犧牲。

我部隊重新調整了作戰部署,日軍也將機槍沿村環形配置,全力構築散兵坑,並強行拉夫,在賀甲村東南角之祠堂,開鑿槍眼,以便一旦村陷就退踞祠堂,固守待援。

二團三營因強攻賀甲遭敵襲擊,反覆衝鋒,白刃格鬥,肉搏一團,互有傷亡。一營從賀甲西北進攻,因地形開闊,在敵火力下運動,亦遭受殺傷。酷戰至傍晚,大雨驟至,風力亦猛,我部隊發起第二次強攻。一營點燃濕稻草七堆,以濃煙為掩護,首先突進賀甲村。三營和新六團也相繼突入。敵人依靠民房建築與我頑抗,我戰士逐屋爭奪,展開拚刺刀、肉搏戰,將敵人陣地壓縮到東南角祠堂內。

當晚沉寂。

九日凌晨四時,二團二營由駐地趕到韋甲,部署在賀西南擔任主攻。總攻開始了,我營四連先以一個排兵力摸索前進。接近祠堂時,不意被預伏在草堆中的狡猾敵人衝出向我戰士突然襲擊,展開搏鬥。四連二排隨即衝上助戰,然後全連戰士衝上去,把敵人壓下去,退守祠堂。戰鬥到九時,敵死傷大半,我戰士也傷亡甚多。但敵已是瓮中之鱉,決不能半途退卻,必須下定決心,強攻祠堂,血戰到底。中午十二時後,為了打開祠堂缺口,召開了戰前民主討論會。戰士們獻計獻策,在竹竿上綁束手榴彈,在祠堂西側、南側炸開三個洞口,緊接著向洞內密投手榴彈,炸得堂內的日軍血肉橫飛,亂作一團,慌忙向北門一擁而出,進入打穀場上,被二團、六團戰士團團圍住。此時,日軍驚恐萬狀,緊握武器嚎叫、狂跳,不肯投降,作垂死掙扎。經過一場短兵相接的生死格鬥,敵人在絕望叫喊中紛紛倒在血泊之中。

這次戰鬥,在當時敵強我弱情況下,我全體戰士英勇作戰,不怕犧牲,以大無畏英雄慨發揚了我軍近戰的特長,與敵人多次白刃格鬥,肉搏戰鬥,取得了賀甲全殲敵人的重大勝利。新四軍戰史上的“延陵大捷”,指的主要是這次賀甲戰鬥。

為了緬懷先烈,表彰烈士們的英勇事跡,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中共丹陽縣委、縣政府在賀甲村烈士墓前建造了一座亭子,裡面敬立著紀念碑,正面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紀念碑文,為後來人永遠悼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