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故城

費縣故城,春秋時期魯國費邑城址。位於費縣城西北12.5公里之丘陵地帶。地勢高凹不平,浚河自故城南、東兩面流過。

春秋時期魯國費邑城址。位於費縣城西北12.5公里之丘陵地帶。地勢高凹不平,浚河自故城南、東兩面流過。
費,古方國。《元和郡縣圖志》謂:“費縣,古費國也。 ”春秋初期為魯懿公之孫費伯之邑。《論語》所記孔子為魯司寇時,曾“墮三都”,費即其一。漢置費縣,屬東海郡,東漢屬泰山郡,晉屬琅琊國,劉宋為琅琊郡治。北魏太和年間移治枋城,此城遂廢。
故城內座落著古城裡、西畢城、寧國莊3個自然村,城垣輪廓依稀可見。 北城牆長954米,西城牆長2170米,東城牆長1935米,南城牆長1077米。 近似長方形。城內偏北部有一丘陵,東西橫列,嶺北俗稱“兵馬城”,順嶺南下俗稱“宮殿區”。城中部有小月河經古城裡注入浚河。
故城內經常出土文物。在兵馬城常見銅箭鏃、鐵刑具等;宮殿區內,多“千秋萬歲”瓦當、銅鏡、五銖錢、石錢範、犁范、磚、瓦等;城東南角和東部不斷發現春秋戰國墓;城西南角為居民區,磚、瓦遍地,堆積厚度近60厘米。另在宮殿區之東有季桓子井一眼,井旁有石碑兩幢:一為清乾隆年間費縣知事駱大俊所立,中刻隸書“季桓子井”;一為嘉慶年間山東督糧道孫星衍同知縣郭志青所立,中刻“季桓子得?羊賁?羊出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