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鴨電工程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占51%股份和貴州西電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占49%股份出資建設,項目動態總投資49億多元。2005年9月27日,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貴州金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定,雙方根據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戰略的需要,為促進貴州省國民經濟和電力工業的發展,進行資源整和,發揮各自在能源開發領域的人才、技術、資金、管理和項目核准批覆等方面的優勢,建立戰略合作關係。2005年11月2日,成立鴨溪金元發電有限公司負責生產運營管理。
2006年8月8日14時,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貴州鴨溪發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投入商業運行。至此,貴州鴨溪電廠新建工程項目4台機組全部建成投產。
貴州鴨溪電廠新建項目一期工程4×300MW,靜態總投資48.77億元,2003年6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1、2、3號發電機組分別於2005年1月19日、6月25日和2006年1月22日相繼投產發電
以電力為重點、煤炭為基礎的貴州能源工業,歷經“十五”5年的建設,已經成為貴州最大的支柱產業,每年拉動該省GDP高達1~2個百分點。
林華
作為先後擔任黔北、鴨溪兩大西電東送骨幹電廠領導的“排頭兵”,林華為西電東送,為貴州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共青團貴州省委授予2005年“十大優秀青年”稱號。
簡歷
1993年,林華大學畢業後來到遵義電廠。3年後走上車間主任崗位,並承擔組織無煙煤穩定燃燒攻關的難題。
2001年1月,年僅30歲的林華走上了副廠長崗位,主管黔北發電總廠6*125兆瓦機組經營。
2002年11月,因工作需要,林華分工主管西電東送第一批開工項目總廠4*300兆瓦擴建工程和金沙分廠的安全生產。他嚴把質量關,精心組織質監人員活躍在各個角落,和質檢人員吃住在車間工地,解決技術難題。在老廠安全滿發的同時,黔北電廠的4台30萬千瓦工程比計畫工期提前近一年投產
從1999年開始,林華一直資助遵義董公寺北關中學秦家兄妹讀書,除支付學費外,還經常買文具、買衣服,親自到家裡看望,最終,哥哥秦勇2004年考上了貴大。
2003年底,林華了解到遵義縣山盆中學急需建設資金,當即以電廠名義支持十萬元
在林華的精心組織、嚴格質檢、充分準備下,目前,3台30萬千瓦機組建設中均實現了五個一次成功,配合施工單位,一號機整套試運僅用28天,創貴州省同類機組整套試運最短紀錄,從開工到正式投產共18個月,創全國同類機組最短工期第二名,並成為貴州西電東送第二批“八火六水”建設項目中首台發電的機組。該機組投產後,在他的指揮管理下,員工精神飽滿,精心操作和維護,有問題處理不過夜。由於精心管理,3台機組投產以來一次都未停運過,最長已連續滿負荷運行8個月。 在全國性煤炭供應嚴重不足的形勢下,該廠電煤供應也面臨困局。林華在這一問題上傾注了大量心血,早動手,早準備,去年年初,就不斷深入礦山了解煤炭生產情況,尋求政府支持,到周邊的桐梓、仁懷、息烽等縣開拓煤源。在他的努力下,市、縣兩級政府都將鴨溪電廠的電煤供應列為全市的“爭氣工程”,全力以赴抓落實。為組織更多的煤源,他還採取提前預付煤款讓煤礦擴能技改、借錢支持運煤公路建設(共支付了3700多萬元)、親自協助煤礦到省里跑審批、自建煤礦、擴大收煤半徑等措施,確保電煤供應。由於動作較早,措施得力,首台機組投產前,該廠存煤就達32萬噸,現仍存煤20萬噸,確保了春節連續半個月不來煤也能滿發。 [2]發電運營管理
為適應新的經營管理模式的需要,經10月26日遵義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登記 ,貴州鴨溪金元發電運營有限公司成立,標誌國電集團公司和金元集團公司達成的代管鴨溪電廠的生產經營模式正式運作。 為落實國電集團公司和貴州金元集團公司9月27 日在貴陽達成的戰略合作協定精神,由貴州金元發電運營有限公司代管鴨溪電廠生產經營。董事長由王憲林擔任,總經理由林華擔任。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資產分布(二)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於2002年12月29日成立的以發電為主的綜合性電力集團,主要從事電源的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組織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從事煤炭、發電設施、新能源、交通、高新技術、環保產業、技術服務、信息諮詢等電力業務相關的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從事國內外投融資業務,自主開展外貿流通經營、國際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和對外勞務合作等業務。2010年,公司入選世界500強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