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貴定雲霧貢茶芽葉肥大壯實,葉色翠綠,茸毛特多,芽形秀麗,內含物質豐富。條索緊卷變曲,白毫充分顯露,外形美觀,形若魚鉤;茶湯濃釅,湯色碧綠;滋味醇厚,香氣濃烈,具有獨特濃厚的蜂蜜香。
內在品質
貴定雲霧茶以內質特徵著稱,傳統雲霧茶據專家測定胺基酸每毫克總量(一芽二葉)占1916.81%,茶多酚占33.81%,咖啡鹼占2.89%,兒茶素每毫克總量占125.21毫克/%,水浸出物占41.69%。雲霧茶沖泡後有蘭花香味、栗香味、蜂蜜香味,有“一杯香、二杯濃、三杯甘又醇、四杯、五杯韻猶存”的特點。飲用貴定雲霧茶,不僅能生津止渴、退熱解暑、醒腦提神、消炎殺菌,而且有降脂降壓、防癌抗輻射及保持美容、抗衰老等多種功效。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貴定縣分布最廣的是岩溶地貌,由於溶蝕作用,全縣分為六個中、小型地貌類型:一是西北部、中部淺切割峰叢低山丘陵區。本區總面積約315平方千米,占全縣面積的19.29%。海拔以1000—1200米為主,1000米以下河谷有25平方千米,1400米以上山地有13平方千米,合計占本區面積的12.06%。二是東北部淺切割緩丘高原區。本區總面積約200平方千米,占全縣面積的12.06%,其中,海拔在1400米以上地區集中分布於東部,寬而連片,達60平方千米以上,成為本區地貌主體。三是東部夾層岩中切割低中山區。本區總面積250平方千米,占全縣面積的15.31%。海拔1400米以上地區有60平方千米左右,1700米以上的高中山在本區多處分布,成為全縣最高峻的地區。四是中部、西南部河谷沖積槽谷區。本區面積達430平方千米,占全縣面積的26.33%,海拔以1000—1200米為主。五是西部峰叢淺切割低中山區。本區面積約88平方千米,占全縣面積5.39%,為本縣最小的一個地貌類型區,海拔以1200—1400米為主。六是南部砂頁岩中切割低山丘陵區。本區總面積約為350平方千米,占全縣面積的21.43%,海拔以1000—1200米為主,1000米以下深切河谷為58平方千米。土壤類型主要為黃壤、水稻土,成土母質為黃灰色頁岩,砂礫質壤土,土層深厚,一般達80厘米,pH4.5—6.0,土壤有機質、氮、磷、鉀含量比較豐富。有機質達5.63%—18.87%,含氮0.3306%—0.8703%,速效磷1.75—4.5毫克/千克,速效鉀121.50—180.00毫克/千克。總體上土壤深厚、疏鬆肥沃,保肥能力較強。
水文情況
貴定縣河流屬兩大流域三個水系,以縣內的雲霧山為分水嶺,以北為長江流域,以南為珠江流域。屬於長江流域的面積為1229.8平方千米,其中屬於烏江水系的面積為1179平方千米,屬於沅江水系的面積為50.8平方千米,分別占全縣總面積的72.28%和3.12%;屬於珠江流域紅水河水系的面積401.2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24.6%。全縣有中、小河流144條,總長728.4千米。河網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0.446千米。縣內河流長度10千米以上、集雨面積2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24條,總長為419.1千米,占河流總長的57.54%。地下水:縣境內地下水較豐富,估算全縣年產地下水共0.89億立方米。全縣年總水量達19.15億立方米。縣境內無污染型工業企業,小型企業污染物做到了達標排放,因而水體質量狀況穩定。水是貴定的精靈、是貴定的氣質,是在完好的植被狀況下經過無數植物和地墁浸透和過濾出來的天然礦泉水,非常適合人、畜引用。水質清澈、純淨,是理想的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
氣候情況
貴定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年均溫度15℃。光能資源:年日照數在677.4—1067.6小時,日照率為15—24%。。降水量:年降雨量多在1100—1200毫米之間。季節的分布是,春季占30.8%,夏季占42.4%,秋季占21.22%,冬季占5.6%。年均相對濕度80%,無霜期300—340天,基本無霜凍危害。生物資源種類較多,獨特的寡日照和多霧氣候資源非常適合於貴定雲霧貢茶的種植。
歷史淵源
同屬苗嶺山脈的斗蓬山,是黔南原生態環境保護區,在山腰海拔1400—1600米的貴定境內茶山寨、丫口寨附近,仍保留有許多古茶樹,直徑最大的有48厘米,最小的19.5厘米,有上千年的、也有600多年生長的古茶樹,曾經採摘到貴州省茶科所化驗,實屬野生的古茶樹。除此之外,貴定縣境內有8座大山名叫茶山,仍有400多年人工栽培的茶樹遺存,這一實物佐證了貴定茶葉生產歷史。
清《康熙貴州通志》記載:“黔省各屬皆產茶,貴定雲霧山最有名。”“隋置賓化縣於大平伐司……唐貞觀間移故賓化縣”“長官司土官來朝,貢馬及方物”。指隋朝開皇元年(581年)貴定歷史上最早建賓化縣(賓化訛為平伐有注釋)土官向皇帝“貢方物”指地方特產物品即雲霧茶。
在史書記載中,貴定歷史上向歷代皇帝進獻貢馬貢茶的“貢方物”的記載很多。到明朝就更多而詳細:《明實錄太祖洪武實錄》146、230卷中記載:“洪武十五年六月辛卯(1382年)新添、大平伐、小平伐土酋俱來朝……詔賜文綺帛各五匹,鈔二十錠。”“土官盧朝奉來朝,貢馬及方物。”僅在《明實錄》所記載其276年歷史中,貴定歷史上的“貢馬及方物”就有27處記載。《乾隆貴州通志》、《續遵義府志》又記載:“雲霧茶為貴州茗品之冠,歲以充貢”即每年都要進貢給朝廷。而每年給皇家的貢茶數量與折銀數量都記得清楚:“茶芽伍拾叄斤壹拾壹兩陸錢伍厘。”
乾隆五十五年(1870年)以官府批文而刻的《雲霧貢茶碑》,碑云:“貢茶定數舉茶斛及其餘所派之茶,準行停止,以免採辦之累;撥銀肆百貳兩,收後發交殷實之戶生復。再年購辦該處貢茶。”碑文中兩處有“貢茶”二字是歷史實物見證。清光緒三十年、三十一年(1904—1905年)貴州巡撫林紹年向朝廷貢茶:“貴定縣茶芽,貢皇上一匣,貢老佛爺一匣。”這段文字抄自中國第一檔案館藏《清宮秘檔》。
1997年,有關人士將明代高僧,陽寶山白雲長老“采自雲霧之巔”,而培育的白雲茶請國際名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品嘗後,趙老覺得“其味清香味永”而問此茶來歷,當他得知傳說有古代高僧靈藥禪師得此茶沏泡,“揭蓋時熱氣上升幻化為佛像而拜之”的故事後,親筆題寫“佛茶”兩大字。
生產情況
2010年,雲霧貢茶生產面積共3000公頃,年總產量1800噸。
產品榮譽
2010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貴定雲霧貢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貴定縣雲霧鎮、鐵廠鄉、抱管鄉、昌明鎮、猴場堡鄉、岩下鄉、鞏固鄉、都六鄉、定南鄉、舊治鎮、沿山鎮、盤江鎮、城關鎮、定東鄉、德新鎮、新鋪鄉、新巴鎮、落北河鄉、馬場河鄉等二十個鄉鎮。東經106°59′—107°22′,北緯26°05′—26°47′。
質量技術要求
(1)重點選擇茶園及其周圍不得有大氣污染源,特別是上風口不得有污染源,如化工廠,水泥廠等。大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總懸浮微粒、氟的濃度必須在標準限值內。
對水的要求須滿足生產過程中用水的需要,茶園灌溉用水不能含有污染物,特別是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例如汞、鉛、鉻、鎘、酚、苯、氰等。
對土壤要求茶園位於土壤元素背景值正常區域,茶園及其周圍沒有金屬或非金屬礦山,並未受到人為污染,土壤中無農藥殘留,同時選擇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地區作為綠色食品茶葉產地。
產地環境應符合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
(2)品種選擇
雲霧地方茶樹做母本源培育;(採取“集中育苗,按群建系,統一茶苗供應,分場(戶)生產經營”的方法。選擇品系純正、植株健壯的本地雲霧茶苗進行推廣生產。
(3)生產過程管理
①茶樹種植
扦插前將苗床(廂面)充分澆透水,經2—3小時水分下滲後,土壤呈“濕而不粘”的鬆軟狀態,即可扦插。這樣即防止因土壤過乾造成扦插過種中損傷插穗,又使插穗下端與泥土緊密接觸,有利於吸收水分。
(2)插穗葉片朝向一致,一般按常年最多的風向順風排列,這樣可以避免插穗被風吹動。
(3)扦插時,先按行距要求劃好行線,然後沿行線,按株距將插穗垂直或稍斜插入土中,深度以葉柄與廂面平齊為好。邊插邊用手稍用力提不起為宜,使插穗與土壤緊密接觸。
(4)插完一定的面積後立即澆水,並用遮陽物覆蓋。如果在高溫烈日下扦插,需要邊插邊澆水、達遮陽,以防灼傷。
②茶園施肥
幼齡茶園施肥量。氮磷鉀肥年用量按3:1:1。一二齡樹茶園畝施純氮量3—5千克。三四齡樹茶園畝施純氮量4—6千克。五六齡樹茶園畝施純氮量6—9千克。成齡茶園施肥施肥量以產定肥,一般每採摘100千克鮮葉施入純氮4—5千克,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7—8千克,硫酸鉀2—2.5千克。基肥每畝農家肥1—2噸,茶樹專用複合肥或磷鉀肥50—60千克。
(4)土壤管理
①中耕鋤草。幼齡茶園,視其茶園雜草生長情況,宜淺耕,最好是採用徒手拔草或者鏟鋤鏟草的方法,深耕易傷根,影響茶苗生長。成齡茶園視雜草生產情況,每年進行3次—4次淺中耕,深度為5厘米—10厘米,在秋茶封園後,及早進行一次深耕,深度為15厘米—20厘米。
②間種作物。幼齡茶園頭兩年可在行間中央間作1行—2行綠肥作物或其它適宜的矮稈、短蔓作物,如黃豆、綠豆、蠶豆、花生、白菜等。
③茶園覆蓋。幼齡茶園樹封行後,行間可用山草或作物秸稈覆蓋,每1畝鋪乾草重1噸左右,實施茶園免(少)耕。
(5)水分管理
①蓄水。雨季注意給水池蓄水,供早期使用。搞好茶園耕鋤、覆蓋和幼齡茶園的作物間種,增強土壤涵養水分的能力。
②灌溉。幼齡茶園在夏秋乾旱持續5天—7天時就進行一次灌溉。產量較高的茶園夏秋乾旱持續5天—7天時應進行一次灌溉。產量較高的茶
園夏秋乾旱時也應當進行灌溉,以噴灌最佳,無噴灌條件時,可進行溝灌。
(4)茶樹修剪
①幼齡茶樹的修剪第1次修剪距地面20厘米剪去茶苗主枝上部。第2次距地面30—35厘米施剪。第3次距地面45厘米施剪。
②成齡茶樹修剪投采後的茶樹每年或隔年進行輕修剪,每次將樹冠面剪低3—5厘米,投采5—6年進行一次深修剪,將採摘冠面剪低15—20厘米。
③衰老茶樹更新修剪距地面30—50厘米剪去樹冠上部。
(5)病蟲害防治
加強茶園培管,增強樹體抗病蟲能力,結合採茶、修剪、耕鋤,清除或深埋結繭蟲蛹(苞),或於危害初期及時摘(剪)除害蟲卵塊、護囊與群集蟲葉(枝),點燈誘蛾及利用性激素誘殺雄蛾,應儘量少用或不用化學農藥,選擇高效低毒農藥,以減少有毒物質的殘存量,使茶葉的品質少受影響。
(5)加工
按《貴定雲霧貢茶地方標準》(DB52/547—2008)執行。
(6)生產記錄
根據農業部有關檔案管理辦法規定,種植場及一般種植戶都應當建立養殖檔案,載明以下內容:品種、面積、種植記錄、標識情況、;投入品和農藥的來源、名稱、使用對象、時間和用量等有關情況;檢疫、病蟲害防治情況。資料應儘可能長期保存,最少保留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