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瓶勉

貳瓶勉

貳瓶勉,著名SF漫畫家,最初在美國紐約獲得建築學學位,後回國Kodansha雜誌社,此後開始從事漫畫事業,先作為高橋努的助手,《BLAME!》的推出,使貳瓶勉名聲大噪,《BLAME!》港譯作《特工次世代》,作為一部充斥著後現代意識青年向作品,糅和了美式畫風和日式人設,自從在講談社《月刊afternoon》上連載以來就吸引了一群哥特青年並推出了日文、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韓文、泰文以及香港中文等等諸多版本,擁有大量機械控,高層蹦極死忠,戀幽閉恐懼癖和偽dark藝術愛好者。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姓名】:貳瓶勉

【英文】:Tsutomu Nihei

【國籍】:日本

【性別】:男

【生日】:1971年

主要經歷

貳瓶勉貳瓶勉
貳瓶勉是日本著名SF漫畫家,最初在美國紐約獲得建築學學位,後回國Kodansha雜誌社,此後開始從事漫畫事業,先作為高橋努的助手,《BLAME!》的推出,使貳瓶勉名聲大噪,《BLAME!》港譯作《特工次世代》,作為一部充斥著後現代意識青年向作品,糅和了美式畫風和日式人設,自從在講談社《月刊afternoon》上連載以來就吸引了一群哥特青年並推出了日文、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韓文、泰文以及香港中文等等諸多版本,擁有大量機械控,高層蹦極死忠,戀幽閉恐懼癖和偽dark藝術愛好者。

貳瓶勉在美國生活多年,他在美國出版的《Wolverine--snikt》,以美國著名漫畫故事《X-men》中的金剛狼作為主要人物畫的同人作品。這兩年一直在日本講談社發展的貳瓶勉跳槽到集英社,並於2005年5月在《月刊ULTRA JUMP》發表新作《ABARA》。

2006年,《ABARA》不到一年就宣告完結,接著在5月號的雜誌上推出特別短篇《Biomega -interlink-》後,貳瓶勉在6月份的刊物上開始他花費多年打造的科幻系列作品《Biomega》的本篇,並稱將憑藉此作開啟日本SF的新歷史。貳瓶勉有一個習慣:單行本最後一定要加一個奇怪的短篇獨立故事。

主要作品

長編作品

BLAME!(1997年 - 2003年、連載於月刊Afternoon、講談社) 全10卷

NOiSE(連載於Afternoon Season增刊、講談社) 全1卷

BIOMEGA(2004年 - 2009年、連載於周刊Young Magazine、講談社→轉刊連載至Ultra Jump、集英社) 全6卷

ABARA(2005年 - 2006年、連載於Ultra Jump、集英社) 全2卷(上下卷)

希德尼亞的騎士(2009年 - 連載中、連載於月刊Afternoon、講談社) 已出12卷(截至2014年3月)

短編作品

BLAME(月刊Afternoon、1995年10月號、講談社) ※收錄於單行本『NOiSE』。

BLAME學園!系列(月刊Afternoon、2004年5月號・2007年10月號・2008年5月號、講談社) ※收錄於單行本『BLAME學園! and so on』。已出3話。

BLAME!第八系子體プセルの都市構造體逃出記(Morning增刊曼陀羅、2008年、總第2號、講談社) ※收錄於單行本『BLAME學園! and so on』。

DEADHEADS(Afternoon Season增刊、2002年、總第12號、講談社) ※第1話發表後連載刊物停刊。收錄於畫集『BLAME! and so on』。

DIGIMORTAL(Ultra Jump、1995年1月號・2月號、集英社) ※收錄於單行本『ABARA』下卷。前後篇。

網路蘇菲亞工程師(別冊Morning、2005年、總第4號、講談社) ※第1話發表後連載刊物停刊。收錄於單行本『BLAME學園! and so on』。

ZEB-NOID(Champion RED、刊載於2004年7月號、秋田書店) ※收錄於單行本『BLAME學園! and so on』。

戰翅甲蟲 天蛾(Young GanGan、2007年第3號、SQUARE·ENIX) ※一期登完作品。收錄於單行本『BLAME學園! and so on』。

MEGALOMANIA(STUDIO VOICE、2000年、INFAS出版) ※連環畫。收錄於畫集『BLAME! and so on』。

Wolverine: Snikt! (Novel・Comic、2003年、全5冊)※以美漫作品『X-MEN』『金剛狼系列』的金剛狼為主人公創作的衍生作品系列。

刊載於同人誌『赤之牙』的短篇(Sabrina・Idaho・沼之神・小包・泵) ※『沼之神』(刊載於月刊Afternoon 2008年10月)以及『小包』『泵』(未刊登於商業志)3部作品收錄於單行本『BLAME學園! and so on』。

2015年7月7日,弐瓶勉的《希德尼婭的騎士》獲得第39屆講談社漫畫獎(一般組)。

畫集

BLAME! and so on 貳瓶勉畫集(2003年、講談社)

聲優出演

2015年

希德尼婭的騎士:第九行星戰役(鋸齒鍬形蟲

其他

Halo Graphic Novel - 以微軟公司PC遊戲『HALO』的世界觀為題材、由眾作家的繪圖小說合刊的作品集。梅比烏斯和西蒙·比斯利等都有參加、貳瓶作為唯一的日本作者參加。

負責BUCK-TICK的新LEVEL「Lingua Sounda」的LOGO設計。

獲獎記錄

第39屆講談社漫畫獎,一般組的獲獎作品 弐瓶勉的《希德尼婭的騎士》

作品簡介

《BLAME!》,有人稱之為“歌特式神曲”,又譯《特警新人類》,港譯作《特工次世代》,作為一部充斥著後現代意識青年向作品,糅和了美式畫風和日式人設,自從在講談社《月刊afternoon》上連載以來就吸引了一群哥特青年並推出了日文、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韓文、泰文以及香港中文等等諸多版本,擁有大量機械控,高層蹦極死忠,戀幽閉恐懼癖和偽dark藝術愛好者。

內容簡介

在網路崩潰時代,作為整個系統混亂之前的安全警衛,孤身一人的霧亥手持“重粒子放射線槍”,自地下5000層上行,尋找網路末端未受污染的人類基因。探索者霧亥出現在一片荒蕪,充滿危險的大地上。他是為了尋找傳說中的網路終端遺傳因子,在充斥著安全警衛,建設者,統治局的異世界中不停搜尋,抗爭。這就是傳說已久的“BLAME!” ,這就是比Matrix更龐大,更複雜的網路世界……

另類主題

《Blame》中構築的世界總讓人覺得“另類”無比。融合有電子元素、基因生物、沉重的機械,間有包含滄桑的舊工業年代的烙印、人工變異的不標準抽象體態設計、網路鏈狀的隔膜區域……和大多數20世紀末年的SF類作品一樣,這20年來的SF題材作品都已經開始去挖掘著一個共通特點:向著現代工業社會越來越發展的近未來探索可行性,並且主題中包含對於人性核心的深度挖掘。

《Blame》最讓人矚目的是將“生物基因論”與“網路構造形態”有機的結合起來。前者涉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問題與人體構造變異學說,後者則使作品更接近於我們的真實世界而讓我們去發問Internet網路的未來發展究竟會達到怎樣一個階段,人工與智慧型的區別究竟有多遠。

畫風獨特

向來語不驚人誓不休的貳瓶在創作上深受歐美式英雄漫畫的影響,他的許多歐美系的畫風一定程度上也將歐洲漫畫家安奇·比拉爾的一些作品作為參考。

蘊藏著獨特才華的貳瓶勉筆觸前衛另類,畫風厚重抽象而又不失柔勁,往往在運筆之後體現出行為藝術的感情因子在內,包含暴躁、冷冽、魔性、張揚、孤獨、壓抑、沉淪、頹喪……再有嫻熟的分鏡語言,用一句話比喻看他的畫風就是:充滿思考的黑色烏雲沉沉的飄來,積聚,散不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