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意義
舊《徐州通志》在收錄古諺中這樣寫道:“先有徐州後有軒,惟有豐縣不記年。”這句古諺讓我們對先民生活於斯的歷史產生了無限遐想。一座城市就是一部人類繁衍發展的史書。2000多年的時光里,豐縣城中發生的無論是刀光見影、驚心動魄抑或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都在時光的遂道里煙消雲散。千古一帝劉邦,名相蕭何,道教鼻祖張陵,梁太祖朱溫,宋相李若谷,元代袁氏翰林,明代內閣首輔許彬,清代狀元李蟠,一個個讓豐縣人引以為豪的鄉黨,雖然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他們只能作為豐縣歷史發展過程中耀眼的一個個文化符號。保存至今的豐縣文廟像一個洞悉世情而自甘寂寞的老人,被今天的人們冠於博物館這個新名詞,從容地背負著這座城市400多年演進過程中豐縣人形成的生活方式與不同階段留存下的歷史印記,蹣跚而執著。毫無疑問,在豐縣城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中,豐縣文廟當之無愧的成為這座城市今天最厚重的文化坐標。
所謂文廟,就是古代各州學子舉行祀孔典禮的地方,也稱孔廟。按封建歷朝舊制,每年春秋兩季,都要在文廟舉行祭孔大典。同時,文廟也是縣學的學宮。縣學雖不進行日常教學,但每三年要舉行一次考試。各書院或私塾的童生經過縣考被錄取的就是秀才。為最低一級的科名。秀才們平時在在家自修,每月由學官出題考八股文文章,稱為月考課。成績獲得超等、特等、一等者,也就是所說的廩生,政府發給生活費,以資鼓勵。縣考後每年還要再參加省學政舉行的巡視歲考,歲考成績差的要被革除秀才功名。秀才經三年歲考合格,才能到省城參加考試。由於古代實行科舉制度,所以各州縣都有與其相適應的縣學場地,文廟因此而日益興盛縣歷久不衰。
豐縣現存的文廟大殿始建於公元1560年,距今已有450年的歷史。
豐縣地鄰鄒魯,據史書記載:高祖十二年,行過魯,以牢祀孔子。可見豐縣在秦漢時期已經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詩書禮樂,源遠流長。
歷史記載
據隆慶版《豐縣誌》記載,豐縣儒學舊址在縣治東,金末傾墜,元代至正五年知縣郭暄重修,元末毀於兵火,洪武六年知縣曾創建,宣德四年知縣闕膺重建,正德十二年裴爵修葺,嘉靖五年洪水衝陷,遷於華山之陽,三十一年,知縣徐蓂還舊城,建於縣治西北,但遷到這兒後,縣內學子考中秀才、舉人、進士等科的越來越少,縣人認為儒學所在地有礙於豐縣文運,所以嘉靖三十九年,知縣胡乂心將儒這改遷於縣城東門內,也就是現址。根據文獻資料的描述,我們依稀可以想像文廟當年的大觀。文廟的最前面為欞星門,兩旁為儒學東、西門,稍微向里是泮池,中間是戟門三楹。再向里就是祭祀孔子的大成殿。大殿後面是明倫堂,再後是教諭、訓導住宅等,廣廈百間,規模宏闊,成為奉祀敬聖之所,興賢育才之地,莘莘學子來此讀書受益,縣內文教之風興盛。縣內學子亦多有成就。
修建歷史
四百多年來,文廟建築群多次增修,有記載的明代就有七次,清代也曾經有六次。明代隆慶二年(1568年)知縣尹梓增建房屋各五楹,前面增建文昌祠三楹。萬曆十九年(1610年),知縣孔道源等對大殿更新。明末戰火,致使宮牆損壞嚴重。清順治二年,縣人倡儀重修儒學,得到知縣閻召的大力支持,這位開明的縣令“力主其成”,而且“出俸金佐之”,不僅重修了欞星門、戟門、儒學等,而且新建了文曲池、魁星樓等建築。
清代的最後一次大修,是在道光十七年,大修後的文廟建築群占地10餘畝,計有大成殿、東西廂房、戟門、欞星門、鯤化壁、洋池、名宦鄉賢二祠、明倫堂、尊經閣、祭品庫、儒學東西二門、修德齋、修道齋、啟聖閣、魁星閣、敬一亭、衙舍等近百間建築設施,碧瓦飛甍,氣勢巍峨。
保護
經歷了歷史滄桑與戰火洗禮,到解放初期,豐縣文廟建築群僅剩下的大成殿、明倫堂等建築也殘缺嚴重,明倫堂房後漏雨,檐頭破損。大殿內金柱出現蟲蛀,門窗嚴重變形,牆壁、彩繪脫落,金階斷裂,石鼓下沉,金柱隨時有傾斜之危。上世紀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縣人民政府進行了二次大修。使大成殿這個古建築得以倖存。1983年,縣政府將文廟闢為縣博物館,陳列豐縣傳世及出土文物,向後人傳遞豐縣的歷史信息。1991年,文廟大成殿被公布為縣級保護單位,2006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縣博物館的體建築,修繕後的文廟大成殿面闊5間,進深3間,青磚牆基單檐歇山頂,琉璃作瓦,以實物形式記錄了明清以降豐縣重教之風的久盛不衰,反映了豐縣450年前古典建築技術及文化藝術的水平和成就。
道陵故里,漢高原邑,千古龍飛的豐縣,作為兩漢文化的發祥地是當之無愧的。大漢王朝400年的浮沉跌宕,讀來令人血脈賁張,盪氣迴腸;正一典符如一種精神圖騰,光芒閃耀於道教文化的頂峰,指引人心遠離喧囂與浮躁,頂禮道法自然的玄妙。一個入世,一個出世,都被兩位漢代的鄉黨演繹得酣暢淋漓,清彩之至。同樣,存世450年的豐縣文廟作為現在的博物館,因其蘊藏著太多古豐文明的密碼信息,成為豐縣文化古城的見證、這座城市賴以生存的根和靈魂。歷史已經遠去,但無法割斷豐縣文廟沉澱的文化及精神,這種文化和精神,博雅浩蕩、淪浹人心,將會繼續給予豐縣人新的涵養與藻雪。相信,儒家傳統的文化素養與豐縣人有情有義的現代精神氣象終可以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