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紅苗人民用來慶賀豐收和節日的男子群體舞。常於打米完畢後農曆十月初一至十五,在紅苗聚居的村落輪流表演。一般由6男子表演,起舞時一人擊皮鼓,一人擊銅鼓,其它舞者手持箜箕、粑棒、篩子、酒壺,碗等道具,互相敬酒逗樂,表演動作詼諧風趣,有“穿襠”、“翻身”、“割谷”、“舂米”、“簸米”、“敬酒吃肉”、“灌酒醉人”等生活勞動的模擬動作。其基本步伐為梭步和走步,舞時圍鼓繞或走穿花隊形。全舞節奏堅湊鮮明情緒歡快熱烈,抒發出紅苗人民豐收後的歡樂情懷,
相關詞條
-
鼓舞
鼓舞是苗族的一種民間舞蹈。苗族“鼓舞”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歷史上有關苗族擊鼓歌舞的文字記載,較早的可見於唐代。鼓舞的表演形式,豐富多樣,根據跳舞的人數可以...
舞蹈簡介 表演形式 舞蹈起源 舞蹈分布 苗族文化 -
木鼓舞
木鼓舞分布在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岩帥、單甲、糯良、勐來、勐角、班洪等鄉鎮,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木鼓歌舞場。現滄源縣有大、中、小型木鼓700多隻,能跳木鼓舞...
概述 意義 舞蹈的組成 傳說 相關信息 -
苗族鼓舞
“鼓舞”是一邊擊鼓邊舞的苗族民間舞蹈。鼓為木製,以牛革蒙於兩端,置於架上敲擊。苗族“鼓舞”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歷史上有關苗族擊鼓歌舞的文字記載,較早的可見...
簡介 詳細介紹 舞蹈特點 相關連結 參考資料 -
長鼓舞[10]
長鼓舞,中國少數民族舞蹈,以擊打長鼓,邊擊邊舞而得名,具有上千年的歷史,始終以其典雅飄逸的舞姿馳名中外。中國流傳長鼓舞以朝鮮族的和瑤族的最具代表性。長鼓...
簡介 歷史起源 藝術特點 朝鮮族 瑤族長鼓舞 -
大鼓舞
藏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較多、分布地域廣闊的民族之一。藏族的分布區域以西藏自治區為主外,還遍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多個省份。藏族屬於漢藏語系藏緬...
-
銅鼓舞
銅鼓舞是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彝族民眾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古老舞種之一,分布於廣南、麻栗坡、富寧、西疇、馬關、邱北等縣的壯、彝村寨,而以廣南...
歷史淵源 風格特色 傳承現狀 傳承意義 -
“鼓舞”[苗族民間舞蹈]
鼓舞是中國苗族的一種民間舞蹈。苗族“鼓舞”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歷史上有關苗族擊鼓歌舞的文字記載,較早的可見於唐代。鼓舞的表演形式,豐富多樣,根據跳舞的人數...
鼓舞簡介 各地鼓舞風格 起源 分布 表演形式 -
長鼓舞
長鼓舞,中國少數民族舞蹈,以擊打長鼓,邊擊邊舞而得名,具有上千年的歷史,始終以其典雅飄逸的舞姿馳名中外。中國流傳長鼓舞以朝鮮族的和瑤族的最具代表性。長鼓...
簡介 歷史起源 藝術特點 朝鮮族 瑤族長鼓舞 -
黃泥鼓舞
黃泥鼓舞有雙人舞、四人舞和集體舞等多種形式,舞者們都要盛裝打扮、配合默契,其中,可以用一個母鼓搭配四個公鼓組成舞群,母鼓在舞群的中央,負責指揮和掌握整個...
基本簡介 文化與習俗 命名 起源和發展 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