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9月18日 護法戰爭爆發 |
護法軍湘南總司令程潛 |
1917年9月18日,孫中山為反對北洋軍閥、維護《臨時約法》而發起的護法戰爭,是近代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史上一個重要事件。 1917年7月初,張勛擁清廢帝溥儀復辟,孫中山極為憤怒,即偕廖仲愷、朱執信、何香凝、章太炎等人乘“海琛號”軍艦從上海南下,準備在南方組織武力討伐。但孫中山尚未到達廣州,復辟醜劇即告結束,而重新掌握北京政府大權的段祺瑞卻在憲法研究會的鼓譟下,頑固地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召集國會。在這種情況下,孫中山便將鬥爭矛頭直指以段祺瑞為代表的北洋軍閥。17日,孫中山抵達廣州,當晚發表演說,明確提出護法的宗旨是打倒假共和,建設新共和,並呼籲各界奮起為護法而鬥爭。 孫中山的護法號召,首先得到海軍的積極回響。7月21日,前北京政府海軍總長程璧光發表擁護護法的宣言,宣告海軍獨立,隨後率海軍第一艦隊開赴廣東。桂滇軍閥為維護自己在西南的統治,也表示反對段祺瑞解散國會、廢棄《臨時約法》。早在6月20日,桂系軍閥就宣布,由於國會解散,兩廣地方軍政暫由兩省自主。不久滇系軍閥唐繼堯也表示與兩廣取一致行動。這樣,兩廣和雲貴四省遂成為護法基地。 在孫中山的號召下,國會議員紛紛南下參加護法。至8月中旬,到達廣州的議員達130餘人。由於不足法定人數,孫中山遂於25日召集國會非常會議。31日,國會非常會議通過《中華民國軍政府組織大綱》。“大綱”規定組織軍政府的目的是“勘定叛亂,恢復臨時約法”,並宣布約法未完全恢復以前,中華民國行政權由大元帥行使。9月1日,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孫中山為大元帥,唐繼堯和陸榮廷為元帥(唐、陸均未就職),負責行使軍政府職權。10日,孫中山宣誓就職,表示要盡全力攘除段祺瑞等民國叛逆,恢復《臨時約法》。隨後孫中山以大元帥名義下令討伐段祺瑞,揭開護法戰爭的序幕。 護法戰爭首先在湖南開始。還在護法軍政府成立前,段祺瑞為實現武力統一的計畫,即派其心腹傅良佐為湖南督軍,並源源不斷地把北洋軍開入湖南,引起湖南各界的強烈不滿。9月18日,零陵鎮守使劉建藩與駐衡陽的湘軍旅長林修梅聯銜通電,宣告湘南自主。10月6日,組成護法軍湘南總司令部,推舉程潛為總司令。同日,湘南護法軍與北洋軍在湘潭西倪鋪接戰,護法戰爭正式爆發。孫中山當即復電湘軍將領,望其“勉事進行,以樹大勛”。此後,湘南護法軍和兩廣護法聯軍與北洋軍在衡山、寶慶一帶相持近一月,戰況十分激烈。11月,南軍開始取得優勢,接連攻克寶慶、永豐、湘鄉、衡山、湘潭等地。18日,湘南護法軍占領湖南省會長沙。此時,各省護法勢力也紛紛起來回響。12月初,滇、黔、川護法聯軍趕走了段祺瑞派到四川的查辦使吳光新,攻占了重慶。同月,黎天才等人在襄陽通電宣告自主,組成“湖北靖國軍”;郭堅等人在鳳翔宣告獨立,組成“陝西護法軍”。此外,河南、山東等省也有靖國軍相繼起事。短短三四個月,護法戰爭的烽火遍及十餘省,使孫中山受到很大鼓舞,曾計畫各路大軍會師武漢,大舉北伐。 隨著護法軍的不斷勝利,北京政府內部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軍閥與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之間的矛盾日益表面化。馮國璋暗中主和,希望能借重西南軍伐的勢力,鉗制段祺瑞。被段祺瑞派到湘南作戰的北洋湘南各軍總司令王汝賢、副司令范國璋本屬直系,在戰爭中採取了消極態度。11月14日,他們於前線通電主和,造成北洋軍在湖南大潰敗,段祺瑞被迫引咎辭職。而桂滇軍閥在分別控制了湘川兩省後,私利有所滿足,也很快與直系軍閥實行妥協。28日,桂系軍閥不顧孫中山的反對,通電主和。次年2月中旬,他們又與北京政府達成協定,停戰兩周,使北洋軍獲得喘息機會。3月,段祺瑞重新上台,組織北洋各軍大舉南攻,護法軍在湖南占領的地盤很快大部丟失。在桂滇軍閥的阻撓下,孫中山的北伐計畫終於無法實現。 桂滇軍閥在阻撓護法軍北伐同時,還夥同政學會(由原歐事研究會部分人於1916年11月在北京組成)政客分裂護法軍政府,排斥孫中山。以陸榮廷為首的桂系軍閥,幾次公開表示不與以孫中山為首的軍政府合作。唐繼堯不僅竭力阻撓駐粵滇軍支持護法軍政府,而且肆意詆毀孫中山。1918年1月,桂滇軍閥為對抗孫中山,擅行組織所謂護法各省聯合會。對於桂滇軍閥破壞軍政府的活動,孫中山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月初,他曾公開揭露桂系軍閥企圖扼殺軍政府的罪行,並命令海軍炮轟桂系軍閥廣東代理督軍莫榮新的官署,以示警告。但是,由於孫中山缺乏有力軍隊的支持,桂系軍閥有恃無恐。2月末,他們又卑鄙地暗殺了擁護孫中山、主張北伐的軍政府海軍總長程璧光。政學會政客也極力反對孫中山的領導地位。4月10日,由於政學會的活動,國會非常會議通過了《修正軍政府組織法》,將大元帥首領制改為總裁合議制。孫中山堅決反對國會這一荒謬決定。次日,他即向國會指出擅行改組軍政府是非法的,並堅決表示:“即於改組後有欲以為總裁者,亦決不就之”。這時,唐繼堯也致電西南各省,表示支持改組軍政府。在桂滇軍閥和政學會政客的壓迫下,孫中山痛切地認識到依靠軍閥不可能達到護法目的,便於5月4日憤而辭職。他在辭職通電中,揭露了西南軍閥的反動本質,指出“南與北如一丘之貉”。 孫中山辭職以後,國會非常會議遂改組護法軍政府,選舉唐紹儀、唐繼堯、孫中山、伍廷芳、林葆懌、陸榮廷和岑春煊等七人為政務總裁,以岑春煊為主席總裁。至此,護法軍政府完全為桂滇軍閥及其附庸政學會所控制。在此情況下,孫中山於5月21日離開廣州,前往上海。護法戰爭宣告失敗。 護法戰爭的失敗表明,有帝國主義作後台的中國軍閥勢力,比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強大得多。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由於本身軟弱而又不敢發動工農,已經無力擔當領導中國革命的責任。 |
相關詞條
-
護法戰爭
護法戰爭,是中華民國時期孫中山為維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反對北洋軍閥的獨裁專制統治而發動的戰爭。1917~1922年先後進行兩次。1917年9月18日...
簡介 背景 起因 經過 影響 -
護法運動
護法運動,是指1917年7月-1918年5月,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維護臨時約法、恢復國會,聯合西南軍閥共同進行了反對北洋軍閥獨裁統治的鬥爭。...
簡介 背景 事件經過 相關人物 失敗原因 -
第二次護法運動
第二次護法運動(1921年-1922年),1920年8月,爆發粵桂戰爭,孫中山扶植的駐閩南的粵軍陳炯明部,回粵討伐竊據廣東的桂系。10月占領廣東,把桂系...
運動背景 運動結果 -
護法軍政府
中山為恢復國會和臨時約法而組織的臨時性政府。張勛復辟失敗後,段祺瑞拒不恢復臨時約法和召集國會,為此孫中山發動護法運動。
簡介 內容 -
第一次粵桂戰爭
第一次粵桂戰爭,又稱兩廣戰爭。是舊桂系軍閥陸榮廷,與效忠孫中山,由陳炯明所指揮的粵軍,在1920年至1921年之間爆發的一場戰爭。主要作戰地域為廣東,廣西兩省。
背景 作戰經過 結果及影響 相關人物 參考書目 -
粵桂戰爭
第一次粵桂戰爭,又稱兩廣戰爭。是舊桂系軍閥陸榮廷,與效忠孫中山,由陳炯明所指揮的粵軍,在1920年至1921年之間爆發的一場戰爭。主要作戰地域為廣東,廣...
第一次粵桂戰爭 第二次粵桂戰爭 -
直皖戰爭
直皖戰爭,發生於1920年7月14日,是直系曹錕與皖系段祺瑞為爭奪北京政府統治權,在京津地區的對抗。當時曹錕為地方軍區負責人,段祺瑞為民國政府“邊防督辦...
簡介 背景 戰前形勢 戰爭經過 -
東方主戰場[2017年中國戰爭電視劇]
《東方戰場》是由孟凡耀監製,路奇執導,黃海冰、羅嘉良、馬曉偉、袁詠儀、俞飛鴻、侯祥玲、 周航、應采兒、葉璇、張魯一、劉璇等主演的抗戰史詩劇。 該劇講述了...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幕後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