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背景

運動結果

1922年3月15日,孫中山在桂林誓師,計畫由桂入湘北伐,而陳炯明卻與湖南軍閥趙恆惕結成反孫聯盟,暗殺了擁護孫中山的粵軍參謀長鄧鏗,還囚禁廖仲愷,在後方牽制北伐力量,迫使孫中山回師廣東。
1922年5月,孫中山由廣東進攻江西,北伐直系。6月,陳炯明叛變,孫中山從前線返回廣州時,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史稱“六一六事變”。孫中山避入永豐艦(後改稱中山艦),8月被迫到上海。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這是孫中山遭受的他一生中最慘重的一次失敗,標誌著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
第二次護法運動(1921年-1922年),1920年8月,爆發粵桂戰爭,孫中山扶植的駐閩南的粵軍陳炯明部,回粵討伐竊據廣東的桂系。10月占領廣東,把桂系逐回廣西。11月孫中山在廣東軍民歡迎下由上海抵廣州,重組軍政府,並發起第二次護法運動。第二次護法運動是第一次的延續,孫中山在得到了粵系軍閥的支持後,重組軍政府。1922年8月,孫中山逃回上海。所以第二次護法運動的時間,也就維持了一年多。
護法運動,是指1917年7月-1918年5月,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維護臨時約法、恢復國會,聯合西南軍閥共同進行了反對北洋軍閥獨裁統治的鬥爭。...
簡介 背景 事件經過 相關人物 失敗原因護法戰爭,是中華民國時期孫中山為維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反對北洋軍閥的獨裁專制統治而發動的戰爭。1917~1922年先後進行兩次。1917年9月18日...
簡介 背景 起因 經過 影響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1931年2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北部地區,反擊國民黨軍20萬兵力對中央蘇區\"圍剿\"...
歷史背景 戰役經過 相關人物 評論 意義第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革屯運動是近代湘西苗族人民為廢除國民黨政府屯田制剝削方式而掀起的鬥爭。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和抗日戰爭的影響下,永綏縣苗族人民於1936年發動武裝起義,提出...
革屯運動 革屯運動簡述《美國對華政策與中國民族主義運動》是200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立新。
內容介紹 書中目錄 作者簡介本書以中國民族主義的興起、開展,又由激趨緩作為主線,對這一時期的中美關係進行系統完整的、詳盡而不瑣碎的梳理,著重分析了中國民族主義運動與美國對華政策之間...
內容介紹 書中目錄 作者簡介一,革屯運動簡述 1936年——1939年,湘西“屯田”七縣以永綏(今...的湘西苗民革屯運動。習稱“革屯”運動。革屯義軍連陷乾城麻陽攻鳳凰克永綏擾保靖,占茶洞。運動波及湘川黔三省邊界。給予了國民黨在湘西的統治勢力沉重打擊...
一,革屯運動簡述 二,湘西“屯租和革屯”的由來 三,湘西革屯運動的發展與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