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欄殺人

護欄殺人

護欄殺人,是近年偶有發生的死者頸部被卡公路護欄的事件。直接原因是,護欄連線處的條狀縫隙形成上寬下窄的漏斗形構造,當人趴在護欄邊時,稍不謹慎就可能將頸部滑入其中,並被兩邊欄桿卡住,出現頸動脈竇綜合徵,最終導致死亡。但隨著類似事件的增多,也凸顯城市道路設施安全標準的不規範。

事件

護欄殺人護欄殺人
2016年3月28日,在陝西米脂縣一家百貨商店對面,一名年輕孕婦在扶住街邊護欄休息時,頭頸卡進護欄縫隙中,當救護人員趕到現場,女子已沒有了生命體徵。據目擊者介紹,女子懷有身孕,事發時無人陪伴。陝西榆林市米脂縣警方確認孕婦當場死亡,已排除他殺,具體死因需屍檢後進一步確定。現場的圖片經由網路傳播,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起真實上演的悲劇。然而意外確實發生了。雖說該名孕婦的具體死因,還有待相關部門進一步確定,但若現場人員的反饋屬實,該孕婦只是因頭暈而扶著欄桿準備休息從而發生悲劇,那么這樣的事件,就不應該完全視為只是偶發的意外。

2016年7月6日下午,在西安市發生一起電動車隔離帶車禍事件,一男子脖子卡入護欄死亡。經查證,實際是男子因醉酒倚靠護欄,不慎將脖子卡入護欄身亡。類似的“護欄殺人”事件並非只是時隔三個多月、在同一省份的“又見”,放眼全國,可謂早有“歷史”了。類似的“護欄殺人”事件也並非第一次出現,2010年南京就曾發生過類似的悲劇。此外,類似事件在北京及南通等地都有發生。

原因分析

護欄殺人護欄殺人
陝西米脂女子被卡護欄的現場圖片中,惹事護欄的連結處,由於頂部呈圓弧形,與下面的條狀縫隙形成上寬下窄的漏斗形構造。人趴在上面休息時,稍不謹慎就可能將頸部滑入其中,並被兩邊欄桿卡住。這時最容易遭受重力衝擊的是位於頸部兩側的頸動脈竇,這個部位又被稱為壓力感受器,受到外力擠壓後,會迅速引發機體反應,出現頸動脈竇綜合徵,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心跳明顯減慢,血壓急劇下降,造成腦缺血並引發暈厥。這時全身肌肉鬆弛,人在瞬間癱軟無力,失去了掙扎能力。在重力作用下整體身體下沉,重力集中於頸部,繼而將頸部完全卡頓於狹小縫隙中。

一般而言,這樣的“患者”在後期也有頸部壓迫窒息的可能,但很多時候,還沒到窒息階段,人就因腦缺血心跳減慢而死亡。所以,看似平緩的護欄,一旦墜入它的“漏斗”就可能瞬間啟動死亡程式。

對此,如有旁觀者,最好在第一時間抱住被困者阻止其繼續下墜,減輕頸部受力。倘若人力很難分開護欄,最可行的方法是托住被困人員下頜及後枕部向上支撐,助其脫離狹窄處。這時解除頸部壓迫是第一要務,其他的損傷可暫不考慮。尤其需要說明的是,從受傷機理上講,此時一般不會出現頸椎的損傷。

有時,將人的頸部從卡頓中解放出來有較大的難度。但如果僅將希望寄托在120等專業急救,等於放棄了黃金8分鐘。從這個角度講,普及生命的急救知識,讓更多的普通民眾在突發事件面前擁有基本的急救技能,是公共衛生安全非常重要的內容。

類似事件各地都有發生,不能不說護欄設計本身具有一定缺陷,在今後的護欄設計和安裝中,如何改進,也許值得去做。作為城市街道上普遍存在的公共設施,屢屢與命案“相連”,就不應該迴避公共的追問。

安全標準

護欄殺人護欄殺人
住建部2011年8月通過的《住宅設計規範》中,明確規定了陽台護欄間距應該在11厘米以內,其出發點就是只有在11厘米內,才不會造成成人和兒童由於頭部伸出而引發危險。然而,相關的公路護欄設定規範中並沒有相應的考量。住宅陽台的護欄設計與街道護欄當然不可相提並論,但若從安全的角度出發,顯然有比沒有好,更何況此舉並不會牽涉到額外的設計成本,無非是對於“意外”情況的防範是否有足夠的前瞻意識與重視程度。

在《公路護欄設定規範》中,卻沒有相應的考量,護欄的製作標準多是按業內約定俗成,考慮的主要是經濟成本 “合算”,這無疑為“護欄殺人”埋下伏筆。住宅陽台的護欄設計與街道護欄當然不可相提並論。護欄的作用是為了隔離交通,行人不應隨意攀爬或者倚靠。但請注意,這往往只是一廂情願。行人當中,有的身懷六甲、有的患有心臟病,有的或碰到其他意外,遇到身體不適,旁邊正好還有護欄,人會本能地抓扶、倚靠,這種情況不可能完全避免。如果只強調街道護欄的“屬性”和“合算”而忽視了行人當中的“特殊”和“本能”,就難免釀成悲劇,儘管這是無意的。

相關評論

護欄殺人護欄殺人
和諧社會文明城市,公共設施不應與命案“相連”。每一個生命都彌足珍貴,出於對生命的尊重,所有城市管理者都不能因為“護欄殺人”是小機率事件而麻不不仁,都應把人的安全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安全風險和意外事件的發生機率預設到“最大”,並做好相應的改進。

其實,只要調整、完善設計標準,破除約定俗成做法,不為“縫隙越小价格越高”遮望眼,就可避免許多安全隱患,“護欄殺人”就不可能“又見”。人們不明白的是,這么簡單而重要的事,為何不見相關部門、地方放在心上,當回事地去辦,以致讓“護欄殺人”還要“又見”到幾時成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