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護城河

遼陽護城河

遼陽護城河,始建於明代,是全國僅有的幾條古代人工老河之一。

基本信息

----------------------------------------------600年的護城河---------------------------------------------
遼陽護城河最新資料:
在許多遼陽人的心目中,護城河是一條值得驕傲的母親河,大家都知道這條始建於明代,有600多年歷史的河,不僅養育了遼陽兒女,而且蜿蜒曲折的古老河道給遼陽增添了亮麗的風景。然而新的發現顯示,護城河的年齡比我們現在所知的還要大至少700歲。
對於護城河的歷史,人們大都認為,它始建於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其主要根 據是《全遼志》上面的記載。然而,護城河始建於明代的觀點,現在似乎已經站不住腳了。遼陽市委黨校退休教授楊鳳臣,經過兩年多時間的考究,發現遼陽護城河早在唐代就有。
現年66歲的楊鳳臣,1970年畢業於遼寧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曾做過報社的編輯、學校的教授,1998年從遼陽市委黨校退休。楊鳳臣寫過許多有關遼陽歷史的文章,在學術界和理論界產生了一定的反響。
對於遼陽護城河的歷史,楊鳳臣老先生非常感興趣。他從2002年初開始研究護城河的沿革。他始終認為,遼陽是座文化古城,有著2400多年的歷史,護城河出現的時間應該再向前推進一些。前幾天,楊鳳臣老先生在一本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奉天通志》中找到了有關護城河的介紹,他由此斷定,遼陽護城河始建的時間距今至少得有1359年,而不是600多年。
楊鳳臣老先生在記者面前展示了這本厚厚的《奉天通志》。《奉天通志》刊載了唐太宗李世民在攻克遼東、打敗高麗後所發出的一份詔書。這裡的遼東就是歷史上的襄平城,即遼陽古城。高麗占據遼東地區後,把襄平城改為遼東城。詔書有一段文字,反映了當時唐朝士兵在攻城中向護城河填土的情景。“填其濠塹,賊據城臨險,激梁水以環流”。“激”其中的含義是把水阻擋起來。“激梁水以環流”就是把梁水阻擋起來,提升水位,並藉助遼東城附近東高西低的地勢,將梁水引到遼東城周圍的“濠塹”,形成環流。梁水即今天的太子河。太子河在戰國時期名為衍水,到漢代改名為大梁水,簡稱“梁水”,唐代也一直沿用這個名稱。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環流”的“濠塹”便是如今的護城河。從這個意義上講,護城河在李世民攻占遼東城(公元645年)時就已經出現了,比明代洪武五年要早727年(其間經歷了唐、遼、金、元、明5個朝代)。
楊鳳臣老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他把遼陽護城河的歷史向前推進了700多年,但他覺得,護城河的歷史可能會更早些。他準備對此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

其他信息

遼陽六百餘歲護城河重新通航:
雖然天空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但遼陽護城河廣佑寺碼頭還是聚集了數百名市民,大家都要目睹護城河通航的壯觀場面。
上午9時50分左右,伴著震天的禮炮和悅耳的鼓樂聲,10艘經過精心裝扮的江南烏篷船拔錨啟航,徐徐離開廣佑寺碼頭。此時,無論是船上還是碼頭上的人們都激動不已。一位家住太子河望水台鄉的劉老漢指著護城河裡的船隻高興地對記者說,他以前就在護城河附近地 區居住,小的時候就盼著護城河能夠通船,現在他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儘管他今年已經82歲,不敢再上船了,但他還是帶著9歲的小孫子來了,畢竟在他看來,護城河通遊船是件過去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坐在船上的遊客似乎更加興奮,在遊船行駛的過程中,船上的人們仿佛是第一次來到遼陽,用一種近乎稀奇的目光看著護城河兩岸高大的建築和蔥鬱的樹木。
遼陽廣佑寺景區管委會的有關人士介紹,遼陽護城河始建於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深4.67米,長18公里。護城河全部引用太子河的水。解放後,隨著城市的發展,護城河沿岸漸漸布滿民居、企業廠房和商貿市場。由於保護不善,護城河變成了一條貫穿市區的髒水河。今年1月,遼陽市對護城河沿岸實施了史無前例的綜合治理。先後清除護城河裡面的淤泥11萬立方米、拓寬河道60萬立方米,沿線5.1公里近8萬多平方米的房屋拆遷。改造後的護城河每隔500米就建有一個碼頭,同時沿河還建起了11個遊園區。改造後的護城河,變成了遼陽古城歷史文化的展示帶、城市綠色生態的保護帶和旅遊觀光的風景帶。護城河通遊船也從曾經的夢想變成了眼前的現實。因為河道、水流等因素,目前,護城河通航長度為8.8公里,即廣佑寺碼頭到泰和園碼頭。考慮到市民的不同需求,遊船的開航時間從每天早上8時至晚上8時。
記者了解到,遼陽護城河是全國僅有的幾條古代人工老河之一,護城河通遊船在全國也實屬罕見。隨著昨日的通航,遼陽護城河將會重新煥發出她的生機和活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