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水的發現
歷史上襄河、襄水是襄陽得名的重要依據,現在人們都稱之為南渠。一條河流如何成為襄陽人的母親河?又怎樣淪落為城市下水道?這中間有著太多的故事。
襄陽因襄水得名
襄陽城以方位命名,早在西漢時就已經出現。古人稱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反之為陰。那么襄陽是依何地理實體而得名呢?襄陽城北或城西北是漢水或一片平原,根本無山。只是城西、城南有山,城卻不能稱其陽,而稱其為陰了。《漢書·地理志》和《水經注··沔水》篇均記:襄陽“位於襄水之陽”,故名。這就明確告訴我們襄陽是以襄水得名。
歷史資料顯示,漢水在襄陽附近並沒有改過道,襄水不是指漢水。從《水經注··沔水》篇中得到證實。此篇中記:“沔水又東,和檀溪水。水出縣西柳子山下,為東鴨湖,……溪水自湖兩分。北渠即溪水所導也。……又北,徑檀溪,謂之檀溪水。溪水傍城北注,……西去城裡余,北流注於沔。一水東南出……,城在襄水之陽,故曰襄陽。是水當即襄水也。”
《襄陽縣誌·山川》中有:“襄水即今襄渠”,“襄水則凡西南諸山之水,由長渠入漢者借是也”。光緒年間的《襄陽縣誌·山川》也載:“今檀溪已涸,而襄水不改,城西南諸山之水,皆歸渠入漢”。這些史料清楚記載了襄陽城南確有襄水和明確的地理位置。
歷史上的襄水水量充沛,1950年代還可以行船,河水“每歲夏秋泛漲,民地萬餘畝田輒為澤國”(《襄陽縣誌·城防》)。南北朝時張邵已於兩岸築堤,防治水患,後來歷朝沿襲疏浚,加固堤防,修築橋樑方便民眾通行。種種舉措使得襄水化害為利,澇則排水、旱季灌溉,到明代襄水基本功能成為水利設施,改稱襄渠,清代沿用,後人俗稱南渠。由於名稱隨著歷史的演變,在一般人的概念中,襄水這一名稱,已漸行漸遠。
因為我們面臨長江的大支流漢江,襄水反而在漫長的歷史中被邊緣化,變得寂寂無名。
尋找襄水之源
襄水的源頭到底在哪裡?資料記載:襄水源頭在襄陽城南扁山西麓的泉水坑處(今尹集鳳凰村太山廟),有數孔泉眼,終年湧水不斷。其泉水沿宋家包北側,經轉子山、管路口北流,匯摩旗山東麓楊家崗流出的泉水,繼續北流,經麒麟店匯孫家沖所流溪水,進入營盤,匯虎頭山沖所流溪水,東流經琵琶山、真武山、羊祜山、鄭家山,繞峴首山向南流,於觀音閣旁註入漢水,長約14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
真武山下,新修的石牌坊高大巍峨。整治改造後的南渠加了襯砌,兩岸種上草坪和意楊。通向真武山的小橋上,52歲的王長安,家住在附近。在石拱橋上擺了一個賣香火的小攤。“1970年南渠裡面河水可清,女人們都在河裡洗衣服。那時候水流量不算大,但魚可多,下水的話碰到腿。後來上面建的工廠多了,河水污染了,再也沒有魚了。”老人對我們說,“現在河水太髒了,還有一股臭味,有時候還看到渠道里漂著安全套和衛生棉,真是太噁心了。不是為了找口飯吃,我也不會在這種地方擺攤。”
南渠的憂思
根據現狀、自然地理及功能可將南渠分為上、下兩段。南渠南部以山體為主,北有水質清澈的漢江,襄陽古城北面臨漢江,東、西、南三面為面積約500畝的護城河環繞。南渠與護城河互不相通,護城河與漢江之間於城牆以西現有水閘控制聯繫。根據我們的考察,現在上段水量小,但水質較好,渠堤單薄,下段污染嚴重,讓人憂心忡忡。
“現在的襄水只是一條臭水溝”。據說:“在六十年代,河水清得很,水裡有魚。原來的橋是石拱橋,雙孔的,又叫眼睛橋,下面有一隻石頭分水作用的獅子。這603橋是2002年修復的。”
人們對襄水的歷朝整治體現了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古代人通過南渠水調節護城河的作法,充分證明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樸素的生態意識。人與自然的和諧在現在是那么不易,也許發展和保護就是一個悖論?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2004年8月,由於普降暴雨,加上上游水利設施潰堤,襄陽部分城區成為一片水鄉澤國。今天現代工業和城市化進程讓南渠不堪重負,南渠通過城市的一段,房屋林立,管線縱橫,我們已無法自由穿行,加上沿線排污,南渠早成一條城市下水道。2005年2月,大規模的南渠整治建設啟動。現在部分渠道已整治完畢,中段上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也見到成效。
從一條自然之河淪為一條城市的人工之河或者說下水道,我們無法接受這個河流文明的倫理。我們期待還襄水自然之河、文化之水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