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shíxiǎngㄕㄧˊㄒㄧㄤˇ識想意念;思想。《法苑珠林》卷九九:“羅雲聞佛懇惻之誨,感激自厲,克骨不忘,精進柔和,懷忍如地,識想靜寂,即得阿羅漢道。”梁啓超《十種德性相反相成議三》:“天下人固有識想與議論過絕尋常,而所行事不能有益於大局者,必其自信力不足者也。”
佛教用語,“五蘊皆空”中“五蘊”中除了“色蘊”之後的四蘊。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八識,是佛法基本正知見,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第七識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識為如來藏(又名阿賴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經》卷28:「云何名...
前六識 第七識意根 第八識如來藏 彼此配合 佛理深析阿賴耶識(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譯ālaya-vijñāna),又譯為阿梨耶識。阿賴耶在梵文中的原意為:藏,能藏、集藏,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
由來和涵義 佛法的根本識 佛門古今焦點 闡述阿賴耶識 玄奘大師闡述佛教術語,語出《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成觀法師編著。
概述 詳述“末那識”佛學用語,有情之心識共包括八種,“末那識”是八識中之第七識。譯為意,意有思量之義。“末那識”與前六識不同,前六識是以外境為對象,它的作用是思量...
在輪迴 丁福保佛 具體解釋 常見辭彙 中華佛教末那識,為梵語manas之音譯,意譯為意,思量之義。唯識宗將有情之識立為八種,末那識即為八識中之第七識。佛學解釋為修行人放棄善惡的分別心。
詞義信息 思量能變 起名原因《識法代言人》是TVB2005年的作品。
概述 內容簡介 角色簡介 相關插曲 媒體報導佛法唯識學中的“八識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前五識是感識,認識具體對象;後三識具有抽象的感念,並非直覺。第八識是社會階層的烙印...
簡介 分述 二次頌詮釋 三末頌詮釋 頌文解釋又觀無量壽經之修‘日觀’等,能方便入極樂依正之真觀。密教於初發菩提心之行者,亦屢設種種方便之觀想,如觀想諸尊之形像、三摩耶形等,藉此觀想而去除妄念,信樂...
觀想簡介 觀想念佛 如何觀想 《瑜伽師地論》 十六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