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1878-79年 埃德加·德加法國油畫 100×82cm 歐內斯特·梅捐贈 1923年
巴黎奧塞博物館
作品內容
這幅場景肖像畫描繪的是證券所的情景。金融家歐內斯特·梅(1845年-1925年)和博拉特焦躁不安地讀著一個經紀人遞給他們的一張股市行情單,經紀人的頭上也帶著一頂禮帽,禮帽是商人的象徵性的服裝細節。畫上行人很多,表現人們悄悄談著股市訊息的生動情景。 希望描繪“處於隨意和典型姿態下的人物”的德加用模特兒作繪畫練習。這幅場景肖像畫描繪的是證券所的情景。證券所是進行金融活動和進行有價商品和有價證券交易的場所。金融家歐內斯特·梅(1845年-1925年)和博拉特焦躁不安地讀著一個經紀人遞給他們的一張股市行情單,經紀人的頭上也戴著一頂禮帽,禮帽是商人象徵性的服裝細節。畫上行人很多,表現人們悄悄談著股市訊息的生動情景。
藝術特色
在一個調整構圖的高度幾何化的背景中,近景是用模糊、快速的筆法畫出來的,在遠景處也畫了一些漫畫般的面孔,甚至還有一些滑稽可笑的面孔。德加用使人看出場景的總體性和不確定性的方式來安排他的構圖。人物姿態的準確度和整體畫面的安排都圍繞中心人物歐內斯特·梅來確定。他是惟一可以辨認出來的人。歐內斯特·梅的孩子們更喜歡用《證券所里》這個題目,希望他們父親的名字在談到這幅畫時不要被提到,但中心人物很早就被人認出來了,因此這幅畫和其主人的名字一起出了名。這一大膽的場景設計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畫面被巧妙地安排在一個垂直尺寸的狹小的空間裡,德加經常用它來描繪男子群像。從側面向下看,人物便縮小成幾個碎片。批評家們多次諷刺他所鍾愛的這一方法:“將畫布任意切割,去掉人物的腳或腿,這可不像是畫畫。” 畫像似乎草率而成。大筆一揮很快就畫成了深色服裝。德加經常忽略細部,用他喜歡的棕、淺灰、黑色來達到色彩的和諧,筆法遒勁有力,但是不均勻,給人一種未完成的感覺,構圖的奇特更加深了這種印象。德加用一個動作或一個姿態來表示模特兒們的性情或氣質,從而抓住“現代人的特殊之處”。這幅畫可能由德加介紹給了公眾,因為它在1879年和1880年的第4和第5屆印象派畫展的目錄中被提到,但媒體未作報導。富豪金融家歐內斯特·梅曾經與馬奈和德加有聯繫,德加幾次畫過他的肖像。歐內斯特·梅也是一位收藏家,1923年,他把一系列的繪畫以保留使用權的形式贈給幾家國家博物館,其中最精彩的是著名的“三聯畫”,裡面收集了印象派開始時期的三幅風景畫:畢沙羅的《鄰居村莊的入口》 、莫奈的《遊船》和西斯萊的《聖德尼島》,這幾幅畫都作於1872年。這樣的安排不僅證明梅的高雅品味,也表明他對於印象派的真正深刻的理解。這批有名的贈品於1925年他逝世時進入博物館。 安娜·羅克貝爾 (文) 德加簡介: 德加(1834年至1917年)擅畫瞬間印象。德加出身於銀行家家庭,極為聰明敏銳,主張靠記憶作畫,常用彩色粉筆把那些芭蕾舞演員、浴女畫得極為生動。他也畫下層社會的生活,如《苦艾酒》、《洗衣婦》等。他技巧的完美與高超是少見的。德加從1865年以後轉向現代題材和肖像畫創作。最初他描寫賽馬的場面,繼而以極大的興致描寫歌劇院和芭蕾舞的排練場。他常常在後台和包廂里冷靜地觀察對象,研究演員們一瞬間激烈的動作。他的色調溫暖、輕快、鮮明。在描繪歌手、芭蕾舞演員、洗衣婦的畫面上,德加不但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美,同時也對社會下層人物寄予同情。他的畫不造作,保持觀察的第一印象,他自稱,被他攝入畫面的情景好像是從鑰匙孔里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