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林,F.W.J.
正文
德國古典哲學的主要代表之一,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謝林一生的思想發展過程通常被分為早期和晚期兩個主要階段。在早期,他批判過封建專制制度,表達了實現資產階級法治的要求;把I.康德與J.G.費希特的主觀唯心主義轉變為客觀唯心主義,把他們的主觀辯證法推廣到外部世界,為後來G.W.F.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建立創造了條件。在晚期,從資產階級法治的倡導者轉變為封建專制制度的辯護士,從包含合理核心的客觀唯心論走向天主教神學。
生平和著作 謝林1775年 1月27日出生於符滕堡的萊昂貝格一個新教徒家庭。其父在教會中任執事。他於1790年入圖賓根神學院學習,參加了青年學生們探討法國革命事件的活動,把《馬賽曲》譯為德文;他用啟蒙思想研究神學,寫出博士論文《對於“創世紀”第三章人類罪惡起源的古老學說的哲學批判解釋》;參加康德後繼者們進行的哲學爭論,發表了《論一種哲學形式的可能性》(1795)、《論作為哲學原理的自我》(1795)和《關於獨斷主義與批判主義的哲學通訊》(1795)。
1795年11月,擔任家庭教師。他繼續研究康德,發表了《知識學唯心論集解》(1796),受到費希特的讚揚;他還吸收了G.B.維科(1668~1744)的歷史主義,認為自我應該被理解為變化過程,並用唯心主義改造了B.斯賓諾莎的實體概念,認為實體作為絕對也有從客觀到主觀的實在變化。他研究數學與自然科學,發展了康德與J.G.赫爾德(1744~1803)的自然哲學。1797年出版《自然哲學觀念》,1798年出版《論世界靈魂》,同年被聘請為耶拿大學編外教授。
耶拿時期是謝林哲學創造活動的頂峰。在這裡,他完成了《自然哲學體系初稿》,系統闡述了絕對從客觀到主觀的變化過程;接著完成了《先驗唯心論體系》,系統闡述了絕對從主觀到客觀的變化過程。這兩部著作作為“同一哲學”的兩個部分,確立了他作為德國古典哲學改造者的歷史地位。他還參加編輯《思辨物理學雜誌》(1800)和《新思辨物理學雜誌》(1801),並在黑格爾到達耶拿以後,與黑格爾共同編輯《哲學評論》(1802~1803)。這個刊物發表黑格爾的《費希特哲學體系與謝林哲學體系的差異》公開宣告費希特與謝林在哲學上的決裂。
謝林於1803年 5月離開耶拿,10月任維爾茨堡大學教授。這時他的哲學思想開始發生變化,1804年發表的《哲學與宗教》標誌著“同一哲學”的結束和從唯心主義向宗教的過渡。1806年,接受巴伐利亞政府邀請,到達慕尼黑,被任命為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1808年獲得巴伐利亞國內功勳獎章,並進入上流貴族社會。此後,他的思想進一步轉向神秘主義。1809年發表的《對於人類自由的本質的哲學探討》為其晚期哲學奠定了基礎。1820年秋任愛爾蘭根大學教授,講授神話哲學與近代哲學史。1827年 5月返回慕尼黑,擔任新建的慕尼黑大學教授,並被巴伐利亞政府任命為科學中心總監,由科學院推舉為院長。從1835年開始,承擔給王儲馬克西米里安講授哲學的任務。
1841年秋,應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的邀請,到柏林主持黑格爾逝世以後一直空缺的柏林大學哲學講座,講授神話哲學和天啟哲學,並擔任普魯士政府樞密顧問。其演講遭到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公開批判。1846年結束了在大學的教學生涯,只在柏林科學院裡擔任從1832年起就獲得的院士職務。
晚年依然受到巴伐利亞政府的恩寵。1854年,在赴瑞士旅行的途中死於巴德拉卡茨。他的著作編為14卷本全集,於1856~1861年出版。
哲學思想 謝林最初是作為費希特的擁護者出現在哲學論壇上的,但很快就超過費希特,建立了他自己的“同一哲學”體系。這個體系由 3個環節構成:①經過改造的費希特的自我,②遭到歪曲的斯賓諾莎的實體,③前兩個環節在他那裡的神秘統一,即主觀事物與客觀事物的“絕對同一性”。他用這種虛構的神秘聯繫來代替自然和人之間的現實聯繫,認為自然和人都是在原始對立的推動下,從這個神秘的本原中發展出來的。從“絕對同一性”發展出自我意識的過程是從客觀到主觀的無意識的創造過程,被稱為歷史的伊利亞特,構成他的自然哲學的內容;從自我意識返回到“絕對同一性”的過程是從主觀到客觀的有意識的創造過程,被稱為歷史的奧德賽,構成他的先驗哲學的內容。
自然哲學 謝林以當時的自然科學成就為基礎,用思辨方法描繪了自然界發展的圖景。他認為自然界的一切產物都是先驗演繹的結果,自然界的發展被構造為兩種力量的對立不斷解決又不斷產生的過程。這個過程經歷了質料、無機體和有機體這樣三個主要級次或階段。低級階段過渡到高級階段,高級階段包含著低級階段,又不能歸結為低級階段。他不滿足於單純用力學解釋宇宙發展,而把宇宙視為浸透了精神力量的有機整體,作為最高自然產物的人就是這個整體的最完善的表現。他還預言磁、電與化學過程的相互聯繫與相互轉化。他認為無機物的特點在於受直線式因果序列的支配,有機體的特點在於受自相互動作用的支配。他的自然哲學既有許多謬見與空想,也包含著有見識的和合理的東西。
先驗哲學 在謝林的先驗哲學裡,有意識的創造過程從自我意識開始,經過理論活動和實踐活動,最後上升到理智直觀,才終於突然直觀到“絕對同一性”。謝林把理論活動解釋為有意識的理智的觀念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體與客體、認識與行動的對立不斷解決又不斷產生,範疇並不是單純統攝感性材料的形式,而是解決先後出現的這類對立的行動方式。謝林把人類社會的發展解釋為有意識的理智的實踐過程,並力圖說明個人作用與歷史規律的辯證關係。他認為,在社會生活中人們不管怎么做作,怎么任意放肆,都為他們看不見的必然性所控制,這種必然性決定了人們必然會通過無規律的行動,引起他們預想不到的表演過程,達到他們不打算達到的境地,而且這種行動越無規律,便越確實會有這樣的結果。但在他看來,這種必然性就是天意。
藝術哲學 在謝林的先驗哲學中占有十分特別的地位的是他的藝術哲學。他認為,作為同一哲學體系的開端和終端的那個絕對同一的東西是不能用概念來理解或言傳的,而只能加以直觀,但這種直觀不是感性的,而是理智的。理智直觀在康德哲學中本來是一個把機械性因果聯繫與目的性因果聯繫結合起來,用以解釋有機體的假設,在謝林的藝術哲學裡則被作為消除無意識的必然過程與有意識的自由活動、客觀東西與主觀東西的對立,最後返歸本原的最高認識官能。他貶低人類的理性,用非邏輯的東西代替邏輯的東西,用非理性的東西代替理性的東西,把神秘的理智直觀說成引導少數人達到絕對同一性的神奇才能,為他後來走向天主教神學開闢了一條道路。以這種反理性主義的認識論為基礎,他認為理智直觀在訴諸直接經驗時就變成了藝術中偶發的美感直觀。他說,藝術好象給哲學打開了至聖所,在這裡,已經在自然和歷史裡分離的東西仿佛燃燒成了一道火焰。他歪曲了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把美感直觀視為極少數天才人物的事情,宣揚蔑視民眾的天才論,為當時某些浪漫派藝術作哲學論證。謝林的同一哲學誠然是法國唯物論的對立物,是唯心論的復辟,但它發展了法國唯物論所忽視的辯證法。他從費希特關於主體與客體的矛盾學說出發,進一步探討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矛盾發展過程,認識到矛盾的不斷產生和不斷解決必定是一切運動的最終根據,從而為德國哲學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
宗教哲學 隨著謝林在政治上的倒退,其哲學思想也發生了變化。他不再以康德、費希特和B.斯賓諾莎,而是以神秘主義宗教哲學家 F.巴德爾、M.聖-馬丁和J.波墨作為自己的思想先驅。他的那幅思辨的宇宙發展史的畫面,變成了一幅從上帝來、到上帝去的宗教漫畫。他走向他曾經反對過的傳統神學道路,公然宣稱他的哲學的真正名稱就是基督教哲學。為了挽救天主教這一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他不僅動用了神話,而且要求哲學為宗教服務,認為宗教是衡量哲學的水準和正確性的標準。謝林的晚期哲學,即神話哲學(關於沒有完成的宗教的哲學)和天啟哲學(關於已經完成的宗教的哲學),完全以確認一個絕對處於思維之外的、不能用邏輯方法加以探討的“存在”為最高課題,而這個“存在”實質上就是上帝。
在謝林從哲學走向宗教時,黑格爾則經過長期醞釀,從宗教走向哲學,發表了《精神現象學》(1807),著手建立包羅宏富的哲學體系。他繼承和發展了謝林的客觀唯心論和辯論法,同時也批判了謝林的“同一哲學”和反理性主義。他指出,主客同一是具體的同一,即包含著差別的同一,而謝林的主客絕對同一卻是空虛的無底深淵;他還指出,知識的形成過程是概念的發展過程,而謝林的理智直觀卻是一種象手槍發射那樣突如其來的靈感。在德國古典哲學中,正象當年謝林取代費希特的地位那樣,黑格爾取代了謝林的地位。
社會政治思想 謝林早期的進步社會政治觀點是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下形成的,他當時的著作反映了德國資產階級對於整個德國現實的不滿和希望改變現存封建關係的要求。他相信人類歷史是不斷進步的,人類能夠並且應該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他認為人類歷史是從“原始狀態”開始的,將來則以“理性王國”告終。這種理想化的資產階級王國被描繪為人類的最高理想和法治的普遍實現。他抨擊了封建專制制度,認為這種制度原初就不是由理性造成的,而是由環境的強制造成的,它自身就帶有自己滅亡的萌芽。他把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化視為“人的解放”,認為這是理性的大膽冒險,必定會取得勝利,人將隨著認識自己和自己的力量而變得更加偉大,遲早會索回自己在環境壓迫下放棄了的那些永遠不能轉讓的權利,而實現資產階級法治。
謝林的社會政治觀點一方面主張人類自己創造歷史,另一方面又不敢訴諸人民的力量。他寄希望於封建君主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一方面號召人們進行大膽的冒險,在外部世界裡獲得人的解放;但另一方面又把爭取自由的實踐活動當做純粹的內心活動,表現出向封建勢力妥協的思想傾向。他的進步社會政治觀點並沒有堅持多久,當看到那個按照啟蒙原則建立起來的法國資產階級社會並不合乎理性的時候,他便開始對法國革命感到失望;當拿破崙帝國以粉碎外來干涉的戰爭形式,把資產階級的統治搬到德國土地上的時候,他就更加畏縮倒退,認為要建立一個人人享有高度自由的國家是不可能的,從而放棄了自己曾經抱有的法國革命的理想,寧願到那古老的神聖羅馬帝國中去尋找安靜。
從此以後,他的社會政治觀點日趨反動。無論是對於德國人民反抗拿破崙的民族解放戰爭,還是對於德國反動當局鎮壓民主運動的卡爾斯巴德決議,以至對於法國七月革命在德國掀起的學生運動,他都站在德國封建君主方面。尤其是從19世紀30年代末期以來,當青年黑格爾派作為宗教批判者和共和主義者衝擊普魯士王朝寶座的時候,謝林卻在柏林爬到了普魯士官方哲學家的地位,充當了鎮壓資產階級民主運動的思想領袖。針對結束不久的1848年革命,他抬出君權神授的陳腐學說,攻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反對資產階級取得政權。
馬克思與恩格斯把謝林的早期哲學和晚期哲學明確地區分開,歷史地肯定了謝林早期的"真誠的青春思想",批判地吸收了其中的合理成分,同時無情地揭露了他的晚期哲學是“在哲學幌子下的普魯士政治”。與此相反,馬克思主義出現以前的A.叔本華與S.克爾凱郭爾,馬克思主義出現以後的F.W.尼采和W.狄爾泰、M.海德格爾和K.雅斯貝爾斯等資產階級哲學家則抹殺謝林的早期思想,把他晚期的反理性主義奉為先驅,為他們宣揚自己的思想學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