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希姆·弗蘭克

阿希姆·弗蘭克

阿希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1940年生於德國錫根,德裔生物物理學家。現為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他因發明單粒子冷凍電鏡(cryo-electron microscopy)而聞名,此外他對細菌和真核生物的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研究做出重要貢獻。弗蘭克2006年入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美國國家科學院兩院院士。2014年獲得班傑明·富蘭克林生命科學獎。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基本信息

簡介

約阿希姆·弗蘭克約阿希姆·弗蘭克
77歲的德裔美國科學家弗蘭克如今是哥倫比亞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他的主要貢獻是在上世紀70、80年代開發了一種圖像合成算法,能將電子顯微鏡模糊的二維圖像合成清晰的三維圖像。弗蘭克物理學背景深厚,說他是物理學家也不為過。在德國的大學裡,他研究的是熔點下的金的電子衍射,讀博士時,接觸了X射線晶體學,並師從德國著名的電子顯微學家霍佩博士,並由此接觸到了電子顯微鏡。1970年弗蘭克在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獲得了資助前往美國最好的幾個實驗室遊學兩年,其中包括美國航天局的噴氣推進實驗室。而在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期間,他選擇去學習圖像處理技術。當時的他,怎么也不會想到他的這些功課日後會與化學有關聯。此後,弗蘭克在英國劍橋大學從事電子光學研究。幾年後又定居美國,從事一些與電子顯微鏡相關的公共衛生研究。豐富的“跨界”學術經歷對他的成長很有幫助。弗蘭克發展了一系列成像算法並編寫軟體,實現無需結晶的蛋白質三維結構解析技術。尤其在核糖體三維重構方面有一系列的重要開創性工作,可惜當年解析核糖體結構而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不包括他。現在他在冷凍顯微術領域獲諾貝爾獎,實至名歸。

個人榮譽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雅克·杜波切特(JacquesDubochet),阿希姆·弗蘭克(JoachimFrank)和理察·亨德森(RichardHenderson),表彰他們發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以很高的解析度確定了溶液里的生物分子的結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