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諾貝爾獎的一個獎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從1901年開始負責頒發。每年於12月10日,即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以隆重的儀式在斯德哥爾摩的音樂廳里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物理學領域有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的人。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在遺囑中他提出,將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學者。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以表彰他們在發現中微子振盪方面所作的貢獻。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雷納·韋斯、巴里·巴里什、基普·S·索恩分享。

基本信息

由來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藥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遺囑,設立諾貝爾獎。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定了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授獎儀式。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原則是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有重大價值貢獻的人,並優先獎勵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貢獻者。
1990年諾貝爾的一位重侄孫克勞斯·諾貝爾又提出增設諾貝爾地球獎,授予傑出的環境成就獲得者。該獎於199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首次頒發。

頒獎時間

每次諾貝爾獎的發獎儀式都是下午舉行,這是因為諾貝爾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為了紀念這位對人類進步和文明作出過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在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人們便選擇在諾貝爾逝世的時刻舉行儀式。這一有特殊意義的做法一直沿襲到如今。

獎金獎章

諾貝爾獎的獎金數視基金會的收入而定,其範圍約從11000英鎊(31000美元)到30000英鎊(72000美元)。獎金的面值,由於通貨膨脹,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60年代為7.5萬美元,80年代達22萬多美元。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K,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采。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樸,每年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人到1800人;男士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夜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聖莫雷空運來,這意味著對諾貝爾的紀念和尊重。(因為聖莫雷是諾貝爾逝世的地方)。

評選過程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 2000人。
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有: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審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審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性會議和組織(和平獎)。
不得自薦。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對被推薦的候選人。
每年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審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
每年10月中旬,公布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每年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分別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瑞典國王出席並授獎。

推薦人資格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獎

根據規定,下列人員有權推薦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人選:

1、皇家自然科學院的瑞典或外國院士;

2、諾貝爾物理委員會的委員;

3、曾被授與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的科學家;

4、在烏普薩拉、隆德、奧斯陸哥本哈根、赫爾辛基大學、卡羅琳醫學院和皇家技術學院永久或臨時任職的物理教授,以及在斯德哥爾摩大學有永久性職務的物理學教員;

5、根據使各國和它們的學術中心能夠得到相宜名額分配的考慮,由皇家自然科學院選擇至少六年大學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學院,擔任同類職務的人員;

6、自然科學院認為可能合乎邀請目的的其他科學家。

歷年獲獎原因

1901至1910

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X射線的發現

19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塞曼效應的發現和研究

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放射形的發現和研究

19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氬的發現

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陰極射線的研究

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氣體導電

19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光學精密計量和光譜學研究

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照片彩色重現

19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無線電報

19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氣夜狀態方程

1911至1920

19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熱輻射定律的發現

19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航標燈自動調節器

19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低溫物質的特性

19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晶體的X射線衍射

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X射線晶體結構分析

19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未授獎

19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元素的標識X輻射

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能量級的發現

19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斯塔克效應的發現

19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合金的反常特性

1921至1930

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對理論物理學的貢獻

原子內部組成的粒子-模型圖 原子內部組成的粒子-模型圖

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子結構和原子光譜

19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基本電荷和光電效應實驗

19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X射線光譜學

19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弗蘭克·赫茲實驗

192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物質結構的不連續性

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康普頓效應和威爾遜雲室

192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熱電子發射定律

192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電子的波動性

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拉曼效應

1931至1940

中子-內部結構模型圖 中子-內部結構模型圖
193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未授獎

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量子力學的創立

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子理論的新形式

193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未授獎

193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子的發現

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宇宙輻射和正電子的發現

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電子衍射

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子輻照產生新放射性元素

193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回旋加速器的發明

194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未授獎

1941至1950

194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未授獎

194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未授獎

質子-內部結構模型圖 質子-內部結構模型圖

194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子束方法和質子磁矩

194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子核的磁特性

194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高壓物理學

194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電離層的研究v

194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雲室方法的改進

194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預言介子的存在

195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核乳膠的發明

1951至1960

195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人工加速帶電粒

195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核磁共振

195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相稱顯微法

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波函式的統計解釋和用符合法作出的發現

195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蘭姆位移與電子磁矩

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電晶體的發明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宇稱守恆定律的破壞

195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切連科夫效應的發現和解釋

195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反質子的發現

196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泡室的發明

1961至1970

196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核子結構和穆斯堡爾效應

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凝聚態理論

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子核理論和對稱性原理

196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微波激射器和雷射器的發明

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量子電動力學的發展

196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光磁共振方法

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恆星能量的生成

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振態的發現

196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類

197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磁流體動力學和新的磁性理論

1971至1980

197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全息術的發明

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超導電性理論

197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隧道現象和約瑟夫森效應的發現

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射電天文學的先驅性工作

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子核理論

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J/?粒子的發展

197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電子結構理論
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低溫研究和宇宙背景輻射

198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C_P破壞的發現

1981至1990

198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雷射光譜學與電子能譜學

198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相變理論

198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學的成就

198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W±和Z粒子的發現

198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量子霍爾效應

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電子顯微鏡與掃描隧道顯微鏡

198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高溫超導電性

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微子的研究

198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子鐘和離子捕集技術

199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核子的深度非彈性散射

1991至2000

三代中微子和重輕子-內部結構模型圖 三代中微子和重輕子-內部結構模型圖
199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液晶和聚合物

199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多斯正比室的發明

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新型脈衝星

199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子譜學中子衍射技術

199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微子和重輕子的發現

199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現氦-3中的超流動性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雷射冷卻和陷俘原子

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分數量子霍耳效應的發現

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亞原子粒子之間電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結構

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半導體研究的突破性進展

2001至2009

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玻色愛因斯坦冷凝態的研究

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卓越貢獻

20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超導體和超流體領域中的開創性貢獻

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粒子物理強相互作用理論中的漸近自由現象

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光學相干的量子理論和基於雷射的精密光譜學的發展

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的發現

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巨磁電阻效應的發現

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亞原子物理學中的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和對稱性破缺起源的發現。

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和發明了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感測器。

2010至2019

2010年 “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

2011年 “透過觀測遙距超新星而發現宇宙加速膨脹

2012年  “能夠量度和操控個體量子系統的突破性實驗手法”

2013年  對希格斯玻色子的預測

2014年  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

2015年  發現中微子振盪現象,該發現表明中微子擁有質量。

2016年  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

2017年  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

歷年得主

2009年得主,高錕、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從左到右)的照片 2009年得主,高錕、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從左到右)的照片

1、1901年:倫琴(德國)發現X射線

2、1902年:洛倫茲(荷蘭)、塞曼(荷蘭)關於磁場對輻射現象影響的研究

3、1903年:貝克勒爾(法國)發現天然放射性;皮埃爾•居里(法國)、瑪麗•居里(波蘭裔法國人)發現並研究放射性元素釙和鐳

4、1904年:瑞利(英國)氣體密度的研究和發現氬

5、1905年:倫納德(德國)關於陰極射線的研究

6、1906年:約瑟夫•湯姆生(英國)對氣體放電理論和實驗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並發現電子

7、1907年:麥可遜(美國)發明光學干涉儀並使用其進行光譜學和基本度量學研究

8、1908年:李普曼(法國)發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9、1909年:馬克尼(義大利)、布勞恩(德國)發明和改進無線電報;理查森(英國)從事熱離子現象的研究,特別是發現理查森定律

10、1910年:范德瓦爾斯(荷蘭)關於氣態和液態方程的研究

11、1911年:維恩(德國)發現熱輻射定律

12、1912年:達倫(瑞典)發明可用於同燃點航標、浮標氣體蓄電池聯合使用的自動調節裝置

13、1913年:昂內斯(荷蘭)關於低溫下物體性質的研究和製成液態氦

14、1914年:勞厄(德國)發現晶體中的X射線衍射現象

15、1915年:W•H•布拉格、W•L•布拉格(英國)用X射線對晶體結構的研究

16、1916年:未頒獎

17、1917年:巴克拉(英國)發現元素的次級X輻射特性

18、1918年:普朗克(德國)對確立量子論作出巨大貢獻

19、1919年:斯塔克(德國)發現極隧射線的都卜勒效應以及電場作用下光譜線的分裂現象

20、1920年:紀堯姆(瑞士)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現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學中的重要性

21、1921年:愛因斯坦(德國 猶太人)他對數學物理學的成就,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

22、1922年:玻爾(丹麥猶太人)關於原子結構以及原子輻射的研究

23、1923年:密立根(美國)關於基本電荷的研究以及驗證光電效應

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發現X射線中的光譜線

25、1925年:弗蘭克•赫茲(德國)發現原子和電子的碰撞規律

26、1926年:佩蘭(法國)研究物質不連續結構和發現沉積平衡

27、1927年:康普頓(美國)發現康普頓效應;威爾遜(英國)發明了雲霧室,能顯示出電子穿過空氣的徑跡

28、1928年:理查森(英國)研究熱離子現象,並提出理查森定律

29、1929年:路易•維克多•德•布羅伊(法國)發現電子的波動性

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並發現拉曼效應

31、1931年:未頒獎

32、1932年:海森堡(德國)在量子力學方面的貢獻

33、1933年:薛丁格(奧地利)創立波動力學理論;狄拉克(英國)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論

34、1934年:未頒獎

35、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國)發現中子

36、1936年:赫斯(奧地利)發現宇宙射線;安德森(美國)發現正電子

37、1937年:戴維森(美國)、喬治•佩傑特•湯姆生(英國)發現晶體對電子的衍射現象

38、1938年:費米(義大利猶太人)發現由中子照射產生的新放射性元素並用慢中子實現核反應

39、1939年:勞倫斯(美國)發明回旋加速器,並獲得人工放射性元素

40、1940——1942年:未頒獎

41、1943年:斯特恩(美國)開發分子束方法和測量質子磁矩

42、1944年:拉比(美國)發明核磁共振法

43、1945年:泡利(奧地利猶太人)發現泡利不相容原理

44、1946年:布里奇曼(美國)發明獲得強高壓的裝置,並在高壓物理學領域作出發現

45、1947年:阿普爾頓(英國)高層大氣物理性質的研究,發現阿普頓層(電離層)

46、1948年:布萊克特(英國)改進威爾遜雲霧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線領域的發現

47、1949年:湯川秀樹(日本)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論並預言∏介子的存在

48、1950年:塞索•法蘭克•鮑威爾(英國)發展研究核過程的照相方法,並發現π介子

49、1951年:科克羅夫特(英國)、沃爾頓(愛爾蘭)用人工加速粒子轟擊原子產生原子核嬗變

50、1952年:布洛赫、珀塞爾(美國)從事物質核磁共振現象的研究並創立原子核磁力測量法

51、1953年:澤爾尼克(荷蘭)發明相襯顯微鏡

52、1954年:玻恩(英國猶太人)在量子力學和波函式的統計解釋及研究方面作出貢獻;博特(德國)發明了符合計數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應和γ射線

53、1955年:拉姆(美國)發明了微波技術,進而研究氫原子的精細結構;庫什(美國)用射頻束技術精確地測定出電子磁矩,創新了核理論

54、1956年:布拉頓、巴丁(猶太人)、肖克利(美國)發明電晶體及對電晶體效應的研究

55、1957年:楊振寧、李政道(中國)發現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衡,從而導致有關基本粒子的重大發現

56、1958年:切倫科夫、塔姆、弗蘭克(蘇聯)發現並解釋切倫科夫效應

57、1959年:塞格雷、張伯倫(OwenChamberlain)(美國)發現反質子

58、1960年:格拉塞(美國猶太人)發現氣泡室,取代了威爾遜的雲霧室

59、1961年:霍夫斯塔特(美國)關於電子對原子核散射的先驅性研究,並由此發現原子核的結構;穆斯堡爾(德國)從事γ射線的共振吸收現象研究並發現了穆斯堡爾效應

60、1962年:達維多維奇•朗道(蘇聯)關於凝聚態物質,特別是液氦的開創性理論

61、1963年:維格納(美國)發現基本粒子的對稱性及 支配質子與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梅耶夫人(美國人.猶太人)、延森(德國)發現原子核的殼層結構

62、1964年:湯斯(美國)在量子電子學領域的基礎研究成果,為微波激射器、雷射器的發明奠定理論基礎;巴索夫、普羅霍羅夫(蘇聯)發明微波激射器

63、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施溫格、費爾曼(美國)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取得對粒子物理學產生深遠影響的研究成果

64、1966年:卡斯特勒(法國)發明並發展用於研究原子內光、磁共振的雙共振方法

65、1967年:貝蒂(美國)核反應理論方面的貢獻,特別是關於恆星能源的發現

66、1968年:阿爾瓦雷斯(美國)發展氫氣泡室技術和數據分析,發現大量共振態

67、1969年:蓋爾曼(美國)對基本粒子的分類及其相互作用的發現

68、1970年:阿爾文(瑞典)磁流體動力學的基礎研究和發現,及其在等離子物理富有成果的套用;內爾(法國)關於反磁鐵性和鐵磁性的基礎研究和發現

69、1971年:加博爾(英國)發明並發展全息照相法

70、1972年:巴丁、庫柏、施里弗(美國)創立BCS超導微觀理論

71、1973年:江崎玲於奈(日本)發現半導體隧道效應;賈埃弗(美國)發現超導體隧道效應;約瑟夫森(英國)提出並發現通過隧道勢壘的超電流的性質,即約瑟夫森效應

72、1974年:賴爾(英國)發明套用合成孔徑射電天文望遠鏡進行射電天體物理學的開創性研究;赫威斯(英國)發現脈衝星

73、1975年:A•N•玻爾、莫特爾森(丹麥)、雷恩沃特(美國)發現原子核中集體運動和粒子運動之間的聯繫,並且根據這種聯繫提出核結構理論

74、1976年:丁肇中、里希特(美國)各自獨立發現新的J/ψ基本粒子

75、1977年:安德森、范弗萊克(美國)、莫特(英國)對磁性和無序體系電子結構的基礎性研究

76、1978年:卡皮察(蘇聯)低溫物理領域的基本發明和發現;彭齊亞斯、R•W•威爾遜(美國)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77、1979年:格拉肖、溫伯格(美國)、薩拉姆(巴基斯坦)關於基本粒子間弱相互作用和電磁作用的統一理論的貢獻,並預言弱中性流的存在

78、1980年:克羅寧、菲奇(美國)發現電荷共軛宇稱不守恆

79、1981年:西格巴恩(瑞典)開發高解析度測量儀器以及對光電子和輕元素的定量分析;布洛姆伯根(美國)非線性光學和雷射光譜學的開創性工作;肖洛(美 國)發明高解析度的雷射光譜儀

80、1982年:K•G•威爾遜(美國)提出重整群理論,闡明相變臨界現象

81、1983年:薩拉馬尼安•強德拉塞卡(美國)提出強德拉塞卡極限,對恆星結構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的物理過程進行的理論研究;福勒(美國)對宇宙中化學元素形成具有重要意義的核反應所進行的理論和實驗的研究

82、1984年:魯比亞(義大利)證實傳遞弱相互作用的中間矢量玻色子[[W+]],W-和Zc的存在;范德梅爾(荷蘭)發明粒子束的隨機冷卻法,使質子-反質子束對撞產生W和Z粒子的實驗成為可能

83、1985年:馮•克里津(德國猶太人)發現量子霍耳效應並開發了測定物理常數的技術

84、1986年:魯斯卡(德國)設計第一台透射電子顯微鏡;比尼格(德國)、羅雷爾(瑞士)設計第一台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

85、1987年:柏德諾茲(德國)、繆勒(瑞士)發現氧化物高溫超導材料

86、1988年:萊德曼、施瓦茨、斯坦伯格(美國)產生第一個實驗室創造的中微子束,並發現中微子,從而證明了輕子的對偶結構

87、1989年:拉姆齊(美國)發明分離振盪場方法及其在原子鐘中的套用;德默爾特(美國)、保爾(德國)發展原子精確光譜學和開發離子陷阱技術

88、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爾(美國)、理查•愛德華•泰勒(加拿大)通過實驗首次證明夸克的存在

89、1991年:熱納(法國)把研究簡單系統中有序現象的方法推廣到比較複雜的物質形式,特別是推廣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

90、1992年:夏帕克(法國)發明並發展用於高能物理學的多絲正比室

91、1993年:赫爾斯、J•H•泰勒(美國)發現脈衝雙星,由此間接證實了愛因斯坦所預言的引力波的存在

92、1994年:布羅克豪斯(加拿大)、沙爾(美國)在凝聚態物質研究中發展了中子衍射技術

93、1995年:佩爾(美國)發現τ輕子;萊因斯(美國)發現中微子

94、1996年:D•M•李、奧謝羅夫、R•C•理查森(美國)發現了可以在低溫度狀態下無摩擦流動的氦同位素 

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

95、1997年:朱棣文、W•D•菲利普斯(美國)、科昂•塔努吉(法國)發明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

96、1998年:勞克林、斯特默、崔琦(美國)發現並研究電子的分數量子霍爾效應

97、1999年:H•霍夫特、韋爾特曼(荷蘭)闡明弱電相互作用的量子結構

98、2000年:阿爾費羅夫(俄國)、克羅默(德國)提出異層結構理論,並開發了異層結構的快速電晶體、雷射二極體;傑克•基爾比(美國)發明積體電路

99、2001年:克特勒(德國)、康奈爾、維曼(美國)在“鹼金屬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以及“凝聚態物質性質早期基本性質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100、2002年:雷蒙德•戴維斯、里卡爾多•賈科尼(美國)、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的先驅性貢獻,其中包括在“探測宇宙中微子”和“發現宇宙X射線源”方面的成就。”

101、2003年: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安東尼•萊格特(美國)、維塔利•金茨堡(俄羅斯)“表彰三人在超導體和超流體領域中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102、2004年:戴維•格羅斯(DavidJ.Gross,美國)、戴維•普利茲(H.DavidPolitzer,美國)和弗蘭克•維爾澤克(FrankWilczek,美國),為表彰他們“對量子場中夸克漸進自由的發現。”

103、2005年:羅伊•格勞伯(RoyJ.Glauber,美國)表彰他對光學相干的量子理論的貢獻;約翰•霍爾(JohnL.Hall,美國)和特奧多爾•亨施(TheodorW.Hänsch,德國)表彰他們對基於雷射的精密光譜學發展作出的貢獻。

104、2006年:約翰•馬瑟(美國)和喬治•斯穆特(美國)表彰他們發現了黑體形態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擾動現象。

105、2007年,法國科學家艾爾伯•費爾和德國科學家皮特•克魯伯格,表彰他們發現巨磁電阻效應的貢獻。

106、2008年:日本科學家南部陽一郎(YoichiroNambu),表彰他發現了亞原子物理的對稱性自發破缺機制。日本科學家小林誠(MakotoKobayashi),益川敏英(ToshihideMaskawa)提出了對稱性破壞的物理機制,並成功預言了自然界至少三類夸克的存在。

107、2009年: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表彰高錕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博伊爾和史密斯發明了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感測器。

108、2010年:   瑞典皇家科學院2010年10月5日宣布,將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海姆和諾沃肖洛夫於2004年製成石墨烯材料。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僅有一個原子厚。自那時起,石墨烯迅速成為物理學和材料學的熱門話題。 目前,積體電路電晶體普遍採用矽材料製造,當矽材料尺寸小於10納米時,用它製造出的電晶體穩定性變差。而石墨烯可以被刻成尺寸不到1個分子大小的單電子電晶體。此外,石墨烯高度穩定,即使被切成1納米寬的元件,導電性也很好。因此,石墨烯被普遍認為會最終替代矽,從而引發電子工業革命。

109、2011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體物理學家薩爾·波爾馬特、美國/澳大利亞布萊恩·施密特以及美國科學家亞當·里斯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旨在表彰他們對超新星研究和對宇宙加速擴張研究的貢獻。

110、法國人塞爾日·阿羅什和美國人戴維·維因蘭德因為粒子控制研究而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認定,兩名獲獎者“獨立發明並發展測量和控制粒子個體、同時保持它們量子力學特性的方法”。通過他們天才的實驗辦法,他們已經能夠設法測量和操控非常脆弱的量子態,使得他們的研究領域向著建造新型的超快量子計算機邁出了最初一步。

111、2013年 彼得·希格斯,英國;弗朗索瓦·恩格勒 比利時:對希格斯玻色子的預測 

112、2014年  赤崎勇 日本;天野浩 日本,中村修二 美國: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

113、2015年 梶田隆章 日本;阿瑟·B·麥克唐納,加拿大: 他們發現中微子振盪現象,該發現表明中微子擁有質量。 
註:1962年的頒獎式因為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的身體原因而改在莫斯科舉行, 由瑞典駐蘇聯大使代表國王授獎。

114、2016年  戴維·索利斯、麥可·科斯特利茨、鄧肯·霍爾丹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

115、2017年  基普·S·索恩、巴里·巴里什、雷納·韋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

2011年諾貝爾獎獲獎名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