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政治獎

諾貝爾政治獎是指諾貝爾和平獎背離初衷,越來越具有政治傾向性,逐漸成為一些政治勢力手中的政治工具。

簡介

諾貝爾和平獎的宗旨是獎勵給那些“為促進民族和睦,增進各國友誼,推動裁軍以及為召開和宣傳和平會議而努力的人”。但是,一向以全世界道德大佬自居的挪威諾委會或出於意識形態偏見和政治需要、或為了取悅某國領導人,諾貝爾和平獎已經背離了他的創始人、瑞典科學家諾貝爾的初衷,不再超脫於狹隘的政治利益之上,不再表彰為世界和平作出真正貢獻的人,而是淪為被一些政治勢力利用的政治工具。

表現

拍馬屁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

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由知名社會活動家、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共同獲得。他的獲獎理由是關注“全球氣候變化”。

戈爾素有環保主義者的名聲,從做國會議員、做副總統,都有不錯的環保業績。無論是紀錄片獲奧斯卡獎,還是戈爾獲諾貝爾獎,戈爾家鄉田納西州的一個非營利組織“田納西政策研究中心(TCPR)”都在第一時間對戈爾展開攻擊:首先,他在環保上言行不一;其次,他杞人憂天,妄語惑眾。TCPR揭發說,根據本地電力公司的資料,戈爾在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的豪宅一個月的耗電量比普通美國家庭一年的耗電量還多。戈爾的支持者和反對戈爾的人在網路和紙媒上各執一詞,煞是熱鬧。
戈爾的反對者說:諾貝爾和平獎拒絕了甘地,卻選擇了戈爾,南非的曼德拉在監獄中度過了28年,特蕾莎修女40多年如一日為窮人和病人服務,而戈爾在獲獎前只是有幾年乘坐專機在全世界飛來飛去做演講和拍了一部紀錄片而已。
戈爾的反對者還說:諾貝爾和平獎第一次頒給了一場PPT演講(指《令人難堪的真相》)。一般情況下,諾貝爾獎是對獲獎人至少10年以前的工作做出表彰,這是為了避免可能的評獎失誤。而戈爾主創的紀錄片《令人難堪的真相》問世僅僅一年多,就有英國法官指出其中有9處顯著的知識硬傷。

馬爾蒂·阿赫蒂薩里

2008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決定授予曾任芬蘭總統、聯合國副秘書長的馬爾蒂·阿赫蒂薩里2008年諾貝爾和平獎。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所提出的理由是,由於“阿赫蒂薩里對納米比亞問題、印尼亞齊問題和科索沃問題的處理都起到重要作用,為解決國際爭端作出的重要努力”。

至於阿赫蒂薩里,這次獲得頒獎的主要原因在於處理科索沃問題“有功”。話說199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沒有安理會授權情況下,對前南斯拉夫進行了長達79天的攻擊。此際,正是這位阿赫蒂薩里,建議南斯拉夫當局在北約的軍事壓力下做出讓步。嗣後,安理會通過1244號決議,再次承認南斯拉夫對科索沃擁有領土主權,並可派治安人員維持該地區的社會秩序。此外,還決定解除科索沃解放軍(下稱“科解”)的武裝。嗣後,實際上的發展卻是,軍事占領當局在美國授意下,禁止南斯拉夫治安力量回返科索沃;把美國國務院一度定性為“恐怖主義組織”的“科解”改編為“治安力量”;更嚴重的是,放手讓“科解”與阿爾巴尼亞族暴民將25萬塞爾維亞族居民驅逐出科索沃。2005年,就在科索沃獨立已生米煮成熟飯之時,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任命這位阿赫蒂薩里先生(兼任布希總統的國際事務顧問)前往科索沃“尋求解決方案”。於是乎,阿赫蒂薩里一方面強調塞爾維亞族要對科索沃的亂局擔負“集體責任”,一方面跨越自己的職權、違背安理會的決議、藐視南斯拉夫的領土主權,提出了所謂的“監控下的獨立”方案。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自治政府就在這“方案”的基礎上,正式宣布獨立。
就“方案”的性質而言,需要強調的是,聯合國只有維護國家主權的義務,而無分裂主權國家的權利。此外,“監控下的獨立”方案的提出,絕不是個各當事方協商之下達成的妥協辦法,甚至在提出後也無法取得安理會的一致認可。甚至直到今天,科索沃的獨立也才只能獲得20%的聯合國成員國的承認。正是由於該“方案”問題重重,最近聯合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即聯合國大會將科索沃地位問題移交設於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審理和裁決。
有鑒於此,德國卡舍爾大學的“和平研究所”與瑞典“和平與未來跨國研究所”(TFF)便指出,阿赫蒂薩里的“協調工作”並非遵循聯合國“以和平手段爭取和平”的規範,而是全面支持軍事手段所造成的“和平”,由是,觸犯了國際法。挪威和平研究所創辦人蓋同(JohanGalton)則嚴厲批評阿赫蒂薩里不是去解決衝突,而是提出一個“討好西方國家的短期辦法”。就蓋同看來,阿赫蒂薩里總是“毫不猶豫地迴避聯合國與國際法”。
阿赫蒂薩里與他的西方後台自然知道自己的理虧之處,因此再三強調科索沃獨立方案是個不得構成“先例”的“孤案”。問題是,當前全世界具有民族糾紛的國家不勝枚舉,單單就歐洲聯盟成員就有1/3國家拒絕承認科索沃獨立,更何況最近所發生的俄羅斯與喬治亞間的軍事衝突,以至於克什米爾衝突的激化,也深受科索沃問題的影響與催化。
評論界對阿赫蒂薩里的微詞不僅僅反映在科索沃問題上。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之前,他也支持美國所提出的“人道主義干涉”的宣傳。這時,阿赫蒂薩里完全忽略的是,薩達姆瘋狂殺人期間也正是美國政府毫無保留地支持伊拉克政府的時期。

美國總統歐巴馬

2009年10月9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歐巴馬的獲獎理由是他的建立“無核世界”的願望和承諾。頒給歐巴馬諾貝爾和平獎的理由當時引起全球輿論一片譁然,連不少美國媒體都質疑上台才幾個月的歐巴馬是否有獲獎資格。挪威的主要反對黨領導人甚至提出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主席托爾比約恩·亞格蘭應當辭職,理由是他身兼歐洲委員會秘書長和諾獎主席二職,有損獨立性。
面對質疑,由5位評審組成的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中的4人認為,與其說把獎頒給歐巴馬是對他成績的肯定,不如說是他們對歐巴馬政府未來的“信任投票”,為美國本屆“年輕的政府”提供一些“全球性支持”。
然後就在獲獎的幾天后,美國於9月15日在內華達州一處試驗場實施了一次亞臨界核試驗。美國總統歐巴馬終於令挪威諾貝爾和平獎評審委員會2009年“迫不及待”授予他證書和獎章成為了荒唐事。

打壓中國

劉曉波

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劉曉波——一名因觸犯中國法律而被中國司法機關判處徒刑的罪犯。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聲稱,決定把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劉曉波,一個重要理由是他長久以來用非暴力形式在中國為基本人權作抗爭,並表示一直相信,人權與和平有密切的關係。挪威諾委會在授獎給劉曉波的同時,還指責中國違反簽署的多項國際協定,甚至包括中國憲法所保障的政治權利。

作為中國人的劉曉波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大肆謾罵中國文化、鄙視中國人種,主張“全盤西化”。他還公然主張:“香港100年殖民地變成今天這樣,中國那樣大,當然需要300年殖民地,才會變成今天香港這樣,300年夠不夠,我還有懷疑。”

所謂劉曉波的“人權抗爭”——試圖推翻現有政權和制度,實行西式民主和制度,公然違背了中國的憲法和法律——既是他“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確鑿罪證,也是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重要原因。
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劉曉波,再度反映了西方干預中國政治進程的強烈企圖。
劉曉波獲獎後,10月8日俄新社一篇評論尖銳指出:諾貝爾和平獎一貫被政治化到極致,該獎主宰者的取捨和好惡取決於美國、北約和西歐的態度。
“古巴辯論”網站也指出,“劉曉波與美國幾十年來培養的所有"不同政見者"沒有任何不同。他們作為第五縱隊人物,被派往那些不屈服於美國霸權的國家進行顛覆活動”,“唯一能夠肯定的是,這些人的獲獎讓諾貝爾和平獎本已寥寥的名聲更加受到異議”。
達賴

達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1989年。這年3月,達賴集團在拉薩製造嚴重的流血騷亂事件;6月,在西方某些勢力的唆使、支持下,北京發生“六·四”風波,隨後西方國家對中國採取了政治孤立、經濟封鎖等一系列打壓手段;10月,諾貝爾和平獎很“適時”地落到了達賴頭上。當時的挪威諾貝爾協會會長毫不隱晦地說,“選中達賴喇嘛既是為了影響中國的局勢,也是為了承認中國學生從事民主運動的努力。達賴獲獎人權問題不是新因素,政治則起了作用”。諾貝爾委員會會長也宣稱“表彰達賴喇嘛是對北京政府的一種懲罰”。很顯然,達賴獲獎是對達賴的政治“犒賞”,是西方勢力全面打壓、分裂中國的總盤子的一部分。諾貝爾和平獎再次淪為西方一些勢力的政治工具。
挪威諾委會負責人授獎時聲稱,給達賴頒獎是因為“達賴喇嘛在爭取解放西藏的鬥爭中始終反對使用暴力,主張採用和平的解決辦法”。但是,誰都知道,“非暴力”、“和平”從來與達賴不沾邊。1959年達賴發動全面武裝叛亂,殘害西藏人民,失敗後逃到國外,此後在美國中央情報局支持下,長期豢養著一支4000多人的“四水六崗衛教軍”,對中國邊境進行了長達十餘年的武裝襲擾。美國國務院、中情局的解密檔案也充分證明了這個事實。達賴本人完全明白他憑什麼能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很激動地說:“諾貝爾獎對藏人是一件大事。受獎後我要更加堅信,在堅持英勇戰鬥和不懈的鬥爭後,西藏一定會獨立”。原來,達賴追求的並不是什麼“和平”,而是“英勇戰鬥和不懈鬥爭”,是“西藏獨立”。桑東也曾露骨地說,這個獎是“對每天進行戰鬥的境內外藏人的勇氣進行了褒獎”。
在這個獎項的激勵下,達賴更加放肆地搞“西藏獨立”,搞暴力恐怖活動。次年9月,達賴在荷蘭對記者說,“蘇聯的變化,給西藏獨立帶來了新的契機”。1991年4月對“美國之音”說,“要進一步加強西藏獨立的所有事情”。特別是2008年,達賴又煽動、策劃了拉薩“3·14”事件,半天之中打死、燒死無辜民眾18人,燒毀商鋪1300多個。達賴還污衊被燒死的人是“妓女”,被燒毀的商店是“妓院”,公然聲稱“無論藏人在何時做何事,我都不會要求他們停下來”。緊接著,達賴又親自出面煽動破壞奧運火炬在國外的傳遞。今年7月達賴接受媒體採訪時,公然表示他在必要時準備重新打出“西藏獨立”和暴力的旗幟,並大肆讚揚殺人魔王希特勒是個“充滿同情心的人”,“本性深處也有慈悲”。所有這一切,都是在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的名義下進行的。因此,挪威議會一些人策劃設立了“西藏小組”,從事支持達賴分裂主義的活動,聯合達賴集團在奧斯陸開設“挪威西藏之聲”電台,對中國西藏公開進行煽動、污衊、攻擊性宣傳。

害怕得罪霸權國家

印度民權鬥士、聖雄甘地從未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這是因為“甘地領導印度人以非暴力的和平手段抗爭、爭取國家獨立的對象是當時最強大的殖民地宗主國英國”。

受害者必須與加害者分享和平獎

南非的曼德拉被白人政權長期關押,諾貝爾委員會在此期間並沒有頒發和平獎給他。直到1993年,他才與釋放他的白人政權領袖德克勒克共同獲得和平獎。

此外,美國在1961年介入越南戰爭,直到1973年才停火、撤軍。美國對越南全境狂轟爛炸,造成300萬名越南人死亡,而諾貝爾委員會並未作出讓美國停止屠殺越南人的努力。而在美越停火後,諾貝爾和平獎被頒發給雙方的首席談判代表美國的基辛格和越南的黎德壽。黎德壽拒絕了和平獎,因為他不願與間接造成大量越南平民死傷的基辛格“分享”和平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