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福克島

諾福克島

諾福克島,(Norfolk Island)太平洋西南部的澳大利亞領地。面積34.5平方千米。人口1912(1991)。多數人為來自皮特凱恩的英國後裔,余為澳大利亞、紐西蘭移民。通用英語和皮特凱恩語。居民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行政中心金斯敦,位於島南部的悉尼灣北岸,是自由港。地處南緯29°02′、東經167°57′,西南距澳大利亞的悉尼1676千米。為火山島,海岸線長32千米,四周為珊瑚礁環繞。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地形陡峭,土壤侵蝕嚴重。附近有飛機場。著名遊覽地。

歷史概況

諾福克島

1774年由英國庫克船長發現並命名。1788年成為英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殖民地的一部分,為英國流放罪犯的殖民地(1856年廢止)。1914 年英國將該島移交澳大利亞,由澳總督委派一名行政官管理。1960年成立由選舉產生的諾福克島委員會,為行政官的諮詢機構。1979年經澳大利亞內務部長和諾福克島委員會協商,制定了《1979年諾福克島法》。該法規定,建立立法會議,兼有立法和行政權,但澳大利亞保留該島的主權。同年選舉產生了立法會議,成員9人,任期3年。立法會議選舉1名議長(稱首席部長)、1名副議長和6名行政委員(相當於部長)。司法機構有最高法院和小型議事法庭。旅遊業是該島經濟基礎。漁業資源豐富。農作物有香蕉等水果和蔬菜,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紐西蘭進口。有諾福克松和其他硬木種植。財政收入主要來自關稅和出售郵票。對兒童、中國小學生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有《諾福克島人》《諾福克島新聞》周刊和一個廣播電台。

諾福克島庫克船長

庫客船長介紹
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是英國的一位探險家航海家製圖學家。他由於進行了三次探險航行而聞名於世。通過這些探險考察,他給人們關於大洋,特別是太平洋的地理學知識增添了新的內容。他還被認為在通過改善船員的飲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來預防長期航行中出現的壞血病方面也有所貢獻。庫克船長在太平洋和南極洲的偉大的航行為世界科學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同時他也是第一位繪製澳大利亞東海岸海圖的人。

地獄島

在澳大利亞以東500千米處,在太平洋的滾滾波濤中,聳立著一座地獄般的島嶼——諾福克島。它兩次被用來容納對大陸居民構成威脅的極度重犯,從那時起,它就成了野蠻、殘酷和絕望的代名詞。總督菲利普到澳大利亞後不久,即派海軍上尉菲利普。吉德雷。金帶人到諾福克島駐紮。因為如果想到澳大利亞建成大型海軍基地,就必須控制這個島。金在島嶼上建立了一套嚴酷的制度,對一丁點的犯罪也要施以鞭笞。而其繼任者約瑟夫。弗維奧克斯少校更是變本加厲,許多已有的刑罰變得更加可怕,腳鐐被做得更小,目的是讓它嵌進肉里。隔離室設在一個地下水坑裡,被禁閉的犯人浸在水中無法睡覺。 弗維奧克斯在1804年離任,那時島上的狀況已令人慘不忍睹。1810年,英國人決定撤出諾福克島。四年之內,該島恢復了荒無人煙的狀態。但諾福克島的寧靜只持續了十年。當英國政府決定為那些最凶頑的遭到流放的犯人找一個地獄入口之後,諾福克島又迎來了囚犯和刑罰。1825年6月,第一批人回到島上,當指揮官克羅耐爾。詹姆斯。莫里賽到達後,諾福克島的噩夢真正開始了。  
鞭笞的刑量被定為100下,而且須分段進行。行刑的工具是一種加重的特製刑鞭,稱為“尾鞭”,一般帶有利刃。受刑的人第一個星期先挨50鞭,第二個星期傷口快癒合時,再挨剩餘50鞭。犯人背部和臀部的皮肉幾乎被劃成碎條。但他們得不到任何治療,只能靠自然恢復——那滋味絕不好受,蛆蟲叮附在傷口上,齧食感染的肉。鞭笞刑針對的罪過包括對長官無禮、拒絕工作、唱歌,甚至笑一下。 犯人們被鐵鏈串接在一起,從早到晚勞動。他們的住處是一圈木柵欄,他們在裡面飽受害蟲、害獸的侵擾,最多的是大老鼠。他們沒有刀叉,每天只能像一樣吃飯。諾福克島上的苛政嚴刑使犯人們心中充滿了怨恨,但他們絕對無路可逃,這個島只有8千米長、4.8千米寬,確實沒有任何可藏身的地方。但自由的強烈誘惑占據了犯人的頭腦,他們很自然地想到了叛亂。這場災禍在1834年1月15日早晨爆發了。犯人們攻擊衛兵,並為同伴打開鐵鏈。但因叛亂的計畫不周密,槍響驚動了全島衛兵。騷亂平息後,衛兵們進行了報復性的懲罰。五個月後,威廉。伯頓法官來到諾福克島,犯人的慘狀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島上的問題引起了方面的關注。  

諾福克島諾福克島

最初有35個犯人被判死刑,但伯頓法官立即給他們緩刑。他與總督磋商後,只有14人被絞死。當這些人得知要上絞架時,他們都感謝上帝讓他們脫離苦海。而被判緩刑的人卻流下了痛苦的淚水。 同前任弗維奧克斯一樣,詹姆斯之所以恣意妄為,是因為他發現諾福克島上除了毫無權利的犯人之外,再沒有人能證明他的暴行。只有從澳大利亞大陸來訪的人才會懷疑這裡有公然的虐待,並提出一些批評。島上的行政狀況難以得到監督,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於是在1855 年最終決定停止在島上的活動。

城市概述

諾福克島諾福克島地圖
該島位於太平洋西南部,西南距澳大利亞的悉尼1676公里,南距紐西蘭640公里,為火山島。主島諾福克島長8公里,寬4.8公里,海岸線長 32公里。領土還包括無人居住的菲利浦島尼皮恩島(分別南距主島7公里和1公里)。諾島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屬亞熱帶氣候。日平均氣溫最高15.8-26.5℃,最低11-23.4℃。年均降雨量1350毫米。 此地人口為1892人(2000年),人口增長率為-0.68%。主要為來自皮特開恩島的英國人後裔,其餘為澳大利亞、紐西蘭、玻里尼西亞移民。80.8%為澳公民,16%為紐西蘭公民。官方語言為英語,當地居民也講諾福克語(18世紀英語和古代塔希提語相混合的語言)。 71.5%的居民信奉基督教。

政治法律

政治
該島主權屬澳大利亞,但享有很大自治權。行政管理由行政官和地方選舉產生的立法議會共同負責。1979年經澳內務部長和諾福克島委員會協商,制定了《1979年諾福克島法案》。該法案規定在諾島建立立法會議,兼有立法和行政權,但澳保留對該島的主權。同年選舉產生了立法會議,成員9人,任期3年。立法會議設1名議長(1988年前稱首席部長)、1名副議長和6名行政委員(相當於部長)。司法機構有最高法院和小型議事法庭,抗訴權仍屬澳聯邦法院。在1991年的一項民意測驗中,島上居民以壓倒多數反對澳大利亞政府提出的將諾島劃入澳聯邦選區的提議,澳政府不得不於次年宣布放棄這一計畫。最近一次立法會議選舉於1997年4月舉行。在新選出的立法會議議員中有包括副議長在內的3名女性。議長兼行政委員會主席大衛·歐內斯特·布菲特(David Earnst Buffett)。司法
司法機構有最高法院和小型議事法庭,抗訴權仍屬澳聯邦法院。

經濟發展

諾福克島諾福克島
旅遊業
旅遊業是諾島經濟的基礎。每年接待約28000至30000名遊客。關稅和發行郵票為該島主要財政收入。漁業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可耕地約 400公頃,農作物有棕櫚樹籽、物、香蕉和其他水果,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新進口。 1995/1996年度財政收入約932萬澳元,支出約 872萬澳元。使用澳大利亞貨幣( 1澳元=0.6143美元,2000年2月)。
交通運輸
空運:島上設有機場,能起降中型噴氣飛機,澳安塞特航空公司經營澳悉尼和布里斯班至該島的客運和貨運航線。紐西蘭航空公司每周有班機從奧克蘭至該島。另有包機往返於新喀里多尼亞和該島之間。
海運:共有2家航運公司經營至該島的航線,另有小油輪定期向該島運送所需汽油天然氣
公路:總長約80公里,其中53公里為封閉式公路。
對外貿易
1995/1996年度進口約269萬澳元,出口約498萬澳元。

諾福克南洋杉

別名:磷葉南洋杉、尖葉南洋杉、肯氏南洋杉。
科屬:南洋杉科,南洋杉屬。
品種:銀灰南洋杉,葉呈銀灰色。 垂枝南洋杉,枝下垂。

諾福克島諾福克杉

諾福克南洋杉喜陽耐旱,主幹挺秀,枝條水平伸展,呈輪生,塔式樹形,葉秀繁茂。室內宜放近窗明亮處。 諾福克南洋杉為園林觀賞佳品,地栽可達30米以上高度,喜溫暖和陽光,既能忍受40℃高溫,也能耐得零下5℃的低溫,可在北緯27℃線左右露地生存(諾和克島位於南緯27℃)。葉鑽形,兩側略扁,長7~18mm,端銳尖。球果近球形,苞鱗的先端向上彎曲。原產澳洲諾福克島。中國已有引入。南洋杉樹形高大,姿態優美,為世界5大公園樹種之一。最宜獨植作為園景樹或作紀念樹,亦可作行道樹。南洋杉又是珍貴的室內盆栽裝飾樹種,用於廳堂環境的點綴裝飾,顯得十分高雅。 南洋杉喜光,但又畏強光。在夏季時應避免過強光照射,置於室外樹蔭或半陰處。9月份以後,移入光照良好、無霜凍的冷室。如長期放於寒冷、陰暗處,會使植株變得又高又瘦,影響觀賞價值。

繡眼鳥

繡眼鳥屬雀形目,繡眼鳥屬,又叫白眼圈。主要產於非洲亞洲、南部、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等氣候溫暖的地區。繡眼鳥都是短尾巴,短翅膀。體長大約11厘米。喙細巧,很尖。舌頭的尖端像刷子。羽毛呈平淡的淺灰色、褐色或者黃綠色。雄性和雌性很相似。它的特點是眼眶周圍有一圈柔軟稀少,通常是白色的羽毛。它閃是嚴格的群居樹棲鳥類。主要食昆蟲、花密和鬆軟的甜水果。有些繡眼鳥會毀壞無花果和葡萄。除了築巢時候以外,繡眼鳥相當活躍。諾福克島繡眼鳥數量稀少,屬瀕危鳥類。
繡眼,俗名繡眼兒、粉眼兒、粉燕兒、白眼兒、白日眶等。其實有好幾個品種,如灰腹繡眼鳥暗綠繡眼鳥、諾福克島繡眼鳥和紅肋繡眼鳥等。繡眼鳥是小型食蟲鳥類,體型及顏色都很像柳鶯。因其眼圈被一些明顯的白色絨狀短羽所環繞,形成鮮明的白眼圈,所以得名繡眼。

諾福克島繡眼鳥

繡眼鳥小巧玲瓏、羽色漂亮、動作靈活、鳴囀聲音圓潤、音韻多變、婉轉動聽,而且喜歡燈下歌唱,姿態優美,因此許多人喜歡籠養。一般選擇雄鳥或雌雄成對飼養,雌雄鳥容易辨別。如果是紅脅繡眼,雌鳥肋部的栗紅色小而淡,略呈黃褐色.由叫聲也能分辨,因雄鳥的聲音高而後音長。一般來說,身腰長、嘴尖細、羽毛緊湊、羽色鮮艷、“膛音”大的繡眼鳥最好。為使繡眼鳥在燈下歌唱,白天可用籠套罩住鳥籠,等晚上開燈後才去掉籠套。繡眼的鳴叫聲有高、中、低三種音調,聽起來有帶水音的、有像蟲鳴的,還有一種像夏天鳴的被認為是上品。日本就有繡眼鳥鳴叫比賽,評分標準多依據一次鳴囀的長短、音韻、音調,或者在一定時間內鳴囀的次數。

文化教育  

設有一所公立學校,對6-15歲兒童實行九年制免費義務教育,1995/1996年度註冊學生328人,教師23人(其中2人為兼職),願意赴澳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少年可獲獎學金。1995/1996年度教育撥款為137.6萬澳元。有《諾福克島政府公報》和《諾福克島人報》,均為周刊。有電台和電視台各一家,收音機2000台,電視機900台。

環境保護

80年代中期由澳聯邦政府和諾福克島聯合設立了面積465公頃的諾福克島國家公園,以保護島上的原始森林及獨有的動植物物種,如諾福克島綠鸚鵡和世界最大的厥類等。其它環保措施還包括將南距主島7公里的菲利浦島闢為
自然保護區。

大英國協成員國

大英國協是由大英帝國演變而來,由英國和部分前英屬殖民地組成。但英國已不再是大英國協的主宰,大英國協也只是一個供各成員國進行政治、經濟磋商與合作的鬆散組織。54分別來自六個地區其中非洲19個、亞洲8個、美洲3個、加勒比地區10個、歐洲3個、南太平洋地區11個。
主權國家 安提瓜和巴布達 | 澳大利亞 | 巴哈馬 | 孟加拉國 | 巴貝多 | 貝里斯 | 波札那 | 汶萊 | 喀麥隆 | 加拿大 ·賽普勒斯 | 多米尼克 | 斐濟 | 甘比亞 | 加納 | 格瑞那達 | 蓋亞那 | 印度 | 牙買加 | 肯亞 | 吉里巴斯 | 賴索托 | 馬拉威 | 馬來西亞 | 馬爾地夫 | 馬爾他 | 模里西斯 | 莫三比克 | 納米比亞 | 諾魯 | 紐西蘭 | 奈及利亞 | 巴基斯坦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聖基茨和尼維斯 ·聖露西亞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塞席爾 ·薩摩亞· 獅子山 | 新加坡 | 索羅門群島 | 南非 | 斯里蘭卡 | 史瓦濟蘭 | 坦尚尼亞 | 湯加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吐瓦魯 | 烏干達 | 英國 | 萬那杜 | 尚比亞 ·盧安達
海外領土與屬地 澳大利亞 亞什摩及卡地爾群島 | 澳大利亞南極領地 | 聖誕島 ·科科斯群島 | 珊瑚海群島 | 賀得及麥唐納群島 | 諾福克島
紐西蘭 庫克群島 | 紐埃 | 紐西蘭羅斯屬地 | 托克勞 | 尼烏埃
英國 阿克羅蒂里和德凱利亞 | 安圭拉 | 百慕達 | 英屬南極領地 | 英屬印度洋領地 | 英屬維京群島 | 開曼群島 | 福克蘭群島 | 直布羅陀 | 根西島 | 曼島 | 澤西島 | 蒙塞拉特島 | 皮特凱恩群島 | 聖赫倫那(包括 阿森松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 | 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群島 | 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

澳大利亞自然地理

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及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海岸線長約3.67萬公里。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絕大部分,雖四面環水,沙漠和半沙漠卻占全國面積的35%。全國分為東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個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