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時間:2012-05-01
版 次:1
頁 數:304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歷史 > 通俗說史
內容簡介
曹操是一個什麼人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為什麼會提出為曹操翻案?其一生功過究竟該如何評說?為什麼毛澤東會與曹操心心相印?其間蘊含什麼歷史經驗教訓?
《論曹操》為曾經宦海、飽讀史書的歷史學者朱永嘉先生沉潛三十餘年大陸出版的第一部專著,是書以《三國志·武帝紀》為主線,鳩集各種史料,從毛澤東讀史的視角,解讀東漢末年的社會情形與局勢。作者設身處地,溝通古今,思考深遠,飽含歷史經驗和思想、政治智慧。
作者簡介
朱永嘉(1931— ),歷史學者。早年師從譚其驤、周予同等文史名家,曾任教於復旦大學歷史系。著有《晚年毛澤東重讀古文內幕》,註譯有《明辭彙刊》、《呂氏春秋》、《唐六典》《春秋繁露》等古籍約五百多萬字。
圖書目錄
論曹操(上篇)
一、關於《三國志·武帝紀》的一些情況
(一)五九年為曹操翻案的由來
(二)碣石山究竟在哪裡
(三)盧弼給曹操貼了不少大字報
(四)關於陳壽其人與其所著的《三國志》
(五)裴松之及其《三國志》注
(六)曹操寫的自傳--《讓縣自明本志令》
(七)盧弼與《三國志集解》
(八)盧弼那幾張大字報究竟說了什麼
(九)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
二、曹操的青年時期及其鎮壓黃巾起家
(十)曹操的出身及其父、祖
(十一)青少年時代的曹操
(十二)許子將的月旦評和他對曹操的評語
(十三)曹操初試鋒芒
(十四)曹操以鎮壓黃巾起義起家
(十五)黃巾軍是怎么起來的
(十六)關於太平道的源流
(十七)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三、東漢末年軍閥混戰
(十八)東漢末年政治局勢的混亂
(十九)曹操起兵前後的因緣關係
(二十)曹操是西園八校尉之一
(二十一)宦官與外戚自相殘殺--東漢政權的瓦解
(二十二)董卓進京
(二十三)曹操為什麼要自京師逃跑
(二十四)"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二十五)"捉放曹"的由來
四、起兵討伐董卓
(二十六)己吾起兵
(二十七)討伐董卓
(二十八)董卓遷都與曹操初戰失利
(二十九)曹操的慷慨陳辭
(三十)關東諸首領如何忙於內訌
(三十一)董卓在長安的胡作非為
(三十二)袁紹取冀州
(三十三)曹操攻擊黑山黃巾
(三十四)董卓被殺與呂布東奔
五、曹操的實力逐步壯大
(三十五)曹操與青州黃巾
(三十六)曹操如何在關東軍閥混戰中謀劃立足之地
(三十七)曹操與陶謙之間的戰爭--為報殺父之仇
六、曹操攻滅呂布、袁術的戰爭
(三十八)曹操與呂布的首次交手仗
(三十九)劉備接替陶謙領徐州牧
(四十)曹操面臨的選擇--先鞏固兗州,還是先取徐州
(四十一)長安亂,漢獻帝只能逃亡
(四十二)挾天子以令諸侯
(四十三)劉備投奔曹操--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四十四)曹操在南陽打了一次敗仗
(四十五)袁術的稱帝及其失敗
(四十六)曹操再戰張繡
(四十七)呂布的失敗及其為人
七、官渡之戰前雙方的形勢
(四十八)善待降人
(四十九)袁紹消滅公孫瓚的戰爭
(五十)官渡之戰前袁、曹雙方的形勢
(五十一)東征劉備
(五十二)關羽與張遼--說一下如何為人與如何考察人的問題
八、官渡之戰
(五十三)袁曹在官渡的前哨戰--白馬之戰
(五十四)兩軍對峙,後勤保障是勝負的根本所在
(五十五)袁紹所以失敗的教訓
(五十六)官渡之戰後促使袁紹集團走向終點的內因
九、曹操平定河北袁紹集團
(五十七)官渡之戰後袁紹集團在北方的變化
(五十八)官渡之戰以後,曹操內政的變化
(五十九)在新形勢下,曹操的戰略選擇
(六十)攻占冀州
(六十一)曹操破鄴以後的各項政策措施
十、平定三郡烏丸
(六十二)關於三郡烏丸的問題
(六十三)《整齊風俗令》
(六十四)曹操處理并州高幹的問題
(六十五)曹操北伐三郡烏丸
(六十六)曹操平定三郡烏丸後的詩作
十一、給曹操前半生的為人行事作一個小結
論曹操(下篇)
一、曹操中央權力的加強
(一)獻帝遷許及董承事件
(二)擁曹、擁漢與中間派
(三)曹操與禰衡--擊鼓與罵曹
(四)罷三公,置丞相與殺孔融
二、曹操占領荊州
(五)曹操南征劉表
(六)劉表其人其事
(七)荊州集團對曹操的態度
(八)劉表的繼承人問題
(九)劉琮投降曹操
三、孫劉聯盟與赤壁之戰
(十)劉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策
(十一)劉琮投降以後劉備的處境
(十二)東吳孫氏的起家
(十三)赤壁之戰的預備
(十四)曹操應對孫氏在江東崛起之方針和措施
(十五)孫劉聯盟抗曹的醞釀和實現
(十六)赤壁之戰
四、赤壁之戰後曹操的對內政策
(十七)赤壁之戰以後的形勢
(十八)曹操的《求賢令》與《讓縣自明本志令》
(十九)以曹丕為五官中郎將
五、赤壁之戰後關中漢中的情況
(二十)關於漢中張魯的五斗米道
(二十一)關中變亂的平定
(二十二)關於劉焉劉璋在四川的經歷
六、曹操專權及其與吳、蜀的戰爭
(二十三)曹操稱魏公
(二十四)濡須口之戰
(二十五)劉備入主益州及其性格特徵
(二十六)魏國公禮儀上的升級與漢皇后伏氏的結局
(二十七)曹操攻張魯,漢中得而復失
七、曹操之死及其諸子之間的關係
(二十八)父子兄弟之間--曹操與曹丕、曹植
(二十九)曹操之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