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白朮、澤瀉、芍藥、陳皮、茯苓、生薑、木香、檳榔各等分。
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上為細末。每次6g,溫開水調服。
2、古代用法:上為末。
功用
健脾利水,理氣調胃。
主治
①《元戎》:痰病化為水氣,傳變水蠱,不能食。②《癰疽驗方》:癰疽聲嘶色敗,唇鼻青赤,面目浮腫。
方義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澤瀉利水滲濕,泄熱通淋;芍藥緩急止痛;陳皮行氣健脾,降逆化痰;茯苓滲濕利水,健脾和胃;生薑化痰止咳;木香行氣止痛;調中導滯,檳榔消積,下氣,行水。
加減化裁
若腹上腫,加白朮,余藥各半;若心下痞者,加枳實;若下實者,加牽牛末。
附註
《普濟方》本方用法:上為末。每服二錢匕,更量病勢虛實加減,臨時訊息。
重要文獻摘要
1、方論選錄
《醫壘元戎》:“調胃白朮澤瀉散治痰病化為水氣,傳變水蠱,不能食。白朮、澤瀉、芍藥、陳皮、茯苓、生薑、木香、檳榔各等分。一法加白朮,余藥各半治臍腹上腫如神。心下痞者,加枳實下實者,加牽牛末。”
中藥方劑之調理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