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高55厘米
1957年四川省成都天回山出土
秦漢陶俑的造型不僅有威武的軍陣,也有這樣極具生活氣息的人物。這件陶俑以灰陶作胎,手塑成型,左臂挾鼓,右手舉槌作擊鼓狀,正忘情地進行說唱表演。其手舞足蹈的形態,眉飛色舞的表情,將一位漢代“說唱藝術家”的陶俑感覺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反映了東漢時期高超陶塑藝術水平。
這件陶俑富含濃郁的民間氣息和地方風貌。四川的東漢墓先後出土多件形象類似的說唱俑,這表明當時蜀地說唱表演頗為流行。
漢代說唱者往往以身材短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表演者,同其他舞樂百戲節目同場獻藝,類似後世戲曲中的丑角,相信那時的說唱者精湛的表演,一定會帶給觀眾無盡的歡樂和笑聲。
相關詞條
-
東漢擊鼓說唱陶俑
東漢擊鼓說唱陶俑於1957年出土於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東漢崖墓,為東漢明器,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東漢擊鼓說唱陶俑高56厘米,以泥質灰陶製成,頭上戴幘,...
文物特徵 流傳歷史 出土環境 文物鑑賞 文物價值 -
擊鼓說唱陶俑
擊鼓說唱陶俑,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文物,高55厘米。1957年四川省成都天回山出土。陶俑以灰陶作胎,手塑成型,左臂挾鼓,右手舉槌作擊鼓狀,正...
基本信息 造型風格 角色形象 -
陶俑
陶俑在古代雕塑藝術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藝術品的一種。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開始將泥捏的人體、動物等一起放入爐中與陶器一起燒制。到了戰國時期,...
簡介 特徵與鑑別 歷史 套用 價值 -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俑
陶俑在古代雕塑藝術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開始將泥捏的人體、動物等一起放入爐中與陶器一起燒制。五代十國時期的陶俑,目前考古發現有:南京南...
概要 歷程 -
說唱俑
是中國古代表演滑稽戲的俳優造型。它的特點是詼諧、幽默,多為一人說唱,以小鼓擊節伴奏。擊鼓說唱俑以寫實主義的手法刻畫出一位正在進行說唱表演的藝人形象,反映...
說唱俑 漢代陶俑 擊鼓式 立式 -
漢代陶俑
作為與墓葬制度聯繫緊密的俑像,是漢代雕塑藝術中的重要門類,與秦代兵馬俑相比,漢代俑像則主要塑造的是社會各階層的人物,且形象更生動活潑。
漢代陶俑背景簡介 漢代陶俑的意義 -
漢代樂舞雜技陶俑
漢代陶塑珍品。1969年山東濟南市郊無影山西漢墓出土。雜技陶俑燒造於一個長方形陶盤上,有二十一人,七人登場表演雜技,姿態生動,其中兩人為女子,穿長袖花衣...
西漢墓隨葬品 特色與收藏 -
多姿多彩的陶俑
內容介紹前言閱讀提示1跽坐俑2立射俑3跪射俑4鞍馬5彩繪女坐俑6彩繪包頭巾女立俑7彩繪射姿立俑8彩繪舞蹈俑9彩繪遞物俑10彩繪騎兵俑11彩繪持盾武士俑1...
內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