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是指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豐富內涵,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基本信息
- 使用地區:中國
- 拼音:yu wen su yang
- 目前狀況:使用中
概念
語文素養語文素養,是指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豐富內涵,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詳解
語文素養按一般的理解,“素養”是指“平日的修養”,也指“學識、造詣、技藝、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狀況。此次課程改革,許多學科的課程標準中都採用了“素養”一詞。如,《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均將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放在突出地位,《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提出要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的總目標中也提出“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
課程標準中採用“素養”一詞,還有這么兩層意思:一是將“素養”理解為“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二是認為基礎教育中各個階段的“素養目標”是有層次差別的。至於大家為什麼不用“素質”而用“素養”,可能是因為“素養”一詞,較之“素質”更具有“後天的教養效果”的意味。
要點
高中語文培訓資料語文素養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說它包含語文的積累、語感、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一般都能接受,要說它包含思維品質、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特別是“思想觀念”,可能有人覺得不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