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他們生於一個時代,以80後為名。在計畫生育的大旗下,從出生那一刻就開始了孤獨的旅程。在小皇帝的稱號下享受著萬千寵愛的他們,卻背負著爭議與罵名。當他們一路成長,終於獨立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才發現80後原來是最弱勢的一代。沒有90後非主流的叛逆,也沒有70後已經收穫的成就。他們在叛逆與保守之間反覆糾結,他們的內心充滿了矛盾。他們看著國家提供的各種福利離他們悄然遠去,而新型福利體系卻遠沒有健全。他們花費長輩無數血汗,撐起了教育產業化。他們為了小小蝸居,傾盡祖孫三代的畢生積蓄。他們,終於被冠以了“啃老”的名號。
80後不會成為垮掉的一代,就如80後覺得非主流是腦殘一樣。每一個世代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多年以後再回過頭來看80後,會發現,他們其實只有一個名字“試驗品”。計畫生育的試驗品、教育改革的試驗品、住房改革的試驗品。
生活
生活的真諦很難去琢磨,他們從小就努力學習,上了中學、高中、大學,對學習厭倦了,再工作,工作也不好找,不是自己理想的。生活中還有好多傷人腦子的事情,諸如房子、愛情瑣碎的事情總是圍繞在他們的身邊,把他們包裹的幾乎呼吸困難。
天天網路上出現N多的80後字眼,有褒有貶。80後面對高房價,房子的壓力讓最富生命力的青春年華成為蟻族、啃老族。擴招貌似趕上了好的政策,可是就業崗位增加的比例遠遠低於擴招的比例,一個一個的“高材生”待業,為生計發愁。
大家都想待在大都市,尤其是在大都市求學的80後,他們已經戀上了這兒的生活環境,已經熟悉了這兒的朋友,不想再去別的陌生城市。可是生活的窘態讓他們進退維艱,待在這兒生活難,離開退居所謂的二線城市卻又不甘心。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適者生存。
一些80後出此下策,女生想嫁個有房子的,男生想找個住房不愁的。出現了網路上所說的“80後寧嫁有房沒工作男”,當然還沒有確切見到80後的男生找富二代的明確說法,但是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生活所迫,讓多少的有情人忍痛割愛,各自尋找自己的生活依靠來減壓。他們之後的生活會是幸福的嗎?也許這樣的組合對生活的壓力沒有太多的顧慮,也許日久生情,他們最後也是恩愛的。可這些符合生物界最原始的匹配方式嗎,他們之間的年齡可能已經很懸殊,他們找的並不是自己初衷認為的志同道合的伴侶,而是可以讓自己輕鬆生活的搭檔。最純潔的愛情就此給玷污了,沒辦法他們所在的生活環境就是讓他們這樣進化著。
評論
《老男孩》走紅80後不過是一代“試驗品”
《老男孩》 ,一部反映青春、夢想的網路電影,2010年10月28日以來在網際網路迅速流傳,感動內地各年齡層的觀眾,很多人流下對青春唏噓的淚水,贊其是少有的國產佳作。影片也引發了網民關於夢想的熱論。
創新,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名。只是,這個創新之前往往需要加上一個“被”字。比如計畫生育絕對是全球首創,住房全盤商品化放眼全世界也鮮有耳聞。可惜,這些創新雖然於己有關,而試驗品一代除了默默承受,卻也無能為力。
80後就是個試驗品的一代,上學沒趕上免學費,還趕上了擴招,畢業沒趕上保分配,趕上了到處跟要飯的一樣打工。
80後的一代就是犧牲的試驗品!
然而生活還將繼續,他們還將承受。也許再過十年,80後就將成為一個遙遠的過去時,90後和00後會將是世代舞台上的新主角。這,或許就是一種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