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

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

《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是2002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福柯。該書力圖構建一種“人文科學考古學”,它旨在測定在西方文化中,人的探索從何時開始,作為知識對象的人何時出現。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福柯使用“知識型”這一新術語指稱特定時期知識產生、運動以及表達的深層框架。通過對文藝復興以來知識型轉變流動的考察,福柯指出,在各個時期的知識型之間存在深層斷裂

此外,由於語言學具有解構流淌於所有人文學科中語言的特殊功能,因此在人文科學研究中,語言學都處於一個十分特殊的位置:透過對語言的研究,知識型從深藏之處顯現出來。這本書“妙語連珠,深奧晦澀,充滿智慧” [1],然而就是這樣一本十足的學術論著,甫經出版即成為供不應求的暢銷書:第一版由法國最著名的伽利瑪出版社於1966年10月出版,印了3500冊,年底即告售磬,次年6月再版5000冊,7月:3000,9月:3500,11月:3500;67年3月:4000,11月:5000……,據說到80年代為止,《詞與物》僅在法國就印刷了逾10萬冊。對這本書的評價也同樣戲劇,評論意見幾乎截然二分,不是大加稱頌,就是憤然聲討,兩造的領軍人物也個個了得:被譽為“知識分子良心”的大哲學家薩特聲稱這本書“要建構一種新的意識形態,即資產階級所能修築的抵禦馬克思主義的最後一道堤壩”,法國共產黨的機關雜誌也連續發表批駁文章;不過更有意思的是,這一次,天主教派的知識分子們同似乎該不共戴天的共產黨人們站到了同一條戰線里:雖然進攻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在反對這一點上,兩派倒是心有期期。但福柯這一方的陣容也毫不遜色:岡奎萊姆拍案而起,他於1967年發表長文痛斥“薩特一夥”對《詞與物》的指責,並指出爭論的焦點其實並不在於意識形態,而

在於福柯所開創的是一條嶄新的思想系譜之路,這恰恰又是固守“人本主義”或“人道主義”的薩特等所不願意看到並樂意加以剷除的。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編

第一章 宮中侍女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二章 世界的平鋪直敘

第一節 四種相似性

第二節 記號

第三節 世界的界線

第四節 物的書寫

第五節 語方的存在

第三章 表象

第一節 堂吉訶德

第二節 秩序

第三節 符號的表象

第四節 被複製的表象

第五節 相似性的想像

第六節 “智力訓練”與“分類學”

第四章 言語

第一節 批評與評論

第二節 普通語法

第三節 動詞理論

第四節 表達

第五節 指明

第六節 衍生

第七節 語言四邊形

第五章 分類

第一節 史學家說了些什麼

第二節 自然史

第三節 結構

第四節 特性

第五節 連續與災難

第六節 怪獸與化石

第七節 自然的話語

第六章 交換

第一節 財富分析

第二節 貨幣和價格

第三節 重商主義

第四節 質押與價格

第五節 價值的形成

第六節 功效

第七節 一般圖表

第八節 欲望與表象

第二編

第七章 表象的界限

第八章 勞動、生命和語言

第九章 人及其複本

第十章 人文科學

作者簡介

米歇爾·福柯(1926-1984)是並且仍將是最為光彩奪目的思想大師之一。福柯的著作已補譯成60多種文字,就足以說明他所具有的世界性的影響。他的思想是“最偉大的現代哲學之一”,他的扛鼎之作《詞與物》是“一部關於新思想的偉大作品”(德勒茲語)。《詞與物》無疑是西方文化考古學家福柯最要的代表作。這不僅是因為《詞物》對自文藝復興以來直至20世紀的整個西方文化和知識史都作了細緻入微的、富有創見和深度的梳理和剖析,而且更因為它從根本上驅除了籠罩在當代知識形式的決定性條件之上的人類學主體主義的迷霧,批判了自笛卡爾、尤其自康德以來200多年西方哲學傳統的先驗意識哲學和主體主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