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為使君子科植物訶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或絨毛訶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var. tomentella Kurt.的乾燥成熟果實。訶子, 又名訶黎勒, 是中藥收斂劑中的一味常用藥。具有“ 斂肺, 澀腸, 下氣”之功效, 可治療“ 久咳、失音、久瀉、久痢、脫肛、便血、崩漏、帶下、遺精、尿頻” 等病證。
性味
苦、酸、澀,平。歸肺、大腸經。
主治功能
澀腸斂肺,降火利咽。用於久瀉久痢,便血脫肛,肺虛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啞。
清· 黃元御曰“ 訶黎勒苦善泄而酸善納。苦以破其壅滯,使上無所格而下無所礙酸以益其收斂, 使逆者自降而陷者自升, 是以咳利俱止也。其治胸滿心痛, 氣喘痰阻者, 皆破壅降逆之力其治崩中、帶下、便血、墮胎者, 皆疏郁升陷之功也。” 其性溫, 固其所治病證以感寒, 或虛寒, 或無明顯寒熱偏性之氣機失調證為主。訶子集通澀於一身, 必通而不過, 澀而不奎, 藥性平和。
植物形態
訶子大喬木,高達20~30米。
葉互生或近對生,卵形或橢圓形,長7~25厘米,寬3~1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鈍或圓,全緣,兩面均禿淨,幼時葉背薄被微毛;葉柄粗壯,長1.5~2厘米,有時於頂端有2個腺體。
穗狀花序生於枝頂或葉腋,花兩性,黃色;萼杯狀,長約3毫米,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尖銳,內面被毛;花瓣缺;雄蕊10,著生於萼管上,花葯黃色,心臟形;子房下位,1室,胚珠2枚,花柱長突出。
核果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5~4.5厘米,幼時綠色,熱時黃褐色,表面光滑,乾時有5棱。
種子1顆。
花期6~8月。
果期8~10月。
多栽於路旁或村落附近。
原產印度、緬甸等處。
我國西藏、雲南、廣東、廣西等地均有分布。
其變種植物恆河訶子亦同供藥用。
與上種的主要區別點為:植物的枝、葉、花序及子房均密被白色柔毛;花序及花較密集;果實較小,被毛。
廣西有栽培。
以上植物的葉(訶子葉)、幼果(藏青果)、果核(訶子核)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
秋末冬初果實成熟時採摘,曬乾。
藥材
乾燥果實呈卵形或近圓球形,長3.5厘米,徑1.5~2厘米。
表面黃綠色或灰棕色,微帶光澤,有5條縱棱及多數縱皺紋,並有細密的橫向紋理,基部有一圓形的果柄殘痕。
質堅實,斷面灰黃色,顯沙性,陳久則呈灰棕色。
內有黃白色堅硬的核,鈍圓形。
核殼厚,砸碎後,里有白色細小的種仁。
氣微,味酸澀。
以黃棕色、有光澤,堅實者為佳。
主產雲南,廣東、廣西等地亦產。
化學成分
果實含鞣質23.60~37.36%,其成分為訶子酸、訶黎勒酸、1,3,6-三沒食子醯葡萄糖及1,2,3,4,6-五沒食子醯葡萄糖、鞣雲實精、原訶子酸、葡萄糖沒食子鞣甙、並沒食子酸及沒食子酸等。
又含莽草酸、去氫莽草酸、奎寧酸、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鼠李糖和胺基酸。
還含番瀉甙A、訶子素、鞣酸酶、多酚氧化酶、過氧化物酶、抗壞血酸氧化酶等。
樹皮含β-谷甾醇、鞣質、並沒食子酸、沒食子酸和焦性兒茶酚。
藥理作用
①一般藥理作用果實含鞣質較多,有鞣質的一般作用(見五倍子條),如收斂、止瀉等。
②抗菌作用體外試驗證明,對4~5種痢疾桿菌都有效,尤以訶子殼為佳。
訶子水煎劑(100%)除對各種痢疾桿菌有效外,且對綠膿桿菌、白喉桿菌作用較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變形桿菌、鼠傷寒桿菌亦有作用(紙片法);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的有效濃度分別為1:32,1:128,1:64(試管法)。
訶子在體外有良好的抗傷寒桿菌的作用,用鹽酸、乙醚提取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更高的抗菌及抗真菌作用。
③其他作用從乾果中用80%乙醇提得的訶子素,對平滑肌有罌粟鹼樣的解痙作用;除鞣質外還含有致瀉成分,故與大黃相似,先致瀉而後收斂。
含訶子的中藥複方曾報告有某些抗癌效果。
同屬植物Terminalia belenica的果實的醇提取物有促進膽汁分泌、降壓、抑制平滑肌的作用。
其種子仁中所含之油與蓖麻油相似,對小鼠有瀉下作用,水解產物(與蓖麻油相似)也有刺激作用,毒性不大。
炮製
訶子肉:用錘打開訶子果皮,除去果核即得。
炒訶子:清水洗淨,曬乾,入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深黃色為度,取出放涼。
①《雷公炮炙論》:凡修事訶黎勒,先於酒內浸,然後蒸一伏時,其訶黎勒以刀削路,細銼,焙乾用之。
②《本草述鉤元》:訶黎勒,水泡,麵包煨熱去核,或酒浸蒸,去核,焙乾。
性味
苦酸澀,溫。
①《藥性論》:味苦甘。
②《唐本草》:味苦,溫,無毒。
③《海藥本草》:味酸澀,溫,無毒。
歸經
入肺、胃、大腸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肝、脾、腎、大腸五經。
②《本草求真》:入大腸、胃經。
功用主治
斂肺,澀腸,下氣。
治久咳失音,久瀉,久痢,脫肛,便血,崩漏,帶下,遺精,尿頻。
①《南方草木狀》:可作飲,變白髭發令黑。
②《藥性論》:通利津液,主破胸脯結氣,止水道,黑髭發。
' ③《唐本草》:主冷氣心腹脹滿,下宿物。
④《海藥本草》:主五膈氣結,心腹虛痛,赤白諸痢及嘔吐咳嗽,並宜使皮,其主嗽。
肉炙治眼澀痛。
⑤《日華子本草》:消痰,下氣,除煩,治水,調中,止瀉痢,霍亂,奔豚腎氣,肺氣喘急,消食開胃,腸風瀉血,崩中帶下,五膈氣,懷孕未足月漏胎及胎動欲生,脹悶氣喘。
並患痢人後分急痛產後陰痛,和蠟燒熏及熱煎湯熏洗。
⑥《本草圖經》:治痰嗽咽喉不利,含三數枚。
⑦《本草通玄》:生用則能清金行氣,煨用則能暖胃固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熏洗。
宜忌
凡外邪未解,內有濕熱火邪者忌服。
①《品匯精要》:氣虛人忌多服。
②《醫學入門》:氣虛及暴嗽、初瀉,不可輕用。
③《本草經疏》:咳嗽因於肺有實熱,泄瀉因於濕熱所致,氣喘因於火熱衝上,帶下因於虛熱而不因於虛寒,及腸辯初發,濕熱正盛,小便不禁因於腎家虛火,法並忌之。
④《本草求真》:虛大不宜獨用。
選方
①治久咳語聲不出:訶子(去核)一兩,杏仁(泡,去皮、尖)一兩,通草二錢五分。
上細切,每服四錢,水一盞,煨生薑切五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濟生方》訶子飲) ②治嗽,氣嗽久者亦主之:生訶黎一枚,含之咽汁。
瘥後口爽不知食味,卻煎檳榔湯一碗服之。
(《經驗方》) ③治失音,不能言語者:訶子四個(半炮半生),桔梗一兩(半炙半生),甘草二兩(半炙半生)。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童子小便一盞,同水一盞,煎至五七沸,溫服。
(《宣明論方》訶子湯) ④治結膜炎:訶子、梔子、楝子各等量。
共研細末,每次二錢,水煎服,每日服三次。
(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⑤治老人久瀉不止:訶黎勒三分(煨,用皮),白礬一兩(燒灰)。
上藥搗細羅為散。
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聖惠方》訶黎勒散) ⑥治氣利:訶黎勒十枚(煨),為散,粥飲和,頓服。
(《金匱要略》訶黎勒散) ⑦治脫肛日久,服藥未驗,復下赤白膿痢,作里急後重,白多赤少,不任其苦:御米殼(去蒂萼,蜜炒)、橘皮各五分,乾薑(炮)六分,訶子(煨,去核)七分。
上為細末,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和渣空心熱服。
(《蘭室秘藏》訶子皮散) ⑧治腸風瀉血:訶黎勒十個(酒潤,草紙裹,煨熟,肉與核共搗細),白芷、防風、秦艽各-兩。
俱微炒,研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
(《本草匯言》) ⑨治白帶白淫,因虛寒者:訶黎勒十個(酒潤,草紙裹,煨熟,內與核共搗細),白朮、黃芪、當歸、杜仲、蛇床子、北五味子、山茱萸肉各二兩。
俱炒研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
每早服三錢,白湯下。
(《醫林集要》) ⑩治老人氣虛不能收攝,小水頻行,緩放即自遺下,或涕淚頻來,或口涎不收:訶黎勒,不用煨制,取肉,時時乾嚼化,徐徐含咽。
(《本草匯言》) ⑾治口瘡經久不愈:訶黎勒五個(酒潤,草紙裹煨熟,肉與核共搗細),好冰片一分。
共研勻細,不時摻入少許,口含徐徐咽下。
(《本草匯言》)
臨床套用
①治療大葉性肺炎取訶子肉5錢,瓜蔞5錢,百部3錢,為1日量,水煎分兩次服。
臨床觀察20例,多數均能在1~3天內退熱,3~6天內白細胞下降至正常,6~11天內炎症吸收,未發現不良副作用。
②治療細菌性痢疼用20%訶子液作保留灌腸,每日2次,每次10~40毫升;同時口服訶子腸溶膠囊,每日3~4次,每次1粒,飯前兩小時服,症狀好轉後劑量減半,再服3~4次。
臨床治療25例,23例痊癒,其中體溫恢復正常平均為2.4天,腹瀉及糞便性狀明顯好轉平均為2.8天,大便恢復正常、腹痛及里急後重消失平均為2.9天。
除個別服藥有噁心外,其他無不良反應。
③治療白喉帶菌者內服10%訶子煎液,每天3~4次,每次約100~150毫升。
局部可用煎液含漱,每天4~5次;或用蒸過的訶子含咽,每天4~5次,每次1~2粒;亦可用50%煎液噴射鼻腔及咽喉部,每天1次。
臨床觀察20例(其中1例中途加用他藥治療),服藥後經連續3次以上喉拭培養均為陰性。
用藥時間最短4天,最長17天,平均為6.9天。
名家論述
①《綱目》:訶子,同烏梅、五倍子用,則收斂;同橘皮、厚朴用,則下氣;同人參用,則能補肺治咳嗽。
東垣雲,嗽藥不用者,非矣,但咳嗽未久者不可驟用爾。
嵇含《草木狀》言作飲久服,令髭發白者變黑,亦取其澀也。
②《本草經疏》:訶黎勒其味苦澀,其氣溫而無毒。
苦所以泄,澀所以收,溫所以通,惟斂故能主冷氣,心腹脹滿;惟溫故下食。
甄權用以止水道,蕭炳用以止腸澼久泄,蘇頌用以療腸風瀉血、帶下,朱震亨用以實大腸,無非苦澀收斂,治標之功也。
③《藥品化義》:訶子能降能收,兼得其善,蓋金空則鳴,肺氣為火邪郁遏,以致吼喘咳嗽,或至聲啞,用此烽火斂肺,則肺竅無壅塞,聲音清亮矣。
取其澀可去脫,若久瀉久痢,則實邪去而元氣脫,用此同健脾之藥,固澀大腸,瀉痢自止。
但苦能泄氣,真氣太虛者,宜少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