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碧山

許碧山

許碧山(1850一1912年),本縣台營人,後居峪門口,清代有名的崐民間畫家。代表作品《教五子》及《亂桎忘世》。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他工國畫善習山水人物,以漁樵耕讀、五子登科見佳,尤崐以畫鏡面為長。代表作品為漁樵耕讀四扇屏。他的面筆姿健秀,靜閒崐而不俗媚,飄逸而不輕浮,瀟灑而不放蕩,生態活脫,堪為妙稱,贏崐得了世人的讚譽。從現在的《教五子》反《亂桎忘世》中可見一斑。

人物生平

許碧山作品
少年時代,他特別喜愛丹青佳作,把收集到的畫裱貼四壁,悉心揣摩。白日自不必言,到晚上,也要躺在炕上貪戀地望上一陣,從此他開始學習畫面。一天早晨,他端著飯碗在門前石板上吃飯時,看到一行仙鶴振翅沖向旭日,幾棵紅染的勁松搖枝舞乾,不禁神思於懷,用手中的筷子在地上作起畫來......直到他的耳朵被母親揪得生痛時,他才看到飯碗碎裂在地上。有一次他隨父趕台營廟會,廟會上人山人海,三教九流無所不有,而他卻獨獨對一白髮畫匠發起楞來。老者見他如此痴迷,便和他交談起來。老人發現他聰明伶俐,臨別鄭重地送給他一管祖傳狼毫,把鐫在上面的“腹吞百毫,手生萬象”指給他看。碧山點頭會意,拱手拜謝。筆耕生涯的艱辛,磨鍊了他的意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廣收博取,排劣存優,別出一格,獨樹一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然而世事昏暗。任憑千里馬鐵蹄生風,也只能聲匿沼池,更何況他不願為人所識,討得更多的麻煩呢。為此,他常常過著流浪生活,靠窮苦父老的微細酬勞勉強度日。幾管纖毫,一方墨硯,伴著他走遍祖國的名山大川,遍訪丹青高手。一次,他到北京遊玩覽勝,正值撫寧縣小李莊的王庚陽赴京趕考。王庚陽聽說他在京,便設法找到他,說自己畫藝不佳,求他代畫一張(當時,考試須入場作策崐論三篇、律詩二首、畫卷一幅)矇混過關。許碧山念及鄉里之惰,便允諾了。可是沒有想到,那幅畫被獻媚的宦官呈給了慈禧太后。太后看罷讚不絕口,命王庚陽再畫兩幅。王庚陽忙去店中找許碧山,卻撲了空,原來許碧山二日前巳返回撫寧老家去了。因太監催促太急,王庚陽只得竭盡吃奶功力作畫,怎奈畫技迥異,馬牛好識,王庚陽被傳進宮去質問時,只得實說原委。不料慈禧太后轉怒為喜,命王庚陽把崐許碧山尋來為她畫像。許碧山聽王庚陽說明經過,苦苦嘆息,還是隨王進宮了。幾日後,許碧山的另兩幅作品被送進宮去,慈禧見畫欣喜崐非常,宣他進宮,命他為自己畫像。從此,他的畫的署名便由碧山改成了“昨非”。 崐崐王庚陽在科考中名中進士,官至上海道。他在榆關鎮開設了一個鏡子鋪,請許碧山畫鏡面。許碧山畫的山水人物栩栩如生,躍然活脫,官吏鄉民競相購買,凡有幸購得者則視為奇珍,悉心保存,引以為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