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許理,初為觀政都察院,後為丹陽知縣。他在丹陽縣時,適遇群奸橫徵暴斂,盤剝百姓,對上應付討好,對下毫不憐恤。許理詳細督察,凡公用油濁魚鹽等細節,都定下制度,不準毒害人民。有一豪紳,隱瞞公款數千貫,歷任縣令受其賄賂,沒有處治,許理依法秉公懲處,將其家產全部收歸官府。不久,連年水災,麥田被淹,許理用豪紳所瞞千貫,代交百姓賦稅,百姓安居樂業。
為官清廉
距城20里的練湖,常有水患,許理率百姓,挖湖築堤,在湖周圍,栽種果樹,水淺處植蒲,水深處養魚,百姓獲利極大。
許理反對奢侈,獎勵守法,寬刑緩賦,除強扶弱。革除弊政,不到一年遊手好閒之人不敢前來,境內安定,人民富足。
時過三年,許理升遷兵科給事中,離別丹陽時,百姓哭泣送行百里,所贈之物,一概不受。民不忍離,爭相將許理穿的靴子換走,懸在城門樓上,聊表愛戴之情誼。
相關事跡
許理進入兵科,一心報國,彈劾都指揮並都御史三人,奏詞懇切合理,皇上稱善。朝野沒有不害怕的。許理還經常查點京營將士,所有將士不敢怠慢。有一年,甘肅發生旱災,驕陽似火,禾苗枯死,莊稼顆粒無收,餓殍遍道。許理知道後心急如焚,多次向朝廷提出減免賦稅。許多官員不服,認為他偏袒一方,徇私舞弊。皇上決定派幾名朝廷要員隨許理實地調查,許理一行一到鎮原,便被知縣帶到了大小方山一帶考察莊稼。他們看見溝壑縱橫,梁峁疊起,草木稀少,土地裸露。遠遠聽見山窪耕作的農夫在唱牛老老山歌,要員問:“他們在說什麼呀?”許理說:“坡陡牛爬不住滾到溝底了,他在哭牛呀!”要員問:“那他們怎么種莊稼呢?”許理說:“割一捆穀子釘一個撅,要不穀子就滾下山了”。吃飯時,農夫端上了粘面饃和蜂糖水,許理面前放著蜂糖水,其它官員面前放著醋,各碟中湯水顏色差不多一樣,分辨不清是糖是醋, 他們都拿上饃蘸著吃。官員們一嘗,難以下咽,個個眉頭緊鎖,唯許理一人吃得津津有味。當官員問他時,他說:“就這都是百姓給咱們特別做的,怎么敢嫌棄呢!百姓還得摻和野菜那才更不好吃呢!”
回到朝廷,許理一行向皇上反映,甘肅旱災屬實,百姓生活困苦不堪,那是個摔死老鼠絆死蛇的地方,無法交納賦稅。皇上便將甘肅糧稅減去三千五百石。因有個河南籍官員,曾說河南是天心地膽之地,加之當年的收成也較好,故將所減之糧賦改由河南承擔。
許理身材魁偉,長須皓齒。雄辯多才,為官清廉,為民請願,他的奏摺言詞懇切,據理充分,貪官污吏沒有不怕許理的。一次上朝,偶遇一皇子在午門踢毽子,皇子開玩笑說:“許鬍子上朝,屢屢參奏旁人。該當何罪?”許理亦開玩笑說:“你手抓鳳凰(即毽子雞毛,鳳凰暗指皇后)腳踢皇上(即毽子上銅錢為皇上數封金幣),該當何罪?”問的皇子啞口無言。由於許理耿直不阿,得到皇上的器重,正當他竭盡全力為國家效力的時候,不幸家裡傳來書信,其父病危,他以回家看父為由,辭掉了官職,回到了家鄉。
為表明心跡,他將所用之物拉了十幾大車,浩浩蕩蕩離開了京都。有人以贓官之名報告皇上。皇上便派輕騎護衛半路截回。經查車上裝著書、紙、筆、硯還有鋤頭、犁杖等,皇上莫名其妙。許理說:“我為官多年,今日錦衣還鄉,帶上這些東西贈給父老鄉親。年青人讀書上進報效國家;種田人辛勤耕作,安居樂業。”皇上喟然長嘆,表揚了許理,懲罰了誣告的人。
個人作品
許理任縣今時,經常深入民間,看到民風淳樸,尊老愛幼,想到遙遠的親人,有感於懷,寫了四首(在任思親)詩,以寄在外之情:
兒在江南親在西,白雲飛處淚頻垂。
儒冠誤我庭闈養,純孝誰知是布衣。
純孝誰知是布衣,溫清定省不違期。
叮嚀囑爾當如何,解我異鄉日日悲。
解我異鄉日日悲,一心報國撫民疲。
三年述職虞庭日,五色龍章濕紫泥。
五色龍章濕紫泥,始知不負讀書兒。
涓埃難報天恩盪,經濟愛龍志與齊。
個人其它信息
據民間傳說,許理還從朝廷帶回了宴席的操作技術,傳授給當地民眾,影響和改變了地方的飲食習慣,形成了鎮原不同於其他地方的飲食文化。現在鎮原人過年過節、婚喪、嫁娶所擺的酒席,就是模仿朝廷宴席而製作的。
許理四十八歲那年逝世於鎮原縣城東門螞炸溝許家祠,溝前曾有家廟一座,香火不絕,解放初因修路拆除,葬於縣城西蓮池坪上,民國二十二年墓被盜,內蟒袍、玉帶等物被竊一空,所剩墓誌磚仍留於墓內。他留給後人唯一的紀念品是上朝時手握的象牙笏板,至今還保存在許氏家裡,成為許溝村村民每年耍社火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