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解釋.
![見賢思齊焉](/img/3/f9b/nBnauM3XwATOzgzMyUDN5EjN0QTM4YjM2cDNzQTNwAzMxAzL1Q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出處】:《論語·里仁》【注釋】:見:動詞,看見
賢: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齊:向······看齊,與······平等。
“焉”:代詞,意為“他
【近義詞】:力爭上遊、取法乎上、見德思齊
【反義詞】:不思進取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追求進步
相近意思的一句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見賢思齊焉,出自《論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思是說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齊。孔子說:“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齊;見到沒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內心反省自我的缺點。”這是孔子說的話,也是後世儒家修身養德的座右銘。“見賢思齊”是說好的榜樣對自己的震撼,驅使自己努力趕上;“見不賢而內自省”是說壞的榜樣對自己的“教益”,要學會吸取教訓,不要跟別人墮落下去。孟子的母親因為怕孟子受到壞鄰居的影響,連搬了三次家;杜甫寫詩自我誇耀“李邕求識面,王翰願為鄰”,都說明了這種“榜樣”的作用。
【反義詞】:不思進取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追求進步
相近意思的一句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幾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學習的能者,選擇他的長處學習,也要與他的短處對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賢:形容詞用作名詞,賢者,有賢德...
詳細釋義 解讀注釋 同義詩句見賢思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iàn xián sī qí,意思是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齊。 出自《論語·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
解釋 出處 示例 近義詞 反義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成語 解釋 出處 語法 讀解:「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
(zhì)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的態度,不要不懂裝懂。第六則:學習態度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
簡介 論語十則論語 第一則:學習方法 第二則:為人處事 第三則:學習方法字形結構 見 漢字首尾分解: 冂兒漢字部件分解: 見筆順編號: 2535筆順讀寫: 豎橫折撇豎彎鉤基本信息 隸書-小篆--金文-...
字形結構 基本信息 詳解·jiàn 詳解·xiàn 相關詞語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學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
命名來由 編著年代 版本真偽 註疏書籍 價值影響,孔子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雍也》)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子曰...
原文 修養名句 修養名句 論語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