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釋義:
【三】虛數,極言很多。三、六、九、百、十、千都一樣。此句中泛指多個人。焉:是兼詞“於之”的意思,翻譯為“在其中”。翻譯:“幾個愛好相同的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師】效法。此處若為老師,則翻譯不通順。人非善則為不善,二者必居其一。如是老師,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做老師了。拜好人為師,大多數人可以做到。但是要拜惡人為師,恐怕只有惡人了。更何況古代有話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個師怕是更拜不得了。效法就是模仿去做的意思,在此處就很通了。善的就正面去模仿,叫做從;不善的就反面去模仿,叫改之。希望能更正過來,不要再好為人師的誤人子弟了。
簡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這體現了古賢人的智慧。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事例:豈不聞焉,則要你擇其善者為親友。
明·無名氏《你猜》第一折
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 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 修養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 論語》中有一段記載,一次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裡學的?子貢回答說,古代聖人講的道,就留在人們中間,賢人認識了它的大處,不賢的人認識它的小處;他們身上都有古代聖人之道。“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論語·子張》)他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誰都可以是他的老師,所以說“何常師之有“,沒有固定的老師。《論語》中不少記載,如孔子入太廟,“每事問“(《 論語·八佾》);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始我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我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子貢對孔子說,子貢自己只能“聞一而知二”,顏回卻以“聞一而知十”。孔子說:“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論語·公冶長》)都體現了這種精神。這樣的精神和態度, 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意思是:多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於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有的話,要注意改正;如果沒有,就要加以防備。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和精神,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於老彭。”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之所慎:齊,戰,疾。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雎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辨析
雖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人們並不是經常能夠做到。人們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點,找他人的缺點;或者只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愛拿自己的長處與他人的短處相比。在與人相處中,就表現為對優於己、強於己者不服氣;對有缺點錯誤者鄙視、嫌棄;嚴於責人而寬於責己;拿正確的道理當作手電筒,只照別人,卻不照自己。這樣,既堵塞了向他人學習提高自己的道路(擇其善者而從之),也難免造成人際間的不和諧,以至發生衝突。
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三個人做事,必須有我們自己的紀律、制度。如果沒有一定的、符合三人的制度,做事將不太會成功,或三個人、團體必然出現矛盾。
另說
此句中的“三”其實是“參”字,全文當作“參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參照別人的言行,必然能找到自己可以師法之處,比自己好的方面,就學習過來,不好的方面,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