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西關大橋(原名六龍橋):位於淄城西關孝婦河上。建於1615年(明萬曆四十三年)。1956年將磚砌橋欄改為鋼筋混凝土欄桿,1981年進行整修拓寬。整修後,橋長98米,寬9.7米,高5.6米,有15個石砌橋拱,橋兩側擴建人行道4米。橋面塗瀝青。
歷史沿革
西關大橋自古是通向淄川城裡大街的必經之路,淄城,是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十分優越明、清以來幾經整修,其城垣高而堅固,根基用大理石塊砌成,城牆為土、石、磚結構,四門高大,並分別連線一瓮城,易守難攻,國軍還不滿足,又在城外修了兩道土牆,土牆外是百米寬的孝婦河天險。在解放戰爭時期,山東有“鋼打濰縣,鐵打淄川”一說,可見解放淄川戰役時,戰爭是多么的激烈。當時龜縮在淄川城裡的國民黨殘部誓死不降,負隅頑抗。
國軍外圍防線全部丟失後,躲進城內,解放軍在勸降無效的情況下隨即展開強攻。解放軍從四個方向發起猛攻,在西邊的從西關大橋上分批次向城內猛攻,國軍雖在外圍作戰損失慘重,但憑藉淄城的天險優勢垂死掙扎,造成了解放軍嚴重傷亡,第一梯隊幾乎全部犧牲,後續部隊被猛烈炮火壓制在西關大橋上,戰士們趴在橋上繼續作戰。戰爭一時間,陷入僵局。時間一點點過去,大橋被鮮血染紅,不斷有屍體從橋上掉入河裡,大橋上斷臂殘垣,但是這座三百多年歷史的古石橋竟然渾然不動。最終,國民黨反動派的城牆被炸藥包一個個炸開缺口,12000多受敵被英勇的解放軍全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