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麻黃(變種)

西藏中麻黃(變種)

西藏中麻黃(變種),植株矮小,直立或基部匍匐,枝常較細長、疏列,少為粗矮,分布於西崑侖山區、西喜馬拉雅山區至阿富汗東北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西藏中麻黃(變種)
EpbedraintermediaSchrenkexMey.var.tibeticaStapfinDenkschr.Math.-Nat.Kl.Wiss.Wien56(2):63.T.2.t.15.f.2.9.1889;鄭萬鈞等,植物分類學報13(4):80.1975.——Ephedratibetica(Stapf)Nikit.InFl.Tadjikist.1:70,503.1957.inFl.Tadjikist.1:70,503.1957.

形體特徵

灌木,高達1米以上;莖枝硬直粗壯,常向上直伸或稍外展;綠色小枝多被白粉呈灰綠色,縱溝槽紋較明顯,徑約2毫米。葉多2裂,或雜以3裂,裂片短,占全葉1/4-1/3。雄花花葯常有極短的離生花絲;雌球花苞片2-3對,苞片常有較寬的膜質邊緣。

產地

產於西藏東部全西部、新疆西南部。生長於乾燥貧瘠的土壤中。模式標本采自崑崙山

生物特徵

和習性多變的原變種是不易區別。V.Nikitin曾把本變種提升為種,而Pakhomova(1969年,文獻見喀什膜果麻黃討論中)則歸併為中麻黃。現鑒於本變種的莖枝縱紋較明顯,葉多2裂,苞片膜質邊緣常較寬,而與中麻黃有所區別,故仍作變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