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縣第一高級中學

西華縣第一高級中學,簡稱為西華一高,坐落在西華縣城北關,東靠賈魯河,南臨北環路。學校占地面積六萬六千六百平方米,校園內學習區,生活區,活動區截然分開,校園內綠化,硬化,美化有特點,上品位。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走進校園,映入眼帘的是林立的高樓和遍地的綠茵,聽有鳥語,聞有花香,學校具有學習,生活,工作,科研的良好環境;現有五十六個教學班,四千六百六十六名學生,二百三十六名教職工。

歷史發展

西華縣第一高級中學始建於公元一九四九年五月,至今已有五十五年的歷史,與偉大的華人民共和國同歲。西華縣一高的前身是西華縣一中,一九四九年五月在西華縣址坊鄉諸葛村正式成立, 第一任校長是時任西華縣人民政府縣長的楚博同志。由於歷史上的種種原因,學校先後由原校址搬遷到逍遙鎮,西華縣城黨校,原針織廠院內,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學校才搬遷到如今的位置。其間,先後擔任校長職務的有;高永發,閻振興,徐新廣,劉德善,張大山,張新春。現任校長是宋彥生同志。

西華縣第一高級中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她隨著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誕生,隨著共和國的發展而壯大,其規模由最初的兩個班,八十名學生,十四名教職工,已發展為今天五十六個教學班,四千六百多名學生,二百三十多名教職工的市屬重點高中。在短短的五十五年期間,西華縣一高為社會培養了三萬多名畢業生,他們正在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著自己的貢獻,許多優秀畢業生已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國家著名登山運動員,原國家登山隊黨組書記王富洲是我校早期的畢業生,它是全世界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它是國家的光榮,民主的自豪,也是西華一高的驕傲!

西華縣第一高級中學更有輝煌的今天,自九十年代以來,學校的升學人數不斷增加,九十年代中期,我校升入高等學校的人數每年只有一百多人,而今,我校每年升入高等院校的人數已逾千人,升入名牌院校的學生更是有歷史性突破,僅一九九九和二零零零兩年,我校升入清華大學五人,升入北京大學三人,截止到2004年,我校已向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輸送學子達二十名之多,居全省同類學校之首,深受社會各界的讚譽,原周口地區教委對我校大會表彰,並先後兩次讓我們作為先進典型發言。2000年,我校升入清華、北大學生五名,西華縣人民政府對有關的任課教師披紅戴花,大會表彰為當年度縣級優秀教師,有關的領導、級主任和班主任受到縣政府記三等功獎勵,學校受縣政府通令嘉獎之表彰。

西華一高在其他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自一九九九年以來,學校先後被授予河南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安全文明校園,河南省綠色學校,河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光榮稱號,2004年春季,學校被命名為周口市示範性高中。

西華縣第一高級中學實行黨支部、教代會監督下的校長負責制,試行督導、檢查、評估下的分年級分處室管理制。教學上採取由教導處、教科研處和年級相結合以教導處管理為主的模式,政教上採取由政教處與年級相結合以政教處為主的模式,學校辦公室協調各級和各處室之間的關係。學校採取層層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結構工資制。校長聘任各級主任和各處室主任,各年級主任和各處室主任在學校核定的編制以內聘任各年級教師和各處室工作人員,各年級各科教研組長由教導主任和年級主任共同聘任,各班班主任由政教處主任和各級主任共同聘任。並層層簽訂工作目標責任書和聘任書,形成一層對一層管理一層對一層負責的管理網路。學校採取國撥工資下的結構工資制,結構工資與工作量、工作業績和出勤情況掛鈎。

西華縣第一高級中學的辦學方向是,積極開展素質教育,以德育為首,以教學為主,努力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既要注重拔尖培養創名牌效應,又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升學率,爭取為高等學校輸送更多更好的新生,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勞動者。學校的育人目標是使學生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基礎紮實,知識淵博,勇於創新,勤於實踐,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學校的校訓是:志當存高遠,敢為天下先。學校的校風是:永不屈服。學風是:永不滿足。教風是永不放棄。學校的雕塑是學校校訓、校風、學風、教風的象徵。

學校的奮鬥目標是,自一九九八年起,經過二至三年的努力,達到全市中等發展水平;再經過二至三年的努力,達到全市先進水平,躋身於全市示範性高中行列;再經過三至五年的努力,爭取成為河南省示範性高中;學校的最終目標是為把西華一高辦成全國示範性高中、豫東名校而不懈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